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题出版“十大关系”
2018-02-08徐同亮
□文│徐同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主题出版是围绕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大局,就党和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题材、重大理论问题等方面进行的选题策划和出版活动。主题出版不仅是深化出版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更是体现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伟大成就的重要出版类型。笔者认为,在出版体制改革中处理好尊重出版业客观规律与发挥出版单位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应树立科学理念和辩证思维,着眼全局视野和行业视角,系统把握好以下十个方面关系。
一、把握好立足当前与放眼长远的关系
主题出版往往与重大时代变化和重要时间节点相关联,兼具时效性和周期性特征。出版单位应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统筹好近期任务和中长期规划,充分考虑到出版各个环节的时间周期,把工作的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上。
立足当前,主要是聚力推进年度主题出版任务。出版单位应围绕既定主题出版项目,对照节点、倒排工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抓紧组稿、编辑、印刷、发行等环节,预留选题申请、重大选题备案、书号实名申领等程序所需时间,努力做到强力推动、序时推进。特别是要按照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关于主题出版的年度部署,明确重点选题和工作要求,把握新动态、找准主攻点。当前,应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条主线,按照既定安排,抓紧推出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建军90周年、抗战爆发80周年等主题出版项目。相关出版单位还应集中全力,保障2017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的出版进度和出版质量。
放眼长远,关键是科学制定出版规划。出版单位应以制定五年规划为重点,集中时间精力、汇聚各方智力,将主题出版规划摆在突出位置,推动优秀主题出版项目纳入国家规划、省级规划。《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将主题出版摆在11项子规划之首,凸显其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十三五”时期,应重点围绕党的十九大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新举措,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暨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时间节点,选准切入点、丰富选题库,抓紧策划精品项目、抓好新增规划项目,力争占得先机、赢得主动。
二、把握好国家高度和地方特色的关系
主题出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既可以通过阐释国家战略、阐明国家意志呈现出来,也可以通过书写地方成就、反映地方特色折射出来。出版单位特别是地方出版单位应正确处理好全国视野与地方视域的关系,统筹服务国家和服务地方的需要,做到“立足地方实际”与“站上国家高度”有机统一。
地方出版单位应勇于担负国家使命。走出“重大主题出版物由中央主要出版社”承担的认识偏差,着眼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做好“谋全局者”。浙江人民出版社策划推出《国家治理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策划推出《中国共产党思想道德建设史》《中国共产党道路创新史》,上海人民出版社策划推出《中国共产党创建之路》,都体现了地方出版社的大局意识和国家情怀。
地方出版单位还应注重彰显地方特色。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示要求,从地方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在国家发展中的贡献上选材取料,从地方党史资源、文化底蕴、时代精神中汲取养分,发挥差别优势、打造特色品牌。浙江人民出版社策划推出《巨变:改革开放以来浙江重大决策聚焦》《中国共产党浙江历史的1000个为什么》,新疆人民出版总社策划推出32种“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出版物,长江出版社策划推出《解读长江经济带》,大连出版社策划推出《大机车——共和国工业长子的追梦历程》,辽宁教育出版社策划推出《中国共产党东北早期党组织简史》,都是植根地方、彰显特色的有益实践。
三、把握好礼敬作者与服务读者的关系
作者是出版的第一资源,服务读者是出版单位的根本宗旨。经营作者与经营读者是主题出版赢得双效的根本途径。出版单位应以作者资源为引擎驱动主题出版,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策划主题出版,实现出版导向、创作方向与阅读取向的有效衔接。
应凝聚权威作者扛鼎主题出版。主题出版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展开,主题出版物所论所述必须具有权威性。出版单位应联系权威机构、礼敬权威作者,构建长期合作关系,转化最新研究成果,努力实现良性互动、合作共赢。江苏人民出版社与学者刘东合作出版《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历时长达30年,累计出版海外中国研究的学术名著150余种,囊括了费正清、魏斐德、史华兹、杜赞奇、谢和耐等大批海外著名学者的代表性著作,成为公认的图书品牌。人民文学出版社继合作出版《长征》《朝鲜战争》《解放战争》后,又在2009年特约军旅作家王树增创作“抗日战争”主题图书,历时6年查阅国内外档案、走访国内外老兵,策划出版的三卷180万字《抗日战争》销售超过150万册。
应吸引广大读者走进主题出版。在推进主题出版过程中,出版单位应牢固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为读者群与出版物“牵线搭桥”。中国少年儿童出版总社在策划出版抗战主题图书时,同步制作发放了100万册暑期阅读导读手册,还通过新书发布会、主题阅读会、讲述抗战故事比赛、抗战主题演讲、利用北京阅读季发出阅读倡议以及面向新华书店和民营书店开展“全国百家书店少儿抗战题材图书主题陈列大赛”等形式,扩大社会影响面和读者参与面,赢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3]
四、把握好坚持导向与严格把关的关系
