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商标档案的价值及管理措施分析
2018-02-08白力宏
白力宏
摘 要:现代企业管理与发展中商标起着重要作用,做好企业商标档案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中以企业商标档案概述为切入点,分析商标档案的价值,给出做好商标档案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现代企业;商标档案;管理措施
市场环境下竞争愈发激烈,企业商标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与发展,也是承载企业信息的重要载体。只有意识到企业商标档案管理的价值,才能不断完善商标档案资料并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
1 企业商标档案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不断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商标作为知识产权的一部分,指的是经营者使用在商品或服务项目上的,与其他同类产品或服务区别的商业识别标志。现代社会中商标凭借自身特点得到企业的重视,很多企业更是凭借商标优势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现如今,人们对商标认识不在局限于商品或服务标记的层面,而是将其提升到企业生产与发展的高度,可以说商标已成为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企业商标档案指的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关于商标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纸质、电子版等形式的资料。
2 企业商标档案的价值
2.1 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商标注册人的一项重要工业产权就是注册商标专用权,包括使用权、禁止权、转让权及许可使用权。而注册商标专用权也得到一系列法律法规的保护,其获取与维护均提供合理证据与事实。
2.2 服务企业生产经营
商标档案资料作为凭证与历史记录,将商标使用与发展过程真实、完整的记录下来,为企业商标价值评估提供参考。商标价值评估,主要依据商标档案反应的商品质量、使用长短等进行。如1992年青岛啤酒厂进行股份制改造时依据商标档案提供的资料,最终评估商标价格为2.1亿人民币。此外,商标档案中包含丰富的内容,企业可以通过它参与国家举办的各类评选活动,有效提高商标信誉程度,最终达成提高企业形象的目的。
2.3 实现企业文化传承
一定程度上来说,商标就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也是企业文化的缩影。商标策划、修改到注册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整个过程也是企业经营哲学与价值观的体现。因此商标档案传承越久,本身就传承着更大的企业文化价值。
3 企业商标档案管理措施
3.1 健全制度落实岗位职责
商标档案管理有着较强的专业性与技术性,需要安排专业人员承担相关职责,企业设置相应岗位,充分考虑自身情况。大型企业商标事物较多且极为复杂,可以在法务部设立商标档案管理岗位或直接设置商标档案管理部门,配备相应的人员,明确岗位职责。通过做好商标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开发利用的制度建设,形成分类齐全,规范有序的商标档案。这些完备的档案能在企业遭遇商标纠纷案件中发挥依据凭证的作用,还能作为一种信息资源,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的决策提供咨询参考服务。中小企业受到规模限制,设置专门部门并不现实,这种情况下要选择合适的人员,选择精通商标法律法规与企业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可以在办公室或秘书部设置这一岗位,对从事商标事物专岗的人员进行专门评价,落实责任。在建設过程中,应该注意归档材料的系统性、真实性和安全性。对商标档案库中的档案按内容分类,建立商标的原始资料、维护资料、保护资料、广告宣传资料和与之相关的其他资料库,在此基础上实行统一管理,并注意随时保持更新,从而提高商标档案的利用率。
3.2 提高企业商标保护意识
企业要认识到商标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将企业从诞生到后期发展壮大各阶段产生的商标类的文字和图片收集并保管好,同时对于商标设计、申请、注册、保管、发放、使用或者变更、转让过程中的资料档案也要进行收集整理。特别是商标注册问题,企业在进行核心商标注册时,切忌忽视一些较为边缘,但却被广大消费者所关注和认可的边缘商标的注册。
在日常工作中,还要积极思考,善于发现。找出商标上可能存在的漏洞并及时进行修补,强化企业产权意识,处理好商标档案管理,维护企业自身效益,确保市场经济正常运转。在遇到商标侵权行为时,要及时向工商部门反映,给不法分子予以惩处;同时利用法律武器向司法部门提出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要善于利用媒体传播平台,通过广告投放、对一些热播节目进行冠名赞助等方式,让企业商标经常出现在屏幕中,强化受众对商标的认识、识别和记忆。一旦作为消费者受众对企业商标熟记于心,在进行相关产品购买时就会下意识进行寻找注有该商标的产品,而且对于市场上鱼目混珠的仿冒产品或商标会有一定的“免疫力”。而企业也可以将关于录制该企业或产品的的广告片或相关图片进行留档保存,在产生商标纠纷时这些就是强有力的证据。
4 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发展中做好商标档案管理工作,有助于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卫波.我国企业商标资产流失的法律防范[J].价值工程.2014(34):34.
[2]耿瑞娇.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6(07):81.
[3]李云春.加强驰名商标档案管理 为企业品牌建设服务[J].建材发展导向.2010(05):112-1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