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8-02-09吴丹孙贺李静平
吴丹 孙贺 李静平
总结当前医学教学经验可知,整体教学是以学科为中心设置的课程体系,将医学系统性、基础性以及完整性等相关有点得以体现。实际操作中课程安排的循序渐进更方便日常教学与管理[1]。但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不了一些实际问题,如基础理论与临床操作脱节的现象、学科间教学内容重复以及耗费诸多课时等[2]。通过对国内外医学教学开展的调查发现,一些学校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开展的教学,取得一定较好的效果。作为医学专业毕业生将来要从事医疗卫生服务相关工作,必须在医学不断发展进步的情况下保持优良的医学业务水平并持续更新,在学习期间锻炼出良好的自学能力与创新精神,因此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学整合课程改革教学新模式,是改革的重点。
1 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教学意义
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首次提出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教学的课程教学模式[3]。课程的设定主要是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根据临床教学具体要求综合重组各学科间的知识,更加完善基础与临床教学的问整性与系统性,我国权威的医学教育专家认为,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教学模式更符合当前和未来对医学人才的要求[3]。该课程的模式把医学学科间的相关联的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教育学生将现代医学视作一个统一整体的学习概念,更有利的训练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造性思维,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均得到提升[4],为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探索
2.1 重组课程体系
对学生的课程体系进行重组,主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为主要导向,首先对课程实际要求学生掌握程度进行分类,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思想道德类课程、终身学习类课程、形体健康类课程、成才教育类课程;选修课包括文体素养类和科学素养类课程归为选修课[4]。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医学整合主体为人体器官系统,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基础医学课程进行整合,系统的从人体的解剖结构、组织形态特点、组织功能特点、疾病特点、疾病诊断以及制定治疗方案的指导合理用药的递进的层次进行系统设置课程,如此使得基础临床贯通的医学整合课程体系。
2.2 组建教学团队
组建教学团队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既要具备临床理论基础又要精通临床科研知识,既要具备临床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要掌握熟练的临床操作技巧与高超的工作能力。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仅对自己专业范围内的知识擅长,将学科概念化并长时间局限在自己专业范畴内,个学科间的教师也缺乏合作,对相关的教育团队的组建以及再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实际工作中将各学科间的教师重组建立一个相互协作的教学小组,根据需要抽调各学科的教师组成课程教学小组,搭建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医学的教学团队[5]。团队实施责任人管理制,组织团队成员进行定期的学习与培训以及教学交流相关会议,统一教学思想对各科之间的统一衔接问题进行讨论调整,使各科之间有机结合而不重复[6]。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施教师互评制度,在讲授整合课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2.3 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进行改革
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制定极为重要,与教学目标息息相关,所需要根据教学体系与目的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体现素质教育精神。教学大纲要与教育计划相一致,应具备从宏观到微观的知识体系,从形态到功能、正常到异常,最终目标到从疾病治体系。学生可通过按计划学习相关的课程知识,熟练的掌握医学涉及的人体正常基本功能,掌握不同病理状态下相关功能的变化身体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的相关知识以及疾病的鉴别诊断与治疗等临床实践技能。
2.4 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主要采取教师讲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可着重运用PBL教学、案例式教学和临床见习等教学方法[7]。PBL教学指解决实际临床问题为内容的授课方式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而学生根据发现的问题为自己设立学习目标最终解决问题。PBL案例中重复内容采取一带而过或不讲授的方式,留给学生通过PBL案例课学习,教学学习要求不能遗漏。PBL案例由临床医师提供病例原型,根据各学科的学习目标进行了修饰加工。教学讨论则是指对病案内容、要点、学习目标、提示问题和参考资料等内容进行交流和讨论,最终依据讨论对案例的疑点进行完善,要求教学过程中每个系统安排3~6个案例。纵观整个教学方法,注重临床见习,使得理论教学包含临床见习使得学生及早的接触患者,提高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2.5 改革测试评价方法
针对教学改革了的教学方法制定相应的测评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整个考核方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是否有探索能力几个方面制定考核计划。建立注重整个教学过程的分类别评价,结合的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定。重过程分类评价指课程中通过考勤记录、单元测验、提问互动、小论文等方式随时进行课业掌握程度检查。整合课程考试合性命题,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要求教师将对学生的评价及时进行反馈给学生,在过程中不断学习。对学时的考勤制度进行随时沟通,并进行及时批注,做到所有考核测评进行全批、全改、及时反馈,建立起学生的教学档案。
3 讨论
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学整合课程的教学改革,调整教学理念,使各学科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且有效的避免了相同知识内容的反复学习[8],增加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临床实践学习与讨论,同时更有利于学生早日接触临床操作,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程度的调动起来,使得教学的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此教学模式各学科间的知识的联系得以加深,更加适应学生的认识规律,也使得学生更容易掌握,按照要求进行课程整合以及组织制定相关政策,实现了按照学生的能力建立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体系,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写作与沟通能力得到提升[9]。但并不是所有的医学知识均可以做到按器官系统基础进行有效分类,导致相关知识碎片化,所以需要日后持续研究探讨该方法,使器官系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逐渐完善,达到提高整体教学的效果。
[1]邱丽颖,吴正国,韩晓枫.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3): 430-433.
[2]朱慧芳,刘先俊,张莹,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初探 [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7): 682-685.
[3]唐俐,李龙江,余华荣.“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人体机能学教学改革初步探索与实践 [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4): 739-741.
[4]梅武轩,胡振武,彭少华,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整合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5): 618-620.
[5]张振,张素素,陈容平,等.基于课程整合为导向的PBL教学在新陈代谢与内分泌模块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29(12): 119-120.
[6]郁迪,闫海强,杨立业,等.基础医学课程开放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J].管理观察,2017(30): 157-158.
[7]黄敏,谭庆宏,谢小熏,等.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30(2):119-120.
[8]杨艺,凌冠华,刘峰,等.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的改革创新与实践 [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4): 373-376.
[9]张彦超,程刚,李明.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方法对医学生学习适应性影响的研究[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25(6): 838-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