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CT和MR在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2018-02-09张丽梅
张丽梅
女性盆腔恶性肿瘤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是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该疾病主要涉及到卵巢转移瘤、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以及宫颈癌等,而宫颈癌是全球女性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低于乳腺癌[1]。盆腔肿块是盆腔肿瘤的主要表现,盆腔腹膜包绕以及相关部分构成盆部,其发病具有隐秘性,一般发病和诊断之间的间隔在6个月~5年,因此,需要早期进行检查,明确患者的病因,并针对其进行早期治疗,最大晨程度的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2]。研究发现,女性盆腔恶性肿瘤疾病发生率较高,并且发病人群年龄较为年轻,分析其原因多是由于现今女性工作、生活等压力较大所致[3]。本研究分析CT和MR在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19例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为28~62岁,平均年龄为(41.57±3.62)岁。其中,包括7例阴道不规则出血,4例腹痛,3例下腹坠胀,5例盆腔肿块。对所有患者应用B超检查结果显示,多数患者没有回声区,少数患者有混合回声现象存在,不规则、包膜增厚等显现的十分明显。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和MR检查,仪器采用日本东芝多层螺旋CT扫描仪,将其参数设置好,层厚为5 mm,层间距为5 mm,增强扫描层厚设置为3 mm。随后对患者盆腔进行平面扫描,少数患者进行增强扫描。CT检查完成后,对其进行MR检查,仪器采用3.0T磁共振扫描仪,将其层厚设置为5 mm,层间距离设置为1 mm,按顺序对其横断面、冠状位、矢状位进行扫描,并结合使用脂肪抑制技术。少数患者给予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所有患者检查结果均通过病理以及手术结果证实。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的CT、MR诊断结果以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MR诊断结果分析
病理和手术诊断出6例宫颈癌,5例子宫内膜癌,4例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4例卵巢转移瘤。CT检查诊断出17例,诊断率为89.47%,MR检查诊断出18例,诊断率为94.74%。CT检查与MR检查诊断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01,P=0.167>0.05)。
2.2 CT、MR影像学特征分析
MR诊断宫颈癌内生型5例,体积不规则增大,信号不均匀,T1-2段信号相对较长。5例患者通过进行增强扫描后,发现早期患者肿瘤强化情况十分明显,信号有所降低,晚期患者信号相对较强检查其信号强度低于正常宫颈组织信号强度。子宫内膜患者MR影像能够看见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并且其还累及到子宫侧壁。
子宫内膜患者CT影像能够看见体积明显增加,少数患者影像显示存在积液。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CT影像能够看见大部分患者扁平状的大网膜,边界较为模糊,且分布不均匀[4]。除此之外,还发现患者盆腔周围有大量钙化病灶存在以及钙化转移现象,大部分患者外淋巴结异常变大,并伴有淋巴结转移情况。卵巢转移瘤患者CT影像能够看见其肿块的密度不均匀,并且有腹水存在[5]。
3 讨论
盆腔恶性肿瘤疾病是临床上一种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病具有隐秘性,一般该疾病确诊与发病时间的间隔较长,这加大了治疗的难度,该疾病在确诊后一般为中晚期,患者需要采用手术治疗,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6-7]。对此,采取有效合理的检查方法尽早的诊断出该疾病并进行相应的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患者的生理、心理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一般采用CT和MR进行诊断。CT对盆腔恶性肿瘤钙化病灶转移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MR对盆腔恶性肿瘤定位和定性具有优势。临床对于副卡疾病检查多采用B超,其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便宜、效果较好等特点,但其在诊断宫颈较小肿瘤时,极易出现误诊或漏诊的现象[8-10]。通过采用MR能够有效的诊断,但其对于子宫内膜肿瘤的敏感性又低于CT,对肿瘤的范围和分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需要采用CT与MR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MR在对宫颈癌进行诊断时具有突出的优势,其能够有效的进行定位和定性,准确的检查出宫颈癌的分期以及是否存在术后复发的可能性;CT对于子宫内膜、卵巢肿瘤钙化情况进行诊断具有自身的优势[11-12]。
本研究分析CT和MR在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CT恶性肿瘤诊断率为89.47%,MR恶性肿瘤诊断率为94.74%,CT与MR诊断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诊断宫颈癌内生型5例,体积不规则增大,信号不均匀,T1-2段信号相对较长。子宫内膜患者CT影像能够看见体积明显增加,少数患者影像显示存在积液。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CT影像能够看见大部分患者扁平状的大网膜,边界较为模糊,且分布不均匀。
综上所述,CT诊断恶性肿瘤钙化转移具有自身的优势,MR诊断对肿瘤的定位以及定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因此采用两种方法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能够有效的提高诊断准确率。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理的检查方式,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