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民族团结教育

2018-02-08高琼朱瑛

卷宗 2018年2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琼+朱瑛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疆最长远的问题还是民族团结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疆民族团结问题的基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新疆高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之中,从国家、社会的宏观角度和公民的微观角度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不失为一条有效的研究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新疆大学生

项目名称:新疆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策研究

课题编号:16SZJY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面对国内外政治经济新形式所提出的重要理论创新。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在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全面战略部署的同时,也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社会主义的正确发展方向。[1]

1 国家维度加强新疆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

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新疆发展的根本目标。新疆高校通过培育大学生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国家的整体利益为导向,寻求新疆民族发展的根本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加强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

(一)富强是民族团结的经济保障

富强,是马克思主义衡量理想社会的重要尺度之一。理想社会的实现是一个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任何过程的实现必然离不开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决定该核心价值的实现程度、进度和精准度的关键因素同样是物质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否充沛,是衡量理想社会的重要标尺,只有在物质生活中得到极大满足的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才更加明确和坚定。

富强这一价值理念对于新疆“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和民族团结建设指明了具体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均迎来了井喷式发展,但我们同样应当看到新疆由于自然条件、历史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旧存在差距。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为新疆经济建设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建设源于并且高于“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古丝绸之路的繁华,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让“一带一路”联通中国与世界,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渐形成区域大合作,为新疆实现社会富强,人民安居乐业指明了道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表明,新疆经济的迅猛发展必然会为新疆民族团结工作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保障;民族团结工作的贯彻落实,也会为新疆的经济发展提供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两者相辅相成,以求达到共赢的局面。

(二)民主是民族团结的政治保障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由民众当家作主,参与管理各项事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其精髓在于人民当家作主。[3]我国是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社会主义大国,少数民族众多,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把民族团结放在首位,以法治为保障,稳步发展民主。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我国的民主建设,必须在中国法律的框架内完成,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规定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用法治引导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理性表达政治利益诉求,依法解决利益冲突。

从社会发展来看,新疆发展要借助政治体制改革的东风,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进程。[4]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具体事务的权利,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提高各民族参政议政的水平和能力。新疆大学生应从根本上秉持党和国家的意愿,了解党对于民族地區的政策导向,肯定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向新疆各族人民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增强新疆各族人民对党和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新疆各高校应当采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主人翁意识;同时在少数民族学生中选拔政治立场坚定、综合素质发展全面的学生干部,培育良好典型示范,引领各民族同学共同进步。

(三)文明是民族团结的文化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是以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文明为最高指导思想,以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文明为具体目标来实现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典型的标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点。

新疆的多民族性和多文化性的特殊区情决定了新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挑战性和艰巨性。结合新疆具体实践,注重新疆的民族共性,形成“一体多翼”的文化认知,新疆民族文化对中原文化吸收借鉴的同时,仍保有鲜明的本民族文化特性。例如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的乐器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2005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成为我国首批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新疆带有少数民族文化烙印的艺术不胜枚举,在这样多个民族、多种文化相互碰撞激荡的新疆地区,怎样因地制宜的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理念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前提下,以尊重、吸收和采纳多种民族文化成果为手段,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形成“一体多翼”的文化认知格局,借以多种文化的感染魅力,于新疆形成有序多样的文化范围,以此达到贯彻落实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格局的目的。以文化为方式,文明为目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兼具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使文明不再只局限于书本文字之上,而逐步飞入寻常百姓家。

(四)和谐是民族团结的环境条件

和谐的本质在于“和而不同”。和与同有本质上的差异:和,强调相对一致,可以容纳具有差异性的特质存在,这些具有差异的特质相互借鉴补充,形成一个具有生命力和再生力的整体,是动态和发展的;同,强调绝对一致,不存在具有差异性的特质,正是因为内在不存在差异性,所以整体并不具备再生力和发展空间,是静态和停滞的。由对比可以得出,和谐这一命题强调包容和再生,于事物内在达到诸因素的和谐统一,事物外在相互协调有序,并不否认差异,而是面对差异、矛盾和冲突形成全新的互补关系,在对立中谋求同一。从宏观视角下分析,社会和谐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的内在、社会内部结构、社会外部关系和各领域内外部之间的和谐统一。只有协调各种不同关系的和谐稳定,才能够达到社会和谐的状态。endprint

新疆地处祖国边陲,与多个国家接壤,素有“西域文化特区”之称。而新疆的多元文化并存导致新疆大学生之中存在多元价值取向,多元价值取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部分新疆大学生的祖国认同感和社会使命感,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一定意义上意识形态领域的威胁;同时,高校成为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极端分子散播其极端思想的重要场所,和谐社会构建思想还不成熟高校大学生成为他们争夺的对象。面对新疆严峻的形势,我们首先应当从思想理论上有明确的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灭两级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归根结底,和谐社会的构建旨在国民幸福感提高,生产生活水平提升,和谐并不反对多元文化,其本质强调“和而不同”,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汉文化和以伊斯兰文化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均有其优势和劣势,两者应当优势互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添砖加瓦。

2 社会维度加强新疆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

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基本原则、本质要求和治国方式作出详细阐述。坚持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性,以此标准作为行为准绳,引起社会共鸣,促进民族团结。

(一)自由、平等是民族团结的点题之论

在民族地区,以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平等观为指导,调动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增进民族感情,建立了平等、团结、友爱的新型民族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自由、平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剖析:制度是自由和平等的保障、自由和平等的相对性以及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首先,各民族大学生应当仔细学习我国的宪法和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学校应当不间断组织学生学习相关法律和制度,明确只有自身获得自由和发展的条件之下,民族团结才有希望。

