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中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
2018-02-08杜月英
杜月英
(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初级中学,广东 肇庆 526105)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日渐加深。近年来,政府愈加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学科教学中的开展。《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指出“要通过深化应用释放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作用”许多教师开始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然而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存在信息技术应用方式教条化、不善于使用信息资源、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因而以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为例,开展实践研究,探索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对思想品德课程实践,以及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的整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农村初级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现状
(一)课堂教学疏于情感交流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影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仍是灌输式,师生缺乏情感交流,课堂缺乏平等和谐氛围。教师是权威,负责主讲、负责设问、负责解答,甚至印答案给学生;学生是配角,被动学习、束缚思维,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教学效果差,与课改思想相悖。
(二)教育资源利用意识差
均衡教育推进现代化教学,农村教育资源已不断完善,课室教育平台已开始安装投入使用。但部分年龄较大教师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知识落后,信息素养较差,以及平台管理员人数不足,导致这些教师对利用教育平台抵触,教育资源利用意识差。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是课改的趋势。
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的优势与原则
(一)优势
1.现代信息技术使思想品德课走进生活、贴近生活
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学生学习中难免感觉枯燥。教师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使课本知识生活化,在生活中找到相关知识。教师可利用网络搜集大量时政知识和身边例子,然后通过多媒体在课堂展示,让学生感知到思想品德就是走进生活、贴近生活。感悟人生,改变学生学习观念“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样教师教得和谐,学生学得轻松。
2.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思想品德课堂实效
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思想品德课没有受到重视,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实现新课标的要求提供了广阔活动空间,把道德行为与学生生活、情感体验变成一幅幅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生动画面展示在课堂,优化教学过程,为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进提供了基础。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
3.现代教育技术使思想品德教学的可信程度提高
思想品德教师难当,思想品德课难教的主要原因在于思想品德教育多为口授,学生觉得与生活脱离,不真实,不可信。而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可把新闻头条,电视媒体《今日关注》等反映社会生活实际的图片、视频与思想品德内容有机结合,用事实说话,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的可信程度。
(二)原则
1.适量信息原则
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教学信息更丰富,但必须取其优点,去其缺点。在教学中不能把大量网络材料堆起来,因有一些不健康的负面材料,必须筛选优质的资源,在教学中有效组织信息资源,提供适量有效的资源让学生扩大视野和培养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对信息进行加工、筛选进而理解吸收。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原则
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内容适度和实用。教师要以优化教学过程为目的,适度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留出足够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理解、思考、合作交流、激发创新,提高现代信息技术传播效率,增强教学实效性,否则整堂课学生都处于看展示状态。让学生思考,自主学习,展示自我个性,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有效性。
3.师生互动原则
新课标倡导师生、生生互动,思想品德课运用多媒体教学,要防止因使用多媒体手段而削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饱满的情感、巧妙的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效果,顺利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思想品德有效教学,需要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及时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设计、紧跟时代脉搏、打造高效课堂,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学有机整合,实现思想品德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四、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有效教学的实践策略
信息技术在农村思想品德教学实践研究表明:通过课堂案例实践,给出大量信息,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1.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力求探索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而这种心理倾向能使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原动力。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把故事、图片、视频等融入到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教学情景,从而收到课堂的高效。例如:在讲授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三框“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的教学内容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十八大关于民生问题的五个方面的内容,特别收集民生焦点——食品安全问题,国家成立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加大力度保障人民生活。播放社会上有毒牛百叶、医疗器械安全、疫苗的安全、防腐剂超标的鸡腿、瘦肉精猪肉、农药蔬菜、人造猪红、含铝的面包发酵粉,学生看到一幅幅图片,情绪高涨,议论纷纷。这时适时引导,提出设问:1、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2、作为中学生,面对食品安全问题,请你为政府献计献策?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回到课本知识,解决问题,并提出新问题。由于营造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情境,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达到教学效果。
2.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活力
思想品德课是密切联系时政的学科,如果脱离时政,学生觉得单调、失去兴趣。因此,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探究新课改的新理论、提升素质,把握课本的编写章节,修改的内容等新变化,同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使思想品德课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直观、生动、形象的视觉画面,使课本知识与生动形象的感人事迹结合起来,这样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让学生思维活跃,让课堂气氛充满生机和活力。如在讲授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一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内容时,用相机在金利镇街上的河涌边拍摄一组照片,其中有泡沫白色污染、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墨红色的废水排放、有气味的污水、排放电镀抛光的白色刺味的污水,还在傍晚拍摄了某五金厂偷排的烟囱废气。讲授时,利用多媒体播放这些图片,学生看后,热情高涨,各抒己见,感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这时设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你为建设美好家乡做些什么?学生纷纷回答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然后适时插入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如何推动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的图片;同时提问如何增强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节约水电,政府加大依法治理环境的措施,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的责任感。这样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在课堂教学整合,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课堂活力。
3.设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不仅让思想品德课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而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能力,还创设了平台。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疑问题,让学生探究回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如在讲授时政专题五“弘扬传统美德,践行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时收集时政背景的4个材料,然后让学生分4个小组讨论,设疑(1)“道德模范”身上有哪些优秀品德值得我们学习?(2)开展“道德模范”和“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表彰活动有什么意义?(3)“工匠精神”体现什么?为什么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4)为更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你有什么合理建议?4个小组的同学都参与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学生各抒已见,大胆创新,开放思维,然后教师总结整理答案,归纳出每小组可以有三种答法。通过这样设疑引导课堂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同时更好地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1]周锦辉.网络环境下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的探索[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1(12):31-32
[2]广东省教学教材研究室.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粤教版[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