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义市非遗项目转化为旅游产品的思考

2018-02-08赵顺君刘丽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仡佬族遵义市文化遗产

赵顺君,刘丽

(遵义师范学院a.人文与传媒学院;b.黔北文化研究中心,贵州遵义563006)

全域旅游是当下旅游发展的新观念、新概念,是指各行业积极融入旅游业当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体民众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要求。它打破了以景区为核心的空间局限,要求全景、全业、全时、全民服务于旅游。

遵义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古老的夜郎文化、丹砂文化,厚重的通道文化,神秘的山地河流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激荡、孕育升华,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旅游资源。现存的181个国家级及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是黔北多元文化中遗存的富有代表性文化现象。

一、遵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状

遵义市目前共有181个国家级及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5项:茅台酒的酿制技艺,属于民间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由茅台酒公司研发传承;廖元和化风丹制作技艺,属于传统医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廖氏后人传承;桐梓苗族服饰,属于民间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由马鬃苗族乡、黄莲乡苗族集体传承;仡佬族傩戏,属于民间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由道真等地的端公群体传承;仡佬族三幺台习俗,由仡佬族居住地居民传承。省级项目42项,主要有湄潭的花苗婚俗、仁怀的踩月亮、汇川区的薅秧歌、赤水的船工号子、桐梓的高腔大山歌、道真仡佬族自治县的仡佬族哭嫁歌、余庆的黔北打闹歌、遵义县的仡佬族踩堂舞、遵义市的通草堆画、习水的河灯节、凤冈的丝弦灯、正安县的围鼓、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皮纸制作技艺等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4项。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民间习俗、民间工艺还未整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项目种类繁多,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规模、内涵,优势都非常突出,为文化旅游提供了多层次的、多元而丰富的产品。

从项目存在的形态看,这些非遗项目内容大都具有可感可视的活态的物质载体,对转化为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旅游产品奠定了基础。而众多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为遵义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没有转化为旅游产品的原因分析

首先,相关部门认识不到位,组织协调不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产生,与民俗生活密切相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谓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由于居住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种文化事项,也形成了不同的习俗与文化,展示出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些习俗与文化,无疑蕴涵了人类的智慧和经验,值得人们长久地品味和回顾,参与和体验,因此,可以将其作为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在以旅游发展带动国民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政府对此已有较为充分的认识,各地在各种招商活动中,一般都会将某种非遗项目作为一种“表演”纳入到活动之中,但活动之后又任其自在自为。究其原因,其思维还停留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上,没有认识到文化本身就是生产力,因此,对它更多的是利用,而不是关注其传承与发展,没有积极主动地组织非遗传承人参与到文化建设之中。所谓经验借鉴,不过是停留在表皮上。

其次,主管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宣传不够。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遵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哪些?它们有哪些特点和价值?不仅需要文字介绍,还需要适当的时间在公众活动场所组织展演,或者录制成影像在公共空间播放,以唤起民众曾经的生活记忆,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让公众明白什么是非物质文化景观,从而自觉参与或引导外来游客体验这一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提道:“原住民、各群体,有时是个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保护、延续和再创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为丰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做出贡献。”但遵义至今为止,没有一所非遗展览馆,非遗的成果展示大多依傍于市博物馆的场地,缺乏非遗主题式展览馆。传习基地的建设由于各种原因运行不好,许多项目没有传习基地,有传习基地的,学习者也不很踊跃。由于没有大力的全方位的宣传,老百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不知或漠视的状态。

再次,研究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旅游的结合研究不够。面对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特性有那些?怎样传承这些文化?怎样去保护和开发?怎样定位它与旅游的关系?怎样将这些散落于山间地头的文化整合为一台吸引游客的文化大餐,使其成为经久不息的文化资源?怎样将这些非物质文化景观持续地呈现给络绎不绝的旅游者而具有稳定的吸引力?怎样使旅游者愿意参与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在开放性传承中怎样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固有的特性,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但是,据许佳君、刘永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的社会评价》一文统计,迄至2012年,贵州的相关研究排名为倒数第一,这与其“文化千岛”的名称极不吻合。

