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主题出版如何助力全民阅读
2018-02-08韩建民熊小明
□文│韩建民 熊小明
自2003年起,原新闻出版总署开始实施主题出版重大工程,每年由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定期发布当年度做好主题出版的指导性文件和重点主题出版类选题入选情况。出版界围绕主题出版,精心策划,推出了一系列有规模、有分量的主题出版物,在唱响主旋律、积聚正能量的同时,展示了时代新成就,体现了时代新风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形成了重要的文化积累。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则是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和原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06年活动开展以来,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充实,方式不断创新,影响日益扩大。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前进,为建设“书香社会”“书香中国”贡献巨大。新时代背景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迫切,建设文化强国的任务更加艰巨,而厘清主题出版与全民阅读的关系,促进两者科学融合发展无疑意义重大。
一、主题出版和全民阅读具有天然的纽带关系
通过对比主题出版和全民阅读产生背景、具体内涵、实施措施、根本目的及深远影响,我们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这不仅体现在二者同属党和国家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更在于相互之间具有天然的“亲属”关系。
1.主题出版的内涵
一般认为,主题出版是指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就一些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节庆日等主题而进行的选题策划和出版活动。主题性、政治性和导向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十几年来主题出版在引领时代、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民期待、推动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巩固壮大了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为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当然,也为出版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进入新时代以来,主题出版因应时代精神和出版业态的变化,自身发生了重大战略转变,包括:选题方向由党史、国史、军史及重大节庆向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战略转变;内容创作向以人民为中心转变;内容风格由相对单调向更有策划含量、更接地气转变;消费群体由政府党政工作人员向普通大众转变;出版形态由传统出版向融媒体出版转变等。这些为主题出版介入全民阅读提供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2.全民阅读的内涵
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可以追溯至2006年4月中宣部、原新闻出版总署等11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阅读。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14年以来,“倡导全民阅读”连续5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纲要则改“倡导”为“推动”,并将全民阅读工程列为“十三五”时期文化重大工程之一。中央电视台在每年4月23日黄金时间举办中国好书颁奖盛典,拓展了全民阅读的广度。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6年年底印发的《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我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部署,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目的和主题出版高度一致。
3.两者关系
出版和阅读是文化建设的“双子星”。出版为阅读服务,阅读反作用于出版。就主题出版和全民阅读而言,主题出版解决导向性问题,全民阅读则解决落地性问题,因此没有坚持正确主题导向的全民阅读容易陷入迷失,恐无法实现活动本身开展的根本目的;而没有和全民阅读紧密结合的主题出版又无法贴近市场、贴近群众,容易陷入教条和说教,从而难以取得最大社会和经济效益,不可持续。
全民阅读实施12年来,通过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和活动的开展,阅读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每年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可以看出,我国成年国民的综合阅读率逐年上升,其中图书阅读率在2005年降至50%以下,2007年以后又逐年回暖,2009年再次回升至50%以上,到2017年达到59.1%,数字化阅读趋势增长明显。但2017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的数字,相比2013年的4.77本有所下降。在成年国民上网从事活动中,只有21.7%的网民将“阅读网络书籍、报刊”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只有1.7%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近四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种种不甚乐观的数据,催促我们对国民的阅读现状做必要的分析和思考,找到制约阅读普及的“病因”,方便“对症下药”。
二、主题出版与全民阅读相互促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阅读和求知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而我们的出版业能否积极做出回应直接关系到自身下一步的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意志和时代精神的风向标,主题出版在这一过程中理应发挥先锋作用。目前全民阅读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需要依靠主题出版来解决。当然其他配套的政策措施同样重要。只有多管齐下、统筹结合才能将全民阅读推向新的高度。
1.积极开展主题阅读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及读书的重要性,并推荐书单。其自身在百忙之中仍然不忘读书,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了榜样。“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深刻认识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真正使读书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融汇在我们的从政行为中,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直,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习总书记对阅读的深刻理解,对广大领导干部的殷切期望,揭示了阅读尤其是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的阅读对个人、社会、执政党和国家的重要性,也为对主题出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选题思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影响下,在党员领导干部群体内部开展主题阅读活动蔚然成风,直接带动了相关图书的畅销。
2.系统研究主题出版与全民阅读的关系
出版与阅读的相互作用无须赘言,而主题出版和全民阅读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是源头上的、天然的。两者最大的结合点即是针对主题图书的阅读活动。因此围绕结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大主题,广泛开展各类主题读书活动,其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3.打造一批精品力作尤其是精品主题出版物,充分发挥优秀出版物的引领作用
事实已经证明我们的优秀出版物依然太少,尤其是既适合普通大众阅读、又拥有丰富营养价值的主题类读物。在此过程中需要继续发挥各类出版基金和奖项的引领作用,鼓励广大出版单位出版更多在文化传承上有新的突破、学术水平上有新的超越的精品力作。主题出版物体现了国家意志,呼应了时代主题,可以引领读者向上向善,应该成为选题开发的重点方向。
优秀的主题出版物分很多类,其中有一类此前我们关注不多,即有关平民的传记。个体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个人的历史也是一部社会史、国家史。讲好普通百姓的精彩故事,传递好他们的声音,让读者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无疑是激发阅读兴趣最好的“催化剂”。
4.全方位制定法规政策,使推动阅读成为政府的重要绩效指标
当前关于全民阅读的第一部正式立法文件《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即将颁布,旨在发挥公共图书馆功能,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公共图书馆法》也于2018年1月1日开始施行。这些立法上的顶层设计外加扶持实体书店、出版单位减免税收、用好农家书屋等具体措施,方能使政府在推动阅读方面的职责全方位落地。
5.提倡家长的引导作用
全民阅读尤其是青少年的阅读离不开家庭的参与。在孩子阅读习惯养成的早期,父母应该制定相应的规划,单独或轮流花费一定时间参与其中。据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17年我国0~8周岁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了71.3%,但家长平均每天花23.69分钟陪孩子读书,较2016年的24.15分钟略有减少。家长平均每年带孩子逛书店3.07次,与2016年持平。这些都反映目前国内家长参与孩子阅读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6.提倡阅读纸质书,更要借助各种数字终端的开发与普及
纸质书因其可触摸性、有质感、不易伤眼睛等特性,成为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诞生之前延续千年的图书形式。另外它在帮助读者集中注意力、开展深度思考、与同伴交换等方面也有突出优势,成为人们至今“手不释卷”的重要原因。这些对培养阅读习惯、营造阅读氛围同样作用明显。
但因为纸质书的不便携带、占用空间大等不足,外加数字技术的成熟,数字图书逐渐在人们阅读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少人的主要阅读行为已经主要通过数字终端或媒介来解决。因此从推广阅读的角度而言,数字技术不是“洪水猛兽”,只要不脱离阅读的本质,无论是在图书载体还是创作方式等领域,“出版+技术”的应用都应该受到欢迎,尤其是现在这个讲求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时代。
三、结语
主题出版作为我国出版业的主力军、先锋队,既是出版企业重要的市场,也是承担社会责任、践行出版使命的重要载体。主题出版在坚持正确导向、传播主流声音、繁荣文化事业方面始终走在前列,因此在推动全民阅读过程中,主题出版理应成为一面旗帜和主力部队。为此,需要创新主题出版的体制机制,转变观念,深入挖掘,做接地气、面向社会大众的主题图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使全社会的阅读氛围不断升华,助力“书香社会”和“书香中国”的建设。这无疑为出版人提供了机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每一个从业人员深入思考。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融媒体与主题出版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