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海河联运发展建议
2018-02-08黄鹏
黄鹏
【摘 要】 为发展海盐县海河联运,分析海盐县发展海河联运的交通区位优势、岸线资源优势、产业支撑优势、政策支撑优势,针对海盐发展海河联运中存在的诸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项目要素制约问题突出、建设资金压力大、土地制约难题破解难、项目审批难、临港工业发展缓慢、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提出发展建议:把握机遇,确立海河联运发展目标;政府支持,保证项目建设政策有保障;加大基建投入,畅通海河联运;大力发展现代港航服务业;推进陆海统筹及“港产城”联动;着力提升多式联运水平。
【关键词】 海盐;海河联运;陆海统筹
0 引 言
海盐县隶属于浙江省嘉兴市,地处长江三角洲,距上海118 km、杭州98 km,处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区。海盐县航道成网,港口资源丰富,既具有海河联运的独特优势,又有贯通长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巨大腹地,海河联运发展潜力巨大。在深化上海自贸区建设和浙江海洋经济战略全面推进的背景下,探究海盐县如何抓紧这一历史机遇,在“十三五”期间发挥好海河联运优势,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意义十分重大。
1 海盐发展海河联运的优势
1.1 区位优势
海盐县位于浙江省北部的杭嘉湖平原,东濒杭州湾,处于上海、苏州、杭州、宁波等四大城市间的中心位置,是沪杭、苏甬双线的枢纽。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岸连接线、杭浦高速、乍嘉苏高速在海盐县交匯,使海盐县成为长三角都市圈交通的中心点。海盐港区归属的嘉兴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同时也是浙江省在杭州湾北岸的唯一出海口,交通区位条件优越。
1.2 岸线资源优势
根据《嘉兴港总体规划》,海盐港区将建1万~2万吨级多用途泊位30个,~吨级液体化工泊位4个,~吨级散杂货泊位16个。海盐港区目前已建成外海泊位9个,最大可靠泊1万吨级船舶;有海运企业5家,海运船舶9艘(运力9.57万t),2016年完成海运货运量290.87万t。海盐县内河水路网络交织,四通八达:全县共有运输船舶535艘、运力17.73万t;定级内河航道37条,航道总长239.2 km;内河码头70个,泊位139个,最大可靠泊500吨级船舶;2016年完成水路货运量万t、海河联运货运量99.77万t。
1.3 产业支撑优势
目前,海盐县正在深入实施“四一五”工程,即提升发展紧固件、纺织服装、造纸、食品药品等四大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发展临港工业、核电关联、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和电子电器等五大新兴产业。海盐县紧固件等传统产业和核电关联等新兴产业对于发展海河联运具有强大的产业支撑,紧固件产业的年销售量在120万t左右,线材用量在150万t左右。
1.4 政策支撑优势
早在2006年,海盐县就提出了海河联运的设想并编制出台了《海盐县海河联运总体规划》初稿。2011年,《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准,标志着浙江海洋经济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全省要构筑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等“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2016年2月浙江省成立了全国首个省级海洋港口发展委员会,负责海洋港口经济发展的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统筹推进浙江全省海洋港口一体化和协同化发展。
2 海河联运发展中的困难
2.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海盐港区规划的主要海河联运通道为海塘线和何家桥线,海塘线航道正在建设,何家桥线航道沿岸的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海河联运与资源综合利用加工项目一期虽已试运营,但疏港航道等级偏低和内河港池规模偏小,成为海盐县发展海河联运的最大瓶颈。海盐县内河码头普遍存在规模小、设施差、效率低的问题,港区腹地缺少大型物流基地,难以适应海河联运大发展。此外,杭平申线航道改造工程海盐段预计2019年建成,难以支持当前海盐港区的发展,将影响海盐港区海河联运能力的整体提升。
2.2 项目要素制约问题突出
(1)建设资金压力大。海河联运项目巨大的投资如果无法通过融资来拉长资金支付年限,就得依靠财政拨款,而地方政府尚无力承担巨额的项目建设配套资金。
(2)土地制约难题破解难。项目用地方面:按照现行的交通道路用地政策,只有省道或是列入省重点工程的过境道路、高速公路连接线等才能获取省补土地指标,县内道路均由县级承担土地指标,建设难度大。项目抵押土地方面:根据现行金融信贷政策要求,所提供的抵押土地均需通过“招拍挂”程序取得,并缴纳相关的土地出让金,而交通管理部门没有资金实力完成土地出让金缴纳及土地抵押的合法化,从而面临无法融资抵押的问题。
(3)项目审批难。实施海河联运规划,需要经省、市级部门办理一系列的审批手续,这些手续较繁琐,还需要一定时间。
2.3 临港工业发展缓慢
近年来,海盐县依托港口优势在杭州湾跨海大桥新区引进了一批临港工业企业,建成了多个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目前市场以煤炭、石油、钢铁、建材等大宗物资的装卸、堆放仓储、短驳中转为主,大宗商品交易集聚度还不高,市场发展也存在诸多挑战。此外,海盐县临河工业规划和开发建设几乎还是空白。
2.4 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浙江省设立了10亿元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和10亿元海洋产业基金,但减税、退税等税收政策仅适用于浙江海岛地区,金融、土地、海洋、水资源及科技、人才等方面扶持政策原则性规定多,操作性不强。此外,从政府支持江海河货物联运层面看,浙江省和嘉兴市都没有与水运相关的政策倾斜,98%的集装箱通过公路运输完成,导致港口经济向内陆渗透难,陆路交通拥堵、道路破坏、尾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3 发展建议
3.1 把握机遇,确立海河联运发展目标
“全面实施内河水运复兴行动计划,高水平打造江海河联运航道网络”和“打造四个全球一流强港和国际港航物流中心”被纳入了浙江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应将港航重大项目纳入对各地市县的经济责任制考核,要把握机遇,确立海河联运发展目标,加快“港产城”联动发展。
3.2 政府支持,保证项目建设政策有保障
海河联运设施建设投资巨大,土地、资金、征迁等方面的制约日益严重,海盐需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做好资源保障。针对该项目无融资资源、无航道收费的状况,建议政府明确划拨土地用于融资,并划拨财政经费予以支持;坚持多元化投入,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着力吸引有规模、有实力的投资者参与港区建设。
3.3 加大基建投入,畅通海河联运
海盐县要集中力量尽早打通影响海盐港区发展的海塘支线航道,加大骨干航道和重要支线航道专项养护投入,扩大支线航道通达范围,提升干支通达水平;要按照“关停复垦一批、过渡保留一批、整治提升一批、规划建设一批”的工作要求,开展内河码头整治工作,彻底解决内河码头“低小散”,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运输装备、运输组织滞后的问题;加大公用码头建设,加快内河水运转型升级。
3.4 大力发展现代港航服务业
当前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刚性约束,决定了依靠矿建材料为主货源的传统水运市场难以为继。海盐需要拓展大宗商品储运、加工、交易等功能,以南方水泥项目为契机,拓展航运市场监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加强数据挖掘、分析和应用,加快发展航运市场。
3.5 推进陆海统筹及“港产城”联动
要加快海盐县陆海联动、内河重点联运港区和“港产城”规划建设;借势杭平申线航道改造工程特别是海塘支线航道的开通,抓紧启动码头腹地仓储物流区工程,信息平台、综合服务配套区工程,滨海新城生活配套区基础设施工程和内河现代物流园区工程。
3.6 着力提升多式联运水平
为补齐内河水运中的短板,发挥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发展,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已于2016年11月获浙江省发改委批准,目前正处工可阶段。海盐县要依托杭平申线主通道,实现内河集装箱运输零的突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