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视域下的道德危机辨识
2018-02-08闫伟
闫 伟
(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039)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社会领域却出现了普遍的道德危机,着实令人痛惜。因此,分析社会道德危机产生的时代根源、认识道德危机的表现与实质、探寻道德危机的化解路径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话题。
一、道德危机存在的时代根源
随着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市场经济固有的弊端、现代理性精神的标举、社会转型期特有的开放特征使社会的价值观出现利益至上、个体自我意识膨胀、道德态势异化的偏差。社会价值观的畸形变化、体制和制度的不健全、道德教育的不足与低效是全社会范围内道德危机持续存在的重要原因。
1.社会价值观的畸形变化
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来,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完善,我国已经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科技创新与进步,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然而,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弊端也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一方面,现代社会中市场经济固有的世俗化、经济主体的趋利性和拜金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呈现多维度的存在[1]。处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部分民众很容易萌发利益至上的观念,表现出对金钱和财富的过度追求。由于之前个人欲望被长期的计划经济抑制,一经解放便会极度膨胀,从而埋下引发道德危机的心理种子。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内在地塑造着个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不断增强个人的主体自我意识。主体自我意识表现在道德选择层面上具有主观意向化的特征,这就意味着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与个人感觉欲望之间的矛盾有激化的趋势。道德行动和道德判断不再受制于传统的道德标准,统一化的道德基础在个人面前失去了原有的规范作用。道德的和谐无法被众人共享,人们便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如果人们过分重视个人利益,那么,一旦无法实现自己的利益预期,传统道德规范的权威就会受到严峻挑战。道德与具有强制性的规范不同,往往是以人的信念与社会舆论为前提,与法律法规、宗教禁忌相比约束力较低。道德规范在道德素质低下、不知廉耻的人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因而因利益而牺牲道德进而诱发道德危机也就不足为怪了。
中国正处在现代化转型时期,开放成为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西方的道德思想观念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交流互动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对中国本土的伦理道德造成了冲击。市场经济社会本身就容易引发利益至上、个体自我意识的膨胀,加上外来观念的冲击,必然会使社会价值观发生畸形变化,造成严重的道德危机。社会价值观的畸形变化主要体现为道德信念的空虚: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被个体强大的现代理性精神所瓦解,而适应现代化社会需求的新道德体系尚未形成,人们恰好处于道德信念的断层期。人们既对中国原有宗族色彩浓厚的道德产生抵触,又无法寻求新式道德的依赖。正如哈贝马斯认为的那样,现代社会道德危机出现的主要根源是生活世界与系统的分离[1]。
2.社会体制与制度建设的不健全
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社会的管理与体制建设尤为关键。社会体制和制度的不健全,管理方面的纰漏与混乱是道德危机日益恶化的现实原因。公权力的道德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2]。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就会造福于民,而一旦滥用则会贻害无穷。因而权力,尤其是不受制约的权力本身就具有腐蚀道德、侵犯公众利益、与公众利益相对抗的潜在倾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相关公众人员的所作所为对社会公众的道德选择与道德认知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上行下效”是道德危机泛化的催化剂。如果公权力的行使者没有成为民众普遍认可、效仿的道德榜样,反而变为人们评头论足、口诛笔伐的“征讨对象”,那么社会整体的精神面貌、道德水平就会迅速下滑,造成严重后果。公权力的滥用与“人情主义”“裙带关系”“贪污腐败”紧密相连,其目的就是使违反道德与法律者获得实际的利益。由于社会体制与制度建设的不健全确实让相当一部分人即使违反道德甚至是法律的规定也会免于责罚,这在社会领域内产生的效应是极其恶劣的。相关的管理部门不作为或者乱作为,权力部门有法不依或无视法律,机构官员与社会私人钱权交易、任人唯亲的现象屡见不鲜。就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人们为这些乱象所付出的道德代价是巨大的,它波及整个社会,使当今道德的失序具有整体性与普遍性的特点[2]。因此,如何尽快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构建科学高效的监管体制、规范权力运用与决策机制是有效遏制道德危机蔓延的必要途径。
3.道德教育的不足与低效