第四,缺乏整体的统筹部署与具体的方案设计。不管是旅游部门还是文化部门,都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繁复而又十分重要、也十分艰难的工程。那么在保护中怎样做到科学合理而又有效、双赢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主管部门应该主动联系研究部门、传承人进行统筹规划,根据项目的特点设计方案,制定鼓励或限制的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转化为旅游商品的过程中,既“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又能合理地协调各方的利益诉求,从而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保护途径。但由于缺乏相关部门的主导与统筹,遵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发展中,自在自为,各自为阵,不能形成合力,以整体的形象展现出来。

第五,对传承人的生活与文化传承关系问题思考不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传承人传承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个别性,特别是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基础是农耕文化,不管是聚族而居的村落还是应时而耕的农事,都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当前由于现代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价值体系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使非遗传承人正在失去传承的生态坏境,一些古老的习俗正在失去生存的空间。大多数非遗传承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文化传承的价值和意义,而更多的是为生活所需选择更为实际的工作。因此,传承人需要在活态的文化传承中创新,适应新的文化环境,享受文化带来的利益。那么,怎样让传承人兼顾两者?这应该是政府、学界、企业等多方共同思考的问题。

三、将我市非遗项目转化为旅游产品的建议

(一)深入地了解非遗项目文化内涵,在保护的原则下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融入文化旅游的大潮,首先是要在保护的原则下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为此,就必须对非遗项目的特点进行研究,只有深入地了解项目的文化内涵,才能把握项目开发的“度”,避免碎片式开发或过度开发。

这里提到的非遗特点,不是非遗所具备的特性,而是指非遗项目的类别个性。在遵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保存最多的是手工技艺类,除了药物和酒类制作带有私密性外,其他的如编织(藤编、纸编、篾编)、食品制作、饮料制作、服饰制作、刺绣、剪纸等,大都曾是老百姓传统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广泛的传承基础。由于现代化的推进和快节奏的生活,人们逐渐放弃了亲力亲为,而以购买为首选。因而,还保留着这些工艺、并追求精益求精的制作者,就成为这一遗产的传承人。换句话说,这些技艺,并不带有专利性,如果不追求精品,其技术含量并不特别高,它适合众多的人参与体验、实践。目前,体验式旅游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旅游的内涵,希望深度体验当地文化,在亲身参与中,感悟生活,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而旅游设计者将这类项目打造为旅游产品,并不需要特别的包装和改造,只需要在旅游地规划出适当的场所让传承人展示,让游客参与体验即可。如果相关部门能够再对传承人的文化素养进行培训提高,让他们不仅了解所以然,而且还能向游客讲述之所以然,那么,游客不仅能获得体验的快乐,更有获取知识的快乐,也符合世界旅游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需求和趋势。

(二)拓展非遗生存空间,让民众走近非遗

遵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音乐舞蹈戏曲等表演类作品,有30多个,仅次于手工技艺类。这类表演性项目,至今在遵义还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要走到遵义市中心丁字口的河边休闲广场,你就会看到三二十人一堆的小群体,在那里自得其乐地唱各种民歌,跳各种舞蹈,吹弹各种乐器,群体与群体之间,互不干扰,观众对什么有兴趣就观看什么,参与什么,有的甚至将他们自己录制的民歌光碟就地销售,场面很热闹。由此可见,表演性作品在遵义的民间有着深厚的人文环境。他们所唱的“牵牛郎郞调”、摘菜调、盘歌、打闹歌等,即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发共享与传承。同样,将这类项目打造成观赏性或体验型的旅游商品,让游客体会具有黔北地域韵味的演出,将会使游客获得身心的愉悦。对于这类项目的打造,除需要政府统筹协调外,还需要有一个像丽江宣科那样的民间文化行家引领,对这些民间歌舞进行整合,创造出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新作品,为传统艺术注入生机。当然,也可以利用群众团体,组织山歌演唱队等开展表演、比赛等群众性活动。只有这样,这些表演类的非物质文化项目,才能够真正地得以保存和传承。如“黔北打闹歌”,虽然在休闲广场仍有人唱,但其所唱只是其中片段。早在上世纪80年代农村土地下户后,“打闹”就失去了大集体生产的演唱空间,因此,其演唱就不可能有完整的程式,原先的开场白、排歌场、插旗顿枪、封赤口、锁龙王、安五方、歇闹歇、闹后开工、送太阳等程序没有了,原先各种程序中规定的腔调也不清晰了,更不要说那些见子打子的唱词了,“薅草一季,歌不唱重”,它体现的是民间的劳动生活和民间智慧,而这种智慧来源于生活,当这种社会生活环境不复再现时,那么,将之录制播放和放至舞台表演将是最好的保存保护。对此,“多彩贵州”也作了有益的尝试。

