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细读发掘古典诗词的声光色影
2018-02-09孟军华
孟军华
中国古典诗词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蕴藉着审美趣味和民族精神,给人以文化滋养。因而诗词的阅读与鉴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现实的教学中,师生对意象意境和情感的分析趋于僵化,课堂体验缺少诗情词韵,学生的学习热情消磨殆尽。那么,诗词鉴赏的切入点在哪里?我觉得最基本的办法就是细读,通过“咬文嚼字”,深入语言肌理,感悟经典的独特魅力,挖掘诗词的艺术特性。诗词的细读宜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探微寻因,悟潜藏之诗情
探微寻因,就是要“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文本中的细微声响,往往就是作者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声响,因为来自内心深处,往往隐藏深入,表达深婉含蓄,所以只能去细细体味和反复揣摩,从而探寻找出独特表达的根本原因。
苏教版必修二收入了苏轼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人借三国周瑜与自己的人生境遇做比,抒发自己的志向和人生感怀。细读该词,我们发现词人对自己倾慕的周瑜,称谓有两次不同的变化,一为“周郎”,二为“公瑾”。公瑾是周瑜的字,称字是古人的习俗。“遥想”一词开始追怀其英雄业绩,尊一声“公瑾”,充分表达出词人的尊敬之意。但周瑜为何又被称“周郎”呢?郎,在汉魏以后是对年轻男子的美称。显然,苏轼是用美称特意突出周瑜的年轻潇洒、风流才情,让读者感受到其在赤壁之战中举重若轻、年少有为的非凡气度和才能。而这恰恰是词人内心最倾慕的,也是最深的隐痛。“郎”字真可谓细处藏其情。而与此相呼应的“小乔初嫁了”一句中的“初”,更是蕴涵丰富。为什么用“初”而不是“出”呢?细细揣摩,发现这是词人有意的剪辑整合。“初”字意为刚刚,以表现周瑜的风流倜傥,这与指挥若定、才能卓绝相得益彰,使得艺术形象更为丰满。词人隐藏在内心的细微声音在咀嚼的过程中浮出水面。
二、察无理之理,赏精妙之诗意
宋朝诗评家严羽说:“诗有别才,非关理也。”清人贺裳云:“诗又有以无理而妙者。”诗词是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凝练的文本,所以会产生事理的变异,出现不合客观实际的矛盾情况。艺术的感觉往往是主观的,可这恰恰又是最有利于诗人情感抒发的。因而诗中不合常理之处,就值得我们细咂慢品。高中课本里这样的作品甚多。如苏教版必修三中晏殊的《蝶恋花》,是一首思妇闺怨诗。诗句“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闺阁女子对皎洁明亮的明月充满了怨气:你为什么整夜高悬,还故意明晃晃地穿过窗户,无情冷漠地嘲笑我的孤独,一直到天明。可月满月亏是自然现象,明月何其无辜。表面上看这很是“无理”。但正是这没理由的埋怨迁怒,曲折地写尽了女子孤独中思念的煎熬、彻夜无眠的痛楚和无人可诉的一腔幽怨。
李清照《声声慢》是其南渡后的名作。诗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同样有不合情理的妙处。诗人正在借酒消愁之时,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秋时的雁儿从空中飞过,居然发现正是相熟的故旧,曾为自己鸿雁传书。这一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这种“无理”的相熟,却字字含泪,看那秋雁,怀想起自己伉俪情深的美好岁月。可是旧识尚在,斯人已去的沧桑让人不忍卒读。无理包含着至情,恰恰道出词人的思人之切、怀人之痛。
三、比较对照,品蕴藉之诗味
王崧舟老师曾讲到,要潜下心来,进行各种方式的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去参究、印证不同文本所拥有的不同色彩、不同质感、不同情调。诗词的细读中也可以借用其他文本或评论作为支点,进行比较鉴赏,挖掘更深层的诗味。
以刘克庄《北来人》(二首)为例。1.“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2.“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初读这两首诗,发现两者按照时间事件的发展为序,各自独立成篇。再静心细读,则发现两者互为补充,互相照应,从不同层面丰富并深化了诗的意蕴。两首诗都写到了地域或城市。第一首回忆的是东都。“东都”是北宋都城汴梁,曾经瓦市林立,红尘喧嚣。如今东都沦陷,苟且于异族的蹄铁之下,一片凋零废弃的残破景象。第二首写的是闽地。应是宋人南迁后避祸之域。眼前的景象是朱门大户歌舞升平,犹唱后庭之花,一派奢靡颓废的境况。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一北一南,一悲一乐,一衰一盛,字字泣血。同时两首诗都写到了人。第一首是旧京女,保留旧朝的装饰,不愿更换胡服。其意在说明妇孺尚且思念故国,揭示人民深埋心底的复国渴望。第二首是探骑,军士稀少。不见沙场点兵操练的备战景象,怠于战事,偏安一方,显见主政者无心复国。此处又一对比,人物力量上一弱一强,但复国之意念却一强一弱,外形与内心的强弱对比形成鲜明反差,构成诗歌内在的张力。这些表象相互对照,诗人悲愤之情溢于言表。如果再深入细读,还会发现,两首诗之间不仅有事件发展的先后关系、对照关系,还存在着因果关系,北方百姓年复一年盼望复国,但却遥遥无期,正是因为南方的当政者醉生梦死、耽于享乐所致。而百姓流离失所、亲人仳离的惨象,也最终会让荒淫无道的统治者再次重蹈东都之覆辙。
当然,细读是开放,动态的过程,必须建立在整体认知的基础上,建立在不断求索的过程中。细读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对话,也是一种精神与另一种精神的触碰。让我们教者时时磨砺,不断挑战自我,突破常态,以自己的文化视野和审美意趣为桨,徜徉于诗词无限美好的声光色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