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评价新体系
2018-02-09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建构知识的过程。这一理论体现在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能够进行自主的、有效的建构。随着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更新,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已经具备了全方位、立体化、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使这一理论的实践具有了高品质的土壤[1]。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因此,需要构建与新教学法相适应的新的组织胚胎学实验评价体系。
1 新评价体系的构建
以往组胚实验课的显微镜是独立使用的,教师不能主动观察和发现每个学生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实验室安装了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后,每个学生的实验情况能够在教师的电脑屏幕上同时显示,对于不积极提问的学生出现的问题也能及时发现[2]。一些不容易找到的结构,例如血涂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不是每张片子上都有,某位同学找到了就能通过互动系统上传到大屏幕上,全体同学都能看到[3]。通过这个系统,教师可以随机进行课堂考核,要求某位同学找出某个结构(例如,要求找到血涂片中的单核细胞)。课堂考核占总成绩10%,随时可以进行。
2 实验报告模式的改进
2.1 传统实验报告模式
传统的组胚实验报告是以画图为主,学生画出某个组织或器官的主要结构并标注名称,其目的是熟悉组织结构,加深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老师则根据画图的质量给予评分并作为结业成绩一部分。这种模式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对学习态度认真但不善作图的学生有失公允。另外,复杂的画图(如小肠)几乎占用了全部时间,影响对其他标本的观察,削弱了实验效果[4]。
2.2 改进后的实验报告模式
这一部分内容占总成绩的10%,但不是由一幅图决定,而是由多个部分构成。
以免疫系统为例:事先准备好几道题,第一题,题目下印上脾和扁桃体低倍图,请同学们辨认,填写其名称即可;第二题,提供淋巴结皮质淋巴窦的高倍模式图,要求学生标出网状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第三题给出胸腺小体图(标上图1)和胸腺低倍图(标上图2),要求把图1放到图2中适当位置,文字标明即可;第四题提供一个血—胸腺屏障电镜模式图,要求学生添上其各层结构名称;第五题画图,在题下右侧给出淋巴结皮质低倍图,请学生在左侧填上各个部分名称。新实验报告模式的优点在于:既抓住了重点掌握内容,又兼顾了一般了解内容。由于每个图都不标明器官名称,学生必须对照标本,认真观察,才能完成实验报告,这就既达到了会看、会认、又会画的目的,充分利用了每堂课时间,又避免了把所有时间耗在一张片子上,还弥补了某些结构在光镜下难以观察的缺憾(如血—胸腺屏障)[5]。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10%。
3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形成性考试
校园网上上传组胚题库,课程过半时进行网上答题,全部是单项选择题,20分钟答10道题,学生在校内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登录答题,满分5分,即时出分,允许答2遍,取最高分。这部分占总成绩的5%。这个题库还支持学生在整个学期中随时进行自我检测。
4 标本识别
学期末,全部课程结束时,进行标本的识别考试,占总成绩的10%。有两种方式可供选用:
(1)显微镜下识别标本:制作专门考试用标本,每张玻片上若干不同的器官或组织,学生随机抽取,写出所抽取的切片的号码及所含的器官或组织名称即可。该方法的优点是每人的内容不同,无法抄袭,可以客观反映真实成绩。
(2)屏幕上识别标本:教师利用投影仪放切片图,每张一分钟,学生只需按编号答出组织或器官的名称即可。这种考试方式要求标本尽可能的多和全,以便全面考察学生识别标本的能力,其优点是方便考核特殊染色的标本。
5 效果评价
通过调查问卷,对2012级临床医学、检验医学、影像诊断等专业中的358名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6],结果认为(占调查人数百分比):评价方法科学客观(96%),调动学习积极性(89%),提高自学能力(82%),增加知识广度(78%),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86%),更容易理解记忆理论知识(93%),师生互动充分(96%),重点、难点都变得更生动有趣,易于接受(93%)。
6 讨论
6.1 契合了新的教学模式
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更加科学、全面的实验评价体系与之相适应。新的体系应用了现代化的数码互动系统,也为学生搭建了完善的网络平台,体系中每一项的设计都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更重视学生的体验感。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方式,使得学生更乐于参与其中,从而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主动构建完整的、系统的组织胚胎学知识[7]。
6.2 提高了实验课效率
新的实验报告模式把学生从单一的画图中解放出来,丰富多样的实验报告使得学生兴趣更浓厚,也有更多的时间深化和延展理论知识,针对理论课预留的问题进行讨论和答疑,与下游学科如生理学、病理学对接,和临床疾病有机联系(如扁桃体肿大,组织学上表现为淋巴小结增多、增大)。另外,在网络平台上上不仅有测试题目,还有教学录像、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授课教案等等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学生在实验课之前随时可以上线复习,有了充足的理论知识,实验课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8]。
6.3 推动教师学习新知
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评价体系要求教师不仅仅掌握自己学科的知识,也熟知上下游相关学科的知识,如果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还要把自己变成一涓溪流甚至一条江河,才能在课堂游刃有余。数码时代的教学方式也要求教师能熟练应用各种新的软件,及时更新网络平台,以确保学生获取的是最新的知识。这些需求都督促着教师不断学习,最终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1]汪晓庆,吴义春,潘献柱.浅谈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体会[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4,23(1):87-88.
[2]虞培娟,张萍,严茹红,等.数码显微镜互动系统在临床检验基础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7):94-95.
[3]张秋菊,李能莲,张立,等.影响显微互动系统在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使用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3):109-110.
[4]张雪丽,李如江.基础医学显微形态学实验课程群的构建及意义[J].科技创新导报,2016(21):139-140.
[5]赵文珍,何颖红,杨勇琴,等.实验报告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5):66-67.
[6]李宁宁,石科,李晓英,等.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组织学实验教学和考核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1):135-138.
[7]周志愉,王晓敏.显微数码互动系统与角色互换相结合教学模式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8):4002-4003.
[8]蔡仁莲,陈伟,檀军,等.混合式教学在非临床医学专业组织胚胎学中的应用 [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6):2590-2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