遵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节日、习俗类,如仡佬族吃新节、仡佬族祭牛节、苗族打牛敬祭习俗、湄潭茶文化风俗、苗族婚俗、仡佬族三幺台习俗、仡佬族宝王祭拜习俗等,这些节日和习俗都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它本身是重要的地方性人文景观,是本地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合理延伸,其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正是吸引旅游者的深层次因素。为此,将一个民族的节日推广为一个地区的节日,让人们在了解一个民族的同时了解一个地区,推动地区与外界的交往,对宣传本地文化、提高本地的知名度,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将这些节日作为旅游资源,并不会改变节庆文化的内涵,因为不管是吃新节,还是牛王节,对于当地民众而言,都是一个集体参与的活动,都能容纳多民族观看和参与,他们吃新也罢,祭祖也罢,在他们的地盘上,他们是主场,并不受外界的干扰。相反,对于外来客人,他们会以“三幺台习俗”接待,瓜果、酒肉、饭菜,一台台的食品,一次次的礼俗,隆重地表达他们对客人的尊重。这样的节日和民俗,还需要打造吗!它本身就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只是由于我们宣传不够,外界了解不够,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已。

(三)加强博物馆的非遗展示和非遗数字博物馆建设,让人们在远观中品味非遗之美

遵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些项目也不适合在旅游中动态保护开发,如“廖氏化风丹制作技艺”、“晒醋制作技艺”,但这些项目可以通过博物馆展示,让游客参观等方式纳入旅游项目中。同时加快非遗数字博物馆建设,使一些非遗项目以网络互动的形式与观众见面,丰富本地文化旅游的内涵。

(四)加强非遗旅游商品的开发,让非遗在保存的同时获得新生

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在机械化现代产品的挤压下,其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怎样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制造出符合现代审美需要的工艺品,是值得相关专家与手工艺人共同探讨的问题,比如,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设计与包装,如何在设计时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与精神需要,如何将地域性、本土性与大众审美相结合,如何使费时费工的产品适应市场规律,如何打造非遗产品品牌等等,为此,非遗旅游商品的开发必须做到几点:首先充分考虑到游客需求,对产品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其次,探求多条腿走路的方法,可以让游客购买成品,也可以让游客参与体验,先让游客设计然后由艺人与游客合作完成工艺品,组织游客了解其工艺历史、流派等;第三,打造非遗品牌,做精工产品,做到人有我强,人强我精,让产品具有持久发展的动力;最后,营造氛围,做好产品的关联性开发。非遗是我们曾经的生活方式,其载体与生活密切相关,不是单一的、孤立的现象,那么,通过文字、图片、展演、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将非遗产品放在曾经生活的环境中,满足游客多种需求而购买商品的做法在其他地方的非物质文化产品的销售中证明是可行的。当然,非遗产品的开发不是简单的、想当然的设计,还需要且行且思考,且行且探索。

[1]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EB/OL].[2017-02-20](.2017-06-26).http://www.zunyi.gov.cn/zmzy/rwzy/fwzwh/201506/t20150601_149968.html

[2]申茂平.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3]王文章.非物质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4]刘红婴.世界遗产精神[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5](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仡佬族遵义市文化遗产
我为旗帜增辉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老年大学校歌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中国少年先锋队遵义市第一次代表大会闭幕
少数民族音乐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
武陵山区仡佬族传统体育的流变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