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用经方治疗眩晕症举隅
2018-02-08张霞
张 霞
(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内科,北京 100020)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症,现代医学认为眩晕是由半规管壶腹嵴至大脑前庭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损伤,导致其功能下降、过强或两侧失对称,所引起的一种发作性的客观不存在而主观坚信自身或(和)外物按一定方向旋转、翻滚、飘浮、升降感的运动性幻觉[1]。中医将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症称为眩晕[2]。笔者临床上采取经方合用方法治疗眩晕症效果好,举隅分析如下。
1 泽泻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合桂枝汤治疗眩晕
周某某,女,82岁。主诉:发作性眩晕反复发作18年,加重1周。患者18年前开始出现发作性眩晕,多在夜间睡眠时发作,曾在三甲医院神经科、耳鼻喉科就诊,检查头颅CT、核磁共振未见异常,未明确诊断,给予对症治疗,仍有反复发作。1周前无明显诱因眩晕发作3次,均在夜间3点至4点之间,睡眠中晕醒,天旋地转感,呕吐所进食物及酸味液体,呈非喷射性,晕时无耳鸣。头晕伴出汗和便意感,全身汗出,出汗时恶寒,伴寒战,需盖两床棉被,吐后、汗后头晕减轻,发作后周身乏力,每次发作半小时左右。面黄无华,平素足心热,睡觉时喜放在被外,素食十余年。既往:否认高血压史,否认糖尿病史。舌淡红、苔薄白,舌下紫络。脉沉细,右寸浮。辨证:眩晕,饮邪上犯,营卫不和。治法:渗利饮邪,调和营卫。方药:泽泻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合桂枝汤。泽泻30 g,炒白术10 g,清半夏15 g,茯苓15 g,桂枝10 g,白芍10 g,大枣20 g,干姜5 g,炙甘草6 g。7剂,每天1剂,水煎400 mL,分2次温服。
复诊:药后眩晕未作,无出汗,无恶寒,纳可,睡眠欠佳,眠后易醒,足心热,反酸。舌淡红,苔薄白,舌下紫络。脉左沉细,右沉弦。予六君子汤合天王补心丹方化裁。党参10 g,茯苓15 g,炒白术10 g,陈皮15 g,清半夏10 g,吴茱萸3 g,黄连3 g,柏子仁10 g,酸枣仁30 g,天冬15 g,麦冬10 g,当归15 g,丹参15 g,玄参15 g,桔梗10 g,五味子10 g,远志10 g,茯神15 g,炙甘草6 g。7剂。
三诊:药后睡眠好,头晕未作,无反酸。舌淡红,苔薄白,舌下紫络。脉沉细。予六君子丸,每次6 g,每日2次善后。
按: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夜间发作,说明是阴邪为患,吐后、汗后减轻为邪有出路能暂时缓解。根据《金匮要略》: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3],病邪为水邪、饮邪,水、饮均属阴邪,病变部位在膈间或心下。水饮之邪上犯,清阳被扰则眩晕;邪正相争,汗出而解,素体阳气不足,汗出伤阳,营卫不足则寒战,恶寒。反复发作,为水饮之邪未去根,故一诊以泽泻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合桂枝汤治疗,症状缓解,未再发作眩晕,三诊以六君子丸善后。健脾化饮,水湿健运,饮无所生。治疗原则也体现了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大法。
2 吴茱萸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眩晕
赵某某,女,66岁。主诉:反复发作性眩晕5年,加重1个月。患者5年前开始在冬季出现眩晕,每年于11月份左右出现头晕,视物旋转伴有呕吐。每年均到三级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曾做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诊断“脑供血不足”,给予静脉点滴活血化瘀中药,及口服治疗头晕药物,均不能完全缓解。天气转暖后恢复正常。此次发作头晕1个月,午后加重。视物旋转伴呕吐,呕吐物为所进食物及黏液样物。发作时伴周身乏力,出汗、恶寒、心悸。望诊眼圈色黑。纳可。口不干不欲饮,平素怕热,易出汗,汗后怕风。舌暗苔薄白。脉沉略滑。辅助检查:B超显示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辨证:眩晕,寒饮上犯。方药:吴茱萸汤合苓桂术甘汤。吴茱萸5 g,太子参30 g,大枣20 g,茯苓15 g,桂枝15 g,炒白术10 g,生姜6 g,炙甘草6 g。7剂。
复诊:药后头晕减轻,无视物旋转,无呕吐。睡眠好。刻下:心下悸,眼睑易肿,恶热,汗多,怕风。舌红苔薄白。脉沉细。吴茱萸5 g,太子参30 g,大枣20 g,桂枝15 g,炒白术10 g,生姜6 g,炙甘草6 g,白芍15 g,柴胡10 g,黄芩6 g,清半夏10 g,7剂。3月后因感冒就诊,诉药后头晕未作。
