APP下载

真问题情境下的语文教学

2018-02-09侯完肖

中学语文 2018年15期
关键词:研修笔者情境

侯完肖

何谓“真问题情境”,可谓见仁见智;在笔者看来,它至少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之一:首先,它是基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喜欢老师,爱上语文课;其次,它应是基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有价值的问题;第三,它应是基于教师的精心备课与教学设计。近年来,笔者努力打造真问题情境下的高效课堂,坚持每学期都上一堂研讨课(或观摩课)。虽有两届高三教学经验,面对“00后”的学生,老师的所谓“旧课”、学生却是“新课”,上什么,怎么上,如何在真问题情境中展开教与学,需要做一番考量。

一、教师真研修

近年来,越来越多教师走在研修的路上,各种研修活动如火如荼。问题是,轰轰烈烈的研修路上,老师们真的研修了吗?拿着旧课本走上讲台是一堂课,运用“班班通”平台“原封不动”地播放教学课件也是一堂课。有些课堂是教师想当然预设的,有些“问题”是教师想当然提出的。教师的真研修应聚焦课堂教学,从学生“最近发展区”、教材编排、单元设计、课时目标等多层面精心备课、上课,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学习,由一课文而知一类文。下面就以一堂公开课——《将进酒》为例略加分析。

课堂上,师生的吟咏声情并茂,情感变化的概括(悲——欢——狂放——愤懑——激越)准确到位。不过,精彩纷呈的一堂课下来,听课者总觉得不够味或者哪里不对劲。福建教育学院特级教师应永恒作了精彩点评:“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这堂课教师范读,学生个读,全班齐读,“声”是可闻的,“气”却未必有。李白的诗是非常大气的。显然,何谓“气”、如何“求气”是落实单元教学目标的真问题,可惜课堂教学很少关注到。“因声求气”是指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本课须引导学生从词句入手,把握文章的“气”,体会诗人的精神气质。一堂好课不单看老师传授了多少知识,还应关注学生在真问题情境中获得了什么,生成了什么,发展了什么。一句话,没有教师真研修的课堂教学“问题”,很可能是伪问题。

二、课堂真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观察、激励和引导。真参与既要关注学生参与的广度,又要关注学生参与的深度。下面,以笔者的一堂市级公开课——《小狗包弟》加以说明。《小狗包弟》中蕴含着作者深深的忏悔、歉疚、自责之情,理解分析作者复杂的情感理应是教学这篇散文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怎样理解这种情感是教学的关键。有些老师采用的是“结论式教学”方式,即教学给出结论,让学生从文本找出答案来印证这个结论。笔者不是这样,而是引导学生紧扣文本,以关键词为切入口,如“包袱”“解剖”“羞耻”“瞧不起”“不能原谅”“终于”“也”等重点词语,让学生反复品味。这样做,不是单纯的分析概括,而是以品味语言为基础的,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在品味学习的过程中,有学生的感情朗读,有学生的圈点批注,有学生情感交流,有学生的思想碰撞……多数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到学习当中来,作者高尚的人格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着学生。

三、探究真习惯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板块。阅读方面,应注重阅读的深度与广度。深度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圈点批注进行批判性地阅读,也可以通过写读后感进行感悟式阅读,对阅读文本有自己的思考与发现;广度方面,尤其是高一高二基础年级,应鼓励学生多与古今中外名著经典交朋友,经常到图书馆、阅览室做做客。如果您的学生热爱生活,痴爱读书,那么他们的语文成绩是差不到哪里去的。比如,有不少学生怕写作文。为什么呢?没有素材,没有思路,没有亮点……如果习作之前,能教给积累素材的方法、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列提纲的几个步骤,等等,而且学生也能坚持去做,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变。从高一起始年级,教师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整体构思的习惯;这样,学生写作文时就不至于像挤牙膏那样艰涩,不像“脚踩西瓜皮”那样随意。笔者最近在高二年上了一堂材料作文“职业打假”的习作讲评课,学生争先恐后地上台发言,围绕着如何准确审题立意、如何列提纲作了充分地展示与发言。尽管学生习作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们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了,整体构思的习惯正在养成之中。

四、学生真成长

课堂上,授课者总能依据教学设计,教师让出足够的时空,为学生的成长搭建平台。高中学生大多不爱发言。笔者坚持把讲台变成学生的“讲坛”,学生能讲的,让学生去讲;学生不会的,让学生互帮。在某种意义上,课堂教学就是对话,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的有机交融。《项羽之死》为古文名篇,其中“霸王别姬”一节,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刻画项羽的形象。《教师教学用书》确定的单元教学目标之一是“教学中既要把握不同类型散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特性,又要了解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段。”笔者执教这一节时,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虞姬,设身处地地想想,你会吟出一首什么样的诗与项王的《垓下歌》唱和?请结合文章内容,以虞姬的口吻作诗一首。”一听到“作诗”,同学们都愣住了。笔者也不为难学生,让他们课外去练练笔,意图是落实单元教学目标,进一步感受项羽末路英雄的形象,学习侧面烘托的写法。两天后,学生真的把“诗”作出来了。学生在“作诗”的过程中,有了进一步的阅读和思考;课堂展示与交流,学生眼、耳、脑、笔、口并用,提升了语言运用与思维能力。所谓“教无定法”,搞个有意义的辩论赛,来场主题阅读交流会,编本学生优秀习作选,开展民歌民俗采风活动,等等,尤其是基础年段,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应用语文,在语文的大世界中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研修笔者情境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老师,别走……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新视域下中学体育课例研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