中国当下严重的道德滑坡、行为失范现状除因社会价值观的异化、社会体制与制度建设的不健全外,道德教育的不足与低效也是造成这一后果的诱因。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社会节奏也是如此,就业与生活的压力始终笼罩着每一个国人。尽管国家已三令五申,要求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但在高考指挥棒下,应试教育让学校、家长和学生都只看重成绩[3]。在目前这种中考、高考评价机制下,对学生的评价,更多依靠的是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对孩子情绪的管理、价值观的建立,学习如何与人为善等方面并不太关注[3]。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学生的升学压力也是与日俱增,大部分的学生家长、学校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科学文化方面的教育,而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则显得尤为不足。青少年正是提高道德素质、树立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如果缺乏必要的引导与教育,对其一生的道德践履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近年来,“素质教育”在国内中小学普遍推行,但效果并不理想。“素质教育”偏重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人们倾向于将综合素质理解为艺术与文艺素质,更加注重现实功效,道德素质并未包含于其中。实际上,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道德教育,不过教育的形式存在强制性的缺陷。《中庸》有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4]。中国人的道德教育直到现在依然运用道德观念灌输的形式,这是道德教育低效的症结所在。用强制性的道德规范与道德奖惩去追求崇高的善,只能迫使每个人进行道德伪装,结果造成社会生活中的人道貌岸然,虚伪不实[2]。道德观念的内化是一个非强制的过程,强制手段会造成个体自主、自尊的独立人格特征与道德观念的冲突,因而即使能产生一些效果,也不可能凝聚为个人信念的一部分。
二、道德危机的表现与实质
(一)道德危机的表现
道德危机产生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其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关于道德危机的表现学界至今还没有明确的、统一的论断,其主要原因在于道德危机这一概念本身就具有模糊性与复杂性。但从道德危机事件当事者的思想意识来看,可以将道德危机的表现分为道德冷漠、道德绑架以及价值取向的扭曲。
1.道德冷漠
道德冷漠是社会道德危机最普遍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由于社会公众缺乏道德信念而造成的社会道德不良事件。人们常说的道德虚无、道德沦丧、道德滑坡、道德失范其本质就是道德冷漠,而“见危不帮”“见死不救”“社会责任感缺失”则可视为道德冷漠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2011年广东佛山发生“小悦悦”事件,就是道德冷漠给社会带来的残酷后果,值得深思。个人心中道德信念缺失是偶然的,而当社会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则是民族道德素质的下降,这对社会未来的发展无疑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此外,湖北“捞尸索钱门”事件、富二代“飙车”事件、老人倒地“扶不扶”事件都可视为赤裸裸的道德冷漠。
2.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同样是道德危机的体现。道德与法律最大的不同在于是否具有“强制力”,道德规范所运用的基础在于个人信念而不是强制约束,与责任、义务有着本质的区别。现实中,将高尚的道德标准硬扣在别人的头上,就是道德绑架。[5]道德绑架混淆了道德与法律的适用范围。浙江省“最美妈妈”吴菊萍将公司给予的20万奖金留给自己家用,本是无可厚非之事,却引起部分网友的谴责与非议。公交车上不给“老幼病残孕”者让座的现象并不新鲜,有些甚至酿成让人大跌眼镜的治安事件。2010年石家庄公交车上一位老人因年轻女孩不给让座而与其发生争执,一气之下直接坐到女孩腿上。让座并非法律义务,仅凭方便与个人意识,强制要求当属于道德绑架。
3.价值取向扭曲
价值观是决定个人行为的心理基础,一旦发生扭曲将会给社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市场经济下的人们重视金钱利益,计较个人得失,利益至上的风气十分流行。西方社会所具有的独立人格等思想观念传入中国后出现异化趋势,形成了利己重私的价值观。价值取向的扭曲在实际行为中体现出来的往往是与道德规范相悖的,这与社会普遍的伦理规范也是不相符的。例如,现代的很多年轻人追求现实功利,践行“反智主义”的价值观。他们认为读书无用,主张有钱就会幸福。如果这种价值观泛滥开来,后果将是严重的。青少年的三观并未完全形成,还具有改变、转化的可能,一旦陷入“反智主义”就会荒废学业、误导前程。这对个人、家庭、国家、社会都是不负责任的,并会产生连带的恶性事件,造成可怕的道德危机。
(二)道德危机的实质
道德危机的实质也与其表现一样无有定论,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立意,界定道德危机的实质。道德自产生之日起就依靠个人内心的信念来发挥作用,虽然现代社会舆论对道德的影响日益加大,但不可否认,道德信念的缺失与异化才是道德危机真正的实质。
道德信念是社会道德体系的灵魂与核心。社会成员只有在道德信念正确健康的情况下言行才会符合社会规范要求,当道德信念出现缺失或异化时,潜伏于个体心中的私欲就会不可遏制地转化为失范行为。一般而言,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察道德信念的来源:宗教、形而上学、风俗习惯以及理性反思[6]。中国社会传统道德范式是以宗教、形而上学、风俗习惯为基本理念,因而缺乏理性的反思。之所以如此,与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文化强调血缘亲疏、家国一体、尊天敬祖,有意抑制个体性与反思性精神。然而,现代的中国与以往封闭、落后的封建社会不同,具有开放多元的时代特征,在道德态势方面也是如此。理性反思与个体本位的价值取向在现代社会已经普遍存在,对中国长期以来的道德范式形成巨大的冲击,致使传统道德信念逐渐瓦解。而道德信念一旦缺失,带来的后果就是道德对社会生活的规范与协调功能的丧失,人们自然会怀疑道德行为的合理性,从而将道德动机归结为纯粹功利的权衡、算计或者对惩罚的畏惧。因传统道德信念瓦解而造成的道德困惑如果有新道德范式的指导,也不至于转化为社会道德危机,但遗憾的是中国社会并未确立起具有凝聚与整合作用的现代道德体系。现代道德体系的建立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传统伦理制约人们行为的现象依然没有改善,深厚的文化根基、精神传统与现代化理性信念还需要更长时间的磨合,社会生活的相对公正还有待真正落实。于是,中国目前所面临的现状是传统道德信念缺失,新的道德信念尚未成熟,处于道德断层期,国人常常处于茫然与无助的道德情感之中。
