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格非:文学的邀约(4)

2018-02-08朱伟

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康巴格非阮籍

朱伟

1990年时格非有一個短篇《唿哨》很吸引我,写《晋书·阮籍传》中的意境:“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唿哨是呼唤,掠过时空的声音。格非省略了孙登的回应,自然也不屑《大人先生传》里,有关君子裈虱的辩论。他写了一幅静止的画面——午后阳光下没下完的一个棋局,孙登的目光移出门外,是一个池塘,塘边有垂钓老者。池塘后有金黄的油菜花,隐约现出木桥,木桥后棉花地里有直起腰的女人,桥下是闪闪发亮的河。棉花地外还有一条小路,也有女人顺小路而来。阳光会突然消隐,复返又会像潮水一样扩散。这个棋局似乎是孙登与阮籍的,因为阮籍对孙登说:“世上没有一种诺言是不朽的。”他们之间这盘棋似乎刚下了一半。这个开头与小说结尾阮籍离开,孙登听到远处传来他的唿哨之间,相隔了时间——孙登的女儿坐在搁置的棋局前,对孙登说:“你在等一个人吧,那姓阮的朋友看样子不会来了。”小说又交代,女儿嫁到外乡后,很久没回来了。然后,坐在棋局对面的,变成那个走来的女人。格非交代,“他们之间那盘棋不知下了多久”。那个与阮籍对弈的意境,又像是挂在墙上,孙登需时时拂去尘埃的一幅画了。

我很喜欢从古籍中提炼出的这样一幅经典画面中,借孙登的视角表达的含义:“时间永远比人们的提防走得更快。”“就像打了个唿哨,你找不到什么意义。”

这样的短篇,格非后来写过《锦瑟》,写过《公案》,写过《凉州词》,我都觉得,缺少了《唿哨》这样的,机智的悠远。

1992年他进藏住了三个月,大约因对江孜古堡的浮想联翩,促使着写成一个很有意思的中篇《相遇》。这个中篇中,荣赫鹏上校侵藏,在古鲁河谷以马克沁机枪屠杀手持原始武器的藏军等,是历史背景之实。苏格兰传教士、扎什伦布寺大住持与清朝驻藏官员三者的相遇,乃虚构之虚。小说开头,这三位同时等待荣赫鹏召见,荣赫鹏只见了扎什伦布寺大住持。苏格兰传教士纽曼与清朝官员何文钦则在营帐外的荞麦地里相见,小说交代,其实,等待何文钦才是纽曼的真实目的,他俩相识于11年前。

大住持与荣赫鹏在营帐内争执于哲学问题,甚至未及提出期望荣赫鹏退军的话题。大住持回程与传教士同行,并同宿古堡,晚上带传教士参观,让他看树叶上有佛像的神树。传教士告诉大住持,只有一个办法可以阻止英军进拉萨:绑架荣赫鹏。扎什伦布寺大住持于是组织了一支1000多名康巴人组成的突击队,准备突袭荣赫鹏的江孜营地。送行时,大住持告诉康巴首领:成功后在江孜河中放下一根圆木,将你的红箍绑在上面以报信。首领问:失败了呢?住持说:不会失败的。结果,偷袭被一个解手的印度新兵发现,没经验的康巴人将突袭演绎成围攻,终在马克沁机枪的反击下失败。失败的康巴首领不知怎么给大住持报信,在森林伐木时遇到了准备去英军营地进一步劝阻的何文钦。康巴首领对何文钦说,你把我杀了,尸体绑在圆木上漂流下去,大住持就明白一切了。因为何文钦拒绝,康巴首领就将他杀了,绑在了圆木上。扎什伦布寺大住持在河畔守了10天,没见到漂来的吉祥圆木,他奄奄一息时,苏格兰传教士赶到。大住持在弥留之际告诉传教士,远古曾有位以色列少年,来喜马拉雅山脚的寺院修行,这个少年就是你们的耶稣基督。大住持圆寂后,何文钦的尸体就漂到了这里,传教士将他安葬后由亚东回苏格兰。他带走了何文钦赠他的一根辫子,这是他们友谊的象征,过亚东时,荣赫鹏的远征军已经占据了拉萨。这篇小说的结尾是,荣赫鹏骑马到纳木错,耳边想到,扎什伦布寺大住持与他相见时,“以一种难以置信的固执告诉他:‘地球不是圆的,而是三角形,就像羊提肩胛骨一样。”苏格兰牧师、大住持、何文钦构成了三角,格非在小说里表达的,还是适得其反。这小说更深的层面,从大住持有关耶稣基督的遗言,则能令人联想宗教关系及它的悖论。

