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企业内控机制的建设与风险防范

2018-02-08潘英勇

财会学习 2018年3期
关键词:内控机制建设方法风险防范

潘英勇

摘要:文章通过对企业内控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缺乏健全的内控机制、企业过于依赖内控机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以及缺少完全的执行态度的相应解决策略,建立健全的内控机制、制定相关的制度以及提高企业内部全体人员的执行态度,以此加强企业对风险的防范,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内控机制;建设方法;风险防范

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与风险防范,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主要就是对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防范,因此风险防范其实就是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根本,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主要就是将存在的风险隐患加以控制和避免,进而降低风险的存在,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因此,以下全文对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加强风险的防范。

一、企业内控机制的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内控机制,降低了监督效果

在内控机制建设方面,很多企业缺乏健全的内控机制,导致内控机制无法对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进行监督管理,促使企业内部形成不公平的工作环境,降低了内控机制建设的实施效率。再者,内控机制的建设缺少全面性,没有将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顾及到,尤其是监督内控机制建设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实时的监督和评价效果,从而导致企业内控工作得不到具体的落实。另外,内控人员在工作方面出现懈怠、利用职权之便、损失企业集体利益等情况的出现,同时严重影响着对企业内部材料、工作过程以及考核等情况的监督质量,降低了监督效果和内控质量[1]。

(二)企业过于依赖内控机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

在众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内控机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过于的依赖。虽然,两者对企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总归来说,企业的发展更多着重的是企业的总体发展理念和产品的质量情况,而非是企业的内控建设和风险防范的质量。因此,内控机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只能说是一种管理的措施。譬如当企业出现经济风险、信用风险、产品质量等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内控机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进行控制和管理,但是更多应该通过寻找自身问题所在进行解决。所以,企业对内控机制建设和风险防范的过于依赖,影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三)缺少完全的执行态度

内控机制的建设主要在于执行的态度,如果企业没有完全执行的态度,那么再健全的内控机制和风险防范措施也于事无补,达不到任何的作用。一般完全执行态度的缺少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其一,企业对内控机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并没有太重视,甚至认识不到两者的重要性;其二,企业内控机制建设和风险防范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低,无法将具体的措施和机制落实到实处;其三,没有健全的组织结构,导致企业出现内控机制无法得到完全的实施,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影响了内控机制的运行。

二、企业内控机制建设与风险防范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内控机制,提高监督效果

健全的内控机制是提高企业监督效果的关键,而健全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目前的市场发展情况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对企业总体发展理念的确定制定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内控机制,以此确保企业的管理在根本上不偏离企业的发展重心,并正确的规划出企业的发展方向;其次,建立相关的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部门,以确保内控机制的正常实施,同时确保建立的内控机制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实现内控机制的有效实施;最后,还需要建立对相应的监督机制,对从业人员专业内控审核的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包括预算的风险、成本风险、信用风险等情况的实时监督,并从中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以此加强对内控机制建设的把握程度,提高监督管理的效果[2]。

(二)制定相关的制度,加强内控和风险防范能力

内控机制的建设需要多个制度进行配合和管理,以此加强内控和风险防范的能力。对此,某地方的财政局对当地的企业内控机制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以“科学、合理、规范、高效”为企业的发展目标,按照职责分配实行权利的方式,对内控机制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强化,并结合企业实际上的工作情况,通过1+8+n的方式对内控机制的相关制度进行了完善,并进一步的加强了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以此为例,对相关制度的制定进行了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可以针对当地的企业发展情况制定一个最基本的制度。比方在2016年惠州财政局就出台了一个试行的《惠州市财政局内部控制基本制度》。在该制度中对内控的基本原则和框架进行了标明。同时明确了内控机制的组织架构,将管理的责任进行了明确分配,并且制定了内控机制建设的目标、具体实施的原则、内控的具体方法以及风险防范的措施等诸多制度,从而形成具有强烈指导性的内控基本制度,提高了内控管理的水平和风险防范的强度。

其次,在一个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出台相关的8个主要风险专项管理制度,主要围绕内控核心要求进行制定,在对企业发展存在的相关风险中进行具体的分类识别,并组成8个主要的专项风险,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即法律风险、运转风险、公共风险、利益冲突风险、政策风险、预算风险、执行风险以及信息管理风险。进而通过对这些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监测等全过程制定了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完善了内部控制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防范措施,提高了风险防范的能力。

最后,更是出台了n个的内控操作规程,根据具体的内控机制建设和风险防范制度,由企业内部的各部门之间制定一系列部门之间的内部操作规程,并进一步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同时制定了企业内部业务的相关流程地图,在优化和完善内控操作标准的过程中,逐渐的形成各司其责的相互监督机制,以补充内控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从而进一步的形成一种无形的防火墙,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3]。

(三)提高企业内部全体人员的执行态度

内控机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都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执行,才能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因此,提高企业内部全体人员的执行态度,是引导企业员工走出风险防范误区的关键措施。首先,需要内部员工提高对内控的了解,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最好的解决措施就是更新观念意识,强化企业员工的对内控管理的认知,推行全员参加内控建设,共同实行内控机制的决策,以此提升员工之家的凝聚力,将内控机制进行全面的落实;其次,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在人才的选拔方面建立严格的规定,对现有的员工进行定期的制度培训,加强企业全体人员对内控机制和风险防范專业知识,并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将考核的结果与员工的业绩进行有效结合,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综合素质;最后,完善企业内控机制建设的组织结构,包括董事会、总经理、财务经理等,以此完善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并提高企业整体的风险防范意识,以此加强企业对风险的防范,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4]。

三、结束语

总之,内控机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都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文章就内控机制建设和风险方法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此促成内控机制的健全建设,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应填.企业内控机制的建设与风险防范[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7):100-101.

[2]李玉姿.研发型企业内控机制的建设与风险防范[J].会计师,2017(06):48-49.

[3]姚伊曼.企业内控机制的建设与风险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7(18):123.

[4]高旷.企业内控机制的建设与风险防范[J].财会学习,2017(14):234+236.

(作者单位:恒热投资控股有限公司)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控机制建设方法风险防范
互联网思维下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建设研究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加强电力企业离退休干部管理
企业现金流量分析
互联网企业风险管理模式及内控机制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层团组织建设方法探究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