其次,人的自由和平等是相对的,新疆大学生应当充分了解自由和平等的相对性,切勿过分夸大自由和平等的界限和范围,在宪法和法律的允许范围以内完成自己个人价值的实现,弄清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活动自由之间的本质区别,避免做一些危害他人学校和社会的事情。

最后,马克思所追求的“自由人的联合体”,不同于西方经济学家所吹捧的人的“物化”,而是摆脱物质和个人在某种程度上的奴役以及自身束缚,尊重个体自主性和创造性,缩小脑体之间、工农之间和城乡之间由于社会分工所带来的差异,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构建新疆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所追求的平等包括权利和义务的双重平等: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各尽其所能,但不强行要求每个人所发挥的能力有一致性;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各取所需,但不强求每个人的需要等同。这种权利和义务的双重平等,即社会真正的、实质的平等。

(二)公正、法治是民族团结的控扼之要

公正和法治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民族团结教育在新疆大学生中能够有序的展开。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内涵在于治理国家依靠严密的法律条文而并非依靠人的主观臆断,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在立法方面,国家和政府应当倾听群众的呼声,走到基层,切实为老百姓谋利益、求福祉。

我国制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促进了新疆地区以经济建设为主线,全方位、高水平、多层次的发展,保障医疗、卫生、就业等问题上的公平,促进全民族共同富裕。将这些正确的价值理念和成就以正确的方式灌输给新疆各高校的学生,有利于他们认清新疆的具体区情,增强对于党和国家的感激之情,增强民族认同感,从意识形态领域促进民族团结教育。

3 公民维度加强新疆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

(一)爱国、敬业是民族团结的不易之典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傳统美德,是中国人民矢志不渝奉行的价值观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有力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对于自己祖国的热爱、对于自己同胞的关怀和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爱国与否是最大的分野。”[5]敬业是人们对于自己所从事事业的职业价值观,是职业情感的一种外化表现,表现为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和高度负责。“执事敬”是我国古代最为重要的职业品德,宋代的朱熹对于“执事敬”的理解是“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6]人类选择一种职业,并不仅仅是将其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方式,更重要的是将其视为完成自己人生理想的阶梯助力,面对人生理想,敬业精神就是人发自内心的奉献社会忠于职守的情感意志的外化表现,其最终目的在于推动社会进步。

2013年新疆的巴楚、鄯善等地接连发生暴力恐怖事件,2014年3月1日21时20分左右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发生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无差别砍杀事件,事件发生初期时媒体称之为”昆明火车站砍杀”。该案是以阿不都热依木·库尔班为首的暴力恐怖团伙所为,这些残忍的暴行,让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葬送于屠刀之下,也让整个中国乃至世界为之颤抖震惊,在痛苦和悔恨之余,我们是否有重新审视我们的内心?到底爱国?“也许中国护照不能带你去任何地方,但是能把你从任何地方接回家”,“有些伟大的民族,你永远不能低估”, “请记住,你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魂,这就是中国精神!这些民族分裂势力在对自己的暴行进行伪装的时候,总习惯于打着宗教、文化的幌子。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莘莘学子,面对这样的伪装,我们应当撕破他虚伪的面纱,清醒的认识到这些分裂分子言行不一致的残暴本性,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坚定信念,汇聚力量。

(二)诚信、友善是民族团结的必由之路

诚信是处理不同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念。诚信的价值观念体系表现在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概括来讲,就是要以诚处之。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影响愈发明显,跨界融合性更密集、创新驱动性明显、结构重塑力大、人性释放性强和虚拟性高等特点,让暴力恐怖分子发现了可乘之机,他们突破传统的社交媒介,开始借助QQ、微信。陌陌等新兴社交媒介作为他们传播不良宗教信息的平台,造成部分辨别力不强的青少年步入歧途,犯下悔恨终身的错误。面对这样的问题,新疆大学选择采取“春风化雨润无声”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正确教育,“三进两联一交友”的形式便是其最好的体现。endprint

“三进两联一交友”中的“三进”是指教师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两联”是指教师积极联系学生、联系家长,“一交友”是指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交朋友。面对利用互联网进行犯罪活动的暴恐分子,他们仅仅是依靠现代科技手段的先进性和复杂性来迷惑和误导学生,而我们身边的老师同学教育陪伴,才是最贴近生活最本真的状态。新疆大学的民族团结教育,并非束之高阁的阳春白雪,而是简单到一箪食一瓢饮的日常生活,将民族团结在新疆高校的大学生中逐步实现日常化普遍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贯彻落实到新疆高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正确认识新疆的具体区情,不断增强新疆高校大学生的意识和观念,进一步明确当代大学生应当肩负的历史使命,牢固树立国家主人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注释

[1]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卷,29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一卷,79~80页。

[3]俞可平:《民主是共和国的生命》,载《人民论坛》,2007(22)。

[4]罗国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研究》,214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112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蔡元培全集》第6卷,149页。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做好当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G].十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胡锦涛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5-04(01).

[3]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中发[2004]1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4]张耀灿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人民出版社 2001.

[5]邓小平著.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1993

[6]张岱年著.文化与哲学[M]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8

[7]高放著.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M]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4

作者简介

高琼,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学术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方向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族团结跟党走
民族团结之歌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坚持“四个着力”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创民族团结和谐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