当前中国道德危机的实质在于道德信念的缺失与异化,改变这一现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建构”过程,而是需要整个社会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各个层面的现代性的建立。正如阎孟伟教授指出的,在发展中国家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道德危机的实质在于经济系统的资本逻辑对政治系统和生活世界的双重侵犯与腐蚀所导致的道德信念危机[7]。换言之,道德危机不是“我们应当遵循什么样的道德”的问题,而是“我们要不要遵循道德”这一更根本的问题[7]。所以从道德信念的角度出发才可以更为根本而准确地认清道德危机的实质并探寻有效的化解路径。
三、道德危机的化解路径
1.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针对道德危机的存在根源与实质,注重对社会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是化解道德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与指引作用,培养年轻一代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社会大众价值观的正确取向有助于整个社会群体道德信念的强化与持久。为此,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成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中国文化历来重视高尚道德的引导。儒家在“学以致用”教育观的影响下,为中国古代封建政权的稳固、统治阶级既得利益的维护以及社会的稳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资源,助推了当时社会的前进和发展[8]。去除传统文化中落后、消极的思想,采用合理成分作为现代化社会道德培育的理论基础是十分必要的。中国人比较善于接受本土文化的熏陶与引导,利用传统文化对民众多元价值观进行有效整合相对适宜。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是观念的动物,人的行为总是在其观念支配下的结果[8]。作为社会的人而言,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生活在文明与尊严之中,生活在真善美的环境里,形而上地、超验地、非功利地学与用也是必须的[8]。基于此,只有通过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道德教育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需要社会整体长期的努力才可以实现。除借用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外,对于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方法还有很多,如国民道德教育、文化媒体的宣传、完善体制与制度建设以发挥党政人员的带头模范作用等。综合各种方法,实现正确价值观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切实提高国民道德素质,必定可以使社会道德危机得到有效解决。
2.有限度的道德法律化
道德与法律、宗教对人的社会行为都有一定的规范作用,其中道德依赖于舆论与信念、宗教依靠信仰,而法律具有强制的特点。自然主义法学派学者有意淡化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将法律的适用范围扩大到道德规范领域之内,这成为道德法律化的理论依据。面对中国道德危机的现实状况,部分学者认为化解道德危机可以推行有限度的道德法律化。道德法律化是国家立法的过程,即为解决某一社会无序现象,将社会某一领域已经共识化的道德标准升级为法律标准,由国家意志加以规范[5]。道德法律化是将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定,将个人自律转化为责任义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法律以自身特有的国家强制力为保障,可以弥补道德约束力的不足,对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大有益处。近年来,国内虽然对道德法律化还持质疑态度,但不可否认已有成功的例证。例如,考试作弊作为违背公平、诚信的不良行为,现已明文规定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婚姻法为解决“婚外恋”“包二奶”等问题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条文。
道德的法律化是解决社会道德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也应当注意并不是所有的道德规范都可以法律化,道德的法律化是有限度的。道德与法律毕竟有着严格的界限,两者的适用范围也存在差异,道德在社会生活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这是人类自然性与社会性所共同决定的。如果盲目降低道德的存在价值,过分依赖法律规定,必然会削弱道德的生命力,不利于全民道德素质的培养,这对于道德危机的化解将会适得其反。
3.加强社会道德教育
道德危机的持续存在与社会道德教育的不足、低效不无关系,因此加强对人们道德教育的力度,改善道德教育的形式,突出道德教育的重点也是化解道德危机的积极举措。首先,现代社会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国家、社会都普遍存在重视功利而忽视德育的状况。为此,做好思想道德宣传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切实注重对家长、教师、媒体工作人员的德育培训,是塑造新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公民的保证。其次,在道德教育的方式上,一方面可以依靠大众传媒来弘扬社会正能量,达到预期的德育目标。在信息化时代里,微博、微信等新的传播媒体对社会风气有着巨大的影响,必须充分发挥其积极向上的方面而注意避免其消极落后的因素。另一方面,可以考虑改变以往“强制灌输”式的道德教育模式,纠正道德规范仅停留于口头而不能深化于内心的伪道德现状。道德信念的培养与内化需要顺应个体心理规律,注重引导教育对象主动理解规约、选择价值和体验意义的过程[2]。突出道德教育的重点在道德危机严重的现代社会中也应当得到重视,个体意识、团结意识、现代意识、传统意识的调和才是德育内涵的关键。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既要培养个体独立意识、理性思维,又要重视社会责任、整体大局观念的导向;既要包容与时俱进的现代新思想,也不能彻底否定优秀传统伦理道德。只有多角度、多方面、多元化的道德教育,才能真正将人类普遍认同的道德原则与规范落实到实处,并与现代化的物质文明相协调,全面提升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竞争力,真正实现中国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