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观察

2018-02-08李付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脐部性疾病后遗症

李付娟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发生后若未及时救治,会导致患者出现上生殖道感染的后遗症[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殖健康,增加患者及家庭的经济负担。西医建议针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但长时间应用可导致患者出现耐药,影响治疗效果。中医认为盆腔炎的发病与机体的湿、热、瘀密切相关,针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建议采用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的中医治疗[2],本研究针采用西医抗生素结合中药汤剂灌肠配合脐部热敷等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具有盆腔炎性后遗症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如腹部坠胀,腰骶部酸胀感等,同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按照双盲及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年龄26~46岁,平均(37.56±4.45) 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7年,平均(4.53±1.23) 年。对照组患者年龄24~47岁,平均(38.26±4.47) 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8年,平均(4.75±1.88)年。2组患者的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灌肠及脐部热敷等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2.1抗生素治疗 针对患者的不同症状个体化原则及严重程度采取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本研究患者采用甲硝唑注射液1.0 g加入0.9%的氯化钠150 mL注射液中或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0.4 g,分别给予日一次静脉滴注。

1.2.2中药汤剂灌肠及热敷护理 由我院中医科医师进行汤剂的配制,包括:败酱草20 g,金银花15 g,牡丹皮15 g,赤芍15 g,丹参10 g,昆布10 g,莪术10 g,三棱10 g,红花10 g,大黄10 g,木香10 g等,加水煎煮并制成150 mL的汤剂,每日1次,灌肠,持续进行30天。同时配中药饼热敷脐部护理,选取中药红藤、败酱草、桃仁、延胡索等并用醋调捏成药饼,用纱布包好加热至41℃,将其贴于患者的脐部,每天1次,10天为一疗程,月经期停用,脐部热敷护理四个疗程。

1.2.3护理干预 盆腔炎性后遗症患者治疗时间较长,因此,应将患者安置在舒适安静的病房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予患者心理干预,使患者在良好的心情下接受治疗,治疗期间嘱患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保持内衣裤及外阴的清洁干燥,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保证每日的睡眠质量。加强灌肠护理,月经期禁止灌肠,灌肠前嘱患者排空肠道内粪便,将中药灌肠液控制在38~41℃,应协助患者侧卧位,灌肠管插入肛门的深度为25 cm~29 cm,插管时护士动作要轻柔,插管过程中有阻力嘱患者深呼吸后稍等片刻在插入,避免损伤直肠黏膜。插管后灌肠液输入的速度应缓慢匀速注入,若患者在灌肠过程中有便意,嘱患者深呼吸,并降低灌肠液的压力以缓解排便感觉,灌肠时间应在20分钟左右,灌肠后缓慢拔出肛管,用无菌敷料轻微按压住肛门10分钟左右,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卧位,嘱患者尽量将灌肠汤剂保持在肠道内至次日凌晨,尽可能不要入厕,可适当的为患者安置臀高位,臀下垫软枕。灌肠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及药液有无外渗等,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灌肠紧急处理,缓解后在进行操作。

1.3评价标准 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治愈:患者的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超声辅助检查无异常征象;有效:患者的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症状体征有好转,超声辅助检查盆腔包块等异常征象减小一半以上;无效:患者的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超声辅助检查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甚至出现严重倾向。总有效率为治愈与有效的例数和。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的统计学软件,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组治疗痊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28例(93.3%),对照组治疗痊愈10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21例(70.0%),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盆腔炎性疾病致后遗症为体内对邪热余毒残留,并冲任之气血相博,引发气血凝集,导致疾病经久不愈,且反复发作[3]。因此,采用中药汤剂灌肠,赤芍、莪术、红花、牡丹皮、昆布、三棱、金银花、败酱草、大黄、丹参、木香等中药制剂联合应用起到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解毒行气的功效[4]。而且,中药的安全性较高,刺激性较小,通过灌肠用药可以提高患者局部用药的浓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利于淋巴回流,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与组织代谢活动[5]。治疗期间,配合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灌肠期间协助患者舒适体位,插管动作轻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给予患者灌肠期间出现不适时的护理指导等,将药物的解痉、抗炎、止痛等功效进一步提高。脐部热敷护理可起到温通血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邪祛病愈的功效。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采用西药抗生素结合中药灌肠,配合脐部热敷等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同时也体现了优质护理的重要性。

[1]郑秀霞.妇产科护理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83-284.

[2]冯海洋.中药配方颗粒灌肠治疗170例慢性盆腔炎护理[J].中外医疗,2013,32(36):118,120.

[3]朱云.中药灌肠联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观察与临床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92-94.

[4]乔凤华.中药灌肠联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220例效果观察与临床护理[J].医学信息,2016,29(9):297-298.

[5]赵秋芳.盆腔炎治疗仪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7):740-741.

猜你喜欢

脐部性疾病后遗症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春天的“后遗症”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脐部敷贴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的应用价值
新生儿脐带暴露疗法的效果观察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穿露脐装注意事项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