格非迄今为止,大约写了50来个中短篇。其中最被认可的是,2012年发表在《收获》上的中篇小说《隐身衣》。他自己的说法,这个中篇是被译语种最多的。这小说是他自己被蛊惑于音响硬件发烧的一个记录。他告诉我,小说中以第一人称叙述的那个主人公“我”的原型,是一个帮他做电子管功放的朋友。“他前后给我做过五台以上的功放,在这过程中,我对器材略有了解。”我到格非清华大学的家中,匆匆看过他的器材,他用的是天朗60年代的“金监听”,古董箱子。他有怀旧情结。那次,他给我放的CD是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给男高音皮尔斯伴奏的舒伯特的《冬之旅》。

这篇小说是通过一位器材发烧友写世态炎凉。他曾有个漂亮妻子,但如他母亲所预言:“穷人凭运气,有时候也能捡到宝贝,但你就是没办法留住它。这个女人,你也就是过一手罢了。临了,她还得去她该去的地方。”她很快就成为了他人的猎物。他的亲姐,在他姐夫的怂恿下,不择手段,一心请他从家里搬出去。他唯一的朋友,曾说过“豁出性命,也会以死相报”的,关键时却以“你走投无路,跟我他妈的有关系吗?”作回应。最终,倒是那位披着神秘阴沉色彩,被喻为穿了“隐身衣”的丁采臣,在被称自杀前,为喜欢音乐的女人购置了一套小说中所谓的顶级音响,并在“我”与他留下的女人有了孩子后,将所购音响尾款打到了“我”的卡上。因为他事先有承诺:“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但我欠你的那26万,一分都不会少。”这小说有了实实在在的人物、故事,神秘只体现在丁采臣与他留下的那个破相的女人上。那女人说:“我不过是丁采臣的一个人质而已。”她与丁采臣,共同用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座右铭:“事若求全何所乐?”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三本格非中短篇小说集中,分别收有《唿哨》《相遇》与《隐身衣》

这个中篇里写到古董音箱玩家钟爱的天朗Autograph、外观时尚的莲12CD机与阿卡佩拉音箱,也写到类似意大利四重奏组的贝多芬,季雪金的德彪西、拉威尔、莱昂哈特的《哥德堡变奏曲》,萨蒂的钢琴曲这样的唱片。还涉及一些时尚元素,比如“这两年金骏眉炒得厉害,要我说,还是滇红味正一些”,都算时尚道具。格非喜欢古典音乐,他的本性是执着。在我创办《爱乐》杂志的1994年,他一次次强调马勒的《第一交响曲》,尤其第四乐章给他的震撼。我约他写了一篇《寂灭》,发表在创刊号上。其中写道:“森林总是忧郁的,深邃的,孕育着浩瀚无边的神秘。假如你让目光越过森林上空堆压的积云,在大自然的宁静或喧嚣中独自失神,你便在无意之中为它的神秘创造出了形态,犹如远处教堂钟声给森林带来了庄严。”

我经常觉得,这就是他小说的酝酿过程。

(待续)

作家格非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三本格非中短篇小说集中,分别收有《唿哨》《相遇》与《隐身衣》

猜你喜欢

康巴格非阮籍
闲话格非
闲话格非
康巴学人
——林俊华
立足康巴,面向世界——康巴文学“走出去”的翻译话语再释
康巴雄鹰
我就是我
从阮籍、嵇康与傅玄的诗歌看正始与西晋诗风的嬗变
格非称色情只是《金瓶梅》的外衣
CHINA'S LAST WILDERNESS 穿越康巴
阮籍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