按:此例老年女性,天气寒冷时发病,眩晕、呕吐,心悸,下午较重,口干不欲饮。目窠色黑,脉沉。痰饮为阴邪,同气相求,天人相应,故痰饮为病逢气候寒冷时发作,天气转温则缓解;下午阳气渐少,阴气渐长,阴邪为病下午重。 《伤寒论》云: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4]“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金匮要略》曰 :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3]该例患者晕、呕吐,悸、不思饮、目窠色黑均为痰饮为患,脉沉亦为水,病机为痰饮上犯。根据 《伤寒论》中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又饮邪上犯与吴茱萸汤病机相同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因此选用茱萸汤加苓桂术甘汤合方,治疗后症状大减,二诊有恶热,汗多,怕风。合上柴胡桂枝汤7服,药后诸症消失。
3 泽泻汤合葛根汤化裁治疗眩晕
张某,女,39岁。主诉:头晕、颈项痛3天。患者3天前开始劳累看电脑时间过长,临窗而坐颈部受风,头颈略紧自行按揉颈部。今晨出现颈肩疼痛,颈项僵硬,头晕,动则甚。无视物旋转,伴恶心无呕吐,面色黄,痛苦面容。无发热、恶寒。平素咽干,饮后仍干。1周前左眼充血,未经治疗。舌暗,舌体大、苔薄黄。脉浮。辨证:太阳经输不利,饮邪上犯。治法:发汗解表,升津舒筋,健脾利水。方选泽泻汤合葛根汤加味。泽泻30 g,炒白术10 g,川芎10 g,葛根30 g,麻黄5 g,桂枝10 g,白芍15 g,大枣15 g,生姜10 g,炙甘草6 g,天麻15 g,菊花10 g。3剂,每日1剂。服药后3小时头晕减轻,仍颈项强,次日无头晕颈活动自如。服药3服后诸症消失。嘱其颈部避风寒,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电脑前工作。
按:此例为受寒后出现头晕、颈项痛, 《伤寒论》云: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4]患者平素咽干,饮后无缓解,舌体大,说明水液代谢不正常,津不上承则咽干,水不化津则饮后仍干,水聚成饮,受寒后寒动其饮,饮邪上犯出现头晕,恶心的泽泻汤证。故病机为太阳经输不利,饮邪上犯。1周前开始左眼充血为肝经风火,方选葛根汤合泽泻汤发汗解表,升津舒筋,健脾利水,加天麻菊花清肝明目。药后效果明显。
4 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眩晕头鸣
刘某某,男,72岁。主诉:头晕伴头鸣1周。患者1周前早晨起床时突然头晕,站立不稳,欲扑状,伴头鸣嗡嗡声呈持续状,安静时明显,头胀痛,头晕呈发作性,自身不稳,平卧时轻,起则重,无耳鸣无视物旋转,心烦。平素睡眠差,右足麻,双手指端麻木。既往史:高血压10年,服药中,血压控制好。尿潜血10年,未经明确诊断。舌暗,舌苔黄腻。脉沉弦滑。辅助检查:头颅CT右侧基底节腔隙性脑梗塞。辨证:饮邪上犯,肝风上迫。治法:温化寒饮,降逆熄风。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30 g,桂枝15 g,炒白术10 g,炙甘草10 g,白头翁8 g,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秦皮10 g,白茅根10 g,女贞子10 g,旱莲草10 g,茺蔚子10 g,防风15 g。10剂,每日1剂。
复诊:药后头晕愈,已无头鸣,无头痛,肢体麻木大减。
按:本例辨证分析,头晕欲扑,起则重,卧则轻为饮邪上犯;伴头鸣头胀痛心烦;肢体麻病机为风阳上迫、外窜经脉;多年尿血,久则多虚。治疗以苓桂术甘汤温化寒饮,白头翁、龙骨、牡蛎平肝镇肝熄风,秦皮清肝经热,有白头翁汤之意。 《本草崇原》曰:“白头翁无风而摇者,禀东方甲乙之气,风动之象,有风而静者,得西方庚辛之气,金能治风也。”茺蔚子防风熄风通络,二至丸益阴养血,白茅根凉血止血。诸药合用切中病机。
5 白头翁汤合地黄饮子治疗眩晕
安某某,女,75岁。主诉:发作性眩晕2年,加重1个月。患者2年前开始出现发作性头晕,发作时自觉身体腾空上升感,双眼与室内吊灯在同一水平线上,伴面色红,热感,紧张而抓住周围物品,无恶心呕吐,无耳鸣,每次发作约持续10分钟,自行恢复,发作后疲乏无力。因害怕发作,近2年不敢平卧睡眠,每晚斜卧在沙发上睡觉。近1个月发作频繁,症状同前,每周发作1~2次,发作时血压150~160 mmHg/90~100 mmHg,曾查头颅CT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静点“血栓通”1周,无明显效果。平素饮食尚可,大便干,每日1行,双足怕冷,双踝水肿。舌暗,舌体大,苔薄黄。脉双寸浮大,重按无力,关尺沉。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目前服用替米沙坦80 mg,每日1次,血压控制在150/80 mmHg。辨证:肝肾阴虚,肝风上迫。治法:补肝肾,熄肝风。方药:白头翁汤合地黄饮子化裁。白头翁10 g,秦皮10 g,黄连6 g,关黄柏10 g,生地黄12 g,熟地黄15 g,石斛15 g,山茱萸15 g,炙黄精10 g,麦冬15 g,五味子10 g,龟甲15 g,生牡蛎15 g,远志10 g,巴戟肉10 g,茯苓15 g,肉苁蓉10 g,葛根15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复诊:药后发作1次,时间约2~3分钟,头晕,无明显升腾感。舌脉同前。继续服前方21剂。2个月后因咳嗽就诊,追问病史,前次服药后无眩晕发作,而且已经恢复平卧睡眠。
按:该例患者头晕伴身体的运动幻觉呈发作性,脉浮则为风,大则为劳,寸脉浮大,说明虚风在人体上部,发作时面红为风挟浮热上犯,厥阴肝阴不足,阴虚生热,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厥阴之上,风气主之”[5],肝热易从风化,故出现发作性眩晕,关尺脉沉为病在里。病机为肝肾阴虚,肝热化风,肝风上迫。方中以白头翁汤清厥阴风热,地黄饮子去辛热之附子、肉桂以滋补肝肾之阴,加龟板、牡蛎平肝熄风。治疗切中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