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乡中老年人代际经济支持类型及影响因素
2018-02-09刘华富胡新萍
李 敏 刘华富 胡新萍
(北京农学院文法学院,北京 102206)
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的方向和力度随社会的转型、时间的推移、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地域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针对上海代际经济支持的研究发现,子女对父母的代际经济支持已不是主流,代际经济支持模式呈“反馈”模式转变为“接力”模式的趋势〔1,2〕。本研究分析北京市中老年人代际经济支持的类型、数量、方向及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调研数据 2012年7~8月根据北京市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医疗卫生等状况进行聚类分析,抽取东城、朝阳、顺义及延庆4个区县的26个社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有效样本为487份,男211人,女276人;城市364人,农村123人。平均年龄65.05岁,样本性别、区域分布相对均衡,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1.2研究方法 使用描述统计进行分析代际经济支持类型,借鉴夏传玲等〔3〕考察老年人和子女之间经济关系的指标,将代际经济支持分为游离型、供养型、抚养型、互惠型。代际经济精准净流量指标分为净供养、净抚养两类。实际发生经济往来的中老年人与子孙辈,使用子孙辈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供养)减去老年人对子孙辈的经济支持(抚养),如果供养金额大于抚养金额,意味着代际经济支持的主要方向是净供养,反之,则为净抚养。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城乡代际经济支持类型 北京市中老年人代际经济支持主要类型为游离型,占39.6%(193人);其次是抚养型35.7%(174人),互惠型13.6%(66人)和供养型11.1%(54人),供养型所占比例最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年轻人在北京生活压力较大,代际经济支持主要由父代流向子孙代,以子代为主。
2.2城乡代际经济支持力度 中老年人对子孙辈的经济支持状况以对子女经济支持为主,但对孙子女的经济支持无论城乡都不容忽视。城市老年人对子女的经济支持、对孙子女的经济支持远超过农村。见表1。城市地区老年人得到的经济支持远高于农村地区。见表2。总体来看,无论城乡,老年人对子孙辈的经济支持支持力度远大于子孙辈对中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力度。
表1 城乡中老年人对子孙辈的经济支持(元/年)1)
1)根据北京老龄研究问卷调查数据
表2 城乡子孙辈对中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元/年)1)
1)根据北京老龄研究项目社会调查数据,表3同
2.3代际经济支持精准净流量 城乡子孙辈净供养的频数小于中老年人净抚养的频数。城乡总体净供养均值与净抚养均值接近,尤其是城市地区;农村净抚养水平高于净供养,一定程度说明北京农村地区中老年人代际反哺现象不是普遍类型。见表3。
表3 城乡中老年人代际经济精准净流量(元/年)
2.4Logistic分析 居住地性质、文化程度、健康状况、月收入和自评子女经济状况对中老年人代际经济支持有显著影响。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农村地区中老年人获得净供养的可能性是城市中老年人的0.271倍。相比较小学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代际经济支持为净供养的可能性更小。相比健康状况较差的中老年人,健康状况一般的中老年人获得净供养的可能性更大。与配偶和子女居住的中老年人获得净供养的可能性小于独居的中老年人。相比较月收入<1 000元的中老年人,月收入越高的中老年人代际经济支持为净供养的可能性越低。自评子女经济较好的中老年人代际经济支持为净供养的可能性是自评子女经济状况较差中老年人的3.665倍。见表4。
表4 城乡中老年人代际经济支持的Logistic回归
1)P<0.05,2)P<0.01
3 讨 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的结构和规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家庭代际经济由子女流向父辈的流向发生转变。北京城乡中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支持模式基本呈“接力”模式,凸显了积极老龄化视角下中老年人对子代的经济贡献,特别是中老年人对孙辈的经济支持。充分认识到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对子孙辈的经济支持,有助于形成养老、孝老、敬老的家庭和社会氛围,促进老龄事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相对薄弱和养老资源相对有限。从政策角度来看,亟需促进农村养老资源和养老服务合理优化配置,实施精准养老,加强对农村健康状况较差且子女经济条件较差老年人的关爱和服务。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①家庭代际经济支持强度仅根据样本计算,有一定代表性,但未必精确反映北京中老年人代际经济支持的真正绝对和相对量;②数据为横截面数据,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支持为调查问卷中前一年的经济支持状况,而实际的代际经济支持更可能是长期的。
1Caldwell JC. Toward a restatement of demogaphic transition theory〔J〕. Population Devel Rev,1976;6(4):321-66.
2张航空,孙 磊.代际经济支持、养老金和挤出效应——以上海为例〔J〕.人口与发展,2011;17(2):14-9.
3夏传玲,麻凤利.子女数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影响〔J〕.人口研究,1995;1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