导向是出版工作的生命线。出版导向正确与否,事关政治稳定和文化安全。加强导向管理是做好主题出版工作的关键环节。主题出版既需要先进思想、科学理论、核心价值的正向引领,也离不开法律、政策、制度的约束兜底。
主题出版应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出版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确理解、深入贯彻中央有关精神,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高扬时代主旋律,振奋人民精气神,致力于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
主题出版更要严格兜牢底线。出版单位应严格遵守出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各项出版规章制度,严格选题论证,严格“三审三校”,切实把好导向管理“笫一道关口”。特别是要坚持备案属于重大选题的主题出版选题,避免返工或造成不良影响。在主题出版导向管理方面,中国出版集团在“十二五”时期建立了总裁办公会导向专议制度,组建了集团总部审读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导向管理的若干意见》,[4]牢牢坚持正确出版导向。各级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应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对重大选题类主题出版物实施严格把关,并做好指导服务。
五、把握好内容建设与质量管理的关系
内容是出版的核心,质量是出版的生命。出版单位应始终坚持“把内容建设放在第一位、把提高质量放在第一位,把多出好书放在第一位”,推出更多优秀主题出版物。
把内容建设放在第一位,就是要以人才建设为支撑、外智内联为补充、机制建设为保障,突出价值导向、发掘内容资源、提高原创能力,反映亮点、解析难点、引导热点,不断提高主题出版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中国出版集团于2015年成立内容建设委员会,聘请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组成智囊团,为集团内容创新、主业发展出谋划策。人民卫生出版社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长期以来坚持每年举办年会,借助专家力量繁荣发展卫生出版事业。
把质量管理放在第一位,就是要按照“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标准,强化精品意识、弘扬工匠精神,在选题策划上精心论证,在编辑加工中精心打磨,在印制生产环节精心把控,把质量要求贯穿于出版生产传播的全过程,切实提高主题出版的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印装质量。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总部成立了由资深编校人员组成的质量检查团队,每年分类开展4次编校质量检查,对于不合格图书进行严格处罚。近日,中国编辑学会组成编辑继续教育课程项目策划专家组策划监制的《当代中国编辑继续教育视频课程系列》上线,设置了20门专业课程,[5]对于出版单位特别是一线编辑提升编校能力、提高出版质量具有指导意义。多年来,各级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围绕不同重点开展出版物质量年活动,推进出版物质量检查工作专项化、常态化,促进出版单位更加自觉地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出版物质量。
六、把握好紧扣主题与讲好故事的关系
主题出版要紧扣重大主题,更要走进百姓心灵。成功的主题出版物往往是思想有高度、文化有厚度、学术有深度和内容有温度、受众有广度、读者有认可度有机结合的精品力作。
紧扣主题,是主题出版的核心要义。主题出版应突出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问题、重大理论方面的题材,大力宣传党中央的理论方针政策,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阐释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回顾和总结党和国家走过的光辉历程,为时代发声,为大局服务。
讲好故事,是主题出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所在。主题出版不仅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更要为人民书写、让人民满意。出版单位应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导向,在时代大背景下选取百姓视角,注重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注重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读者,力求吸引人、感染人,努力让“重大主题”成为社会主流。中华书局策划推出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图书——《马背上的共和国》,选取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那段历史,将人物和事件以纪实文学手法进行营构,生动展现了我党在绝境中凭借信念和精神的力量,获得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艰难历程。上海人民社策划推出“思考中国三部曲”——《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中国触动》《中国超越》,用事实说话、用数据支撑,赢得各界好评。
七、把握好策划出版与宣传推广的关系
主题出版是出版单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重要承载,也是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重要途径。优秀主题出版物往往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出版精品,而策划出版和宣传推广是推动主题出版赢得“双效”的“双翼”。
加强策划是主题出版孕育精品的“压舱石”。在选题策划过程中,出版单位应以可预见的主题出版重点选题为着力点,以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为切入点,优化选题类型、优选作者资源,在无形中为主题出版物营造潜在的行业竞争优势和市场营销环境。山西人民出版社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后农村基层干部、在校大学生学习需求,策划推出“谈心”系列主题出版物,两次入选中宣部通俗理论读物推荐目录,受到了有关部门的表彰。[6]人民出版社的《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社科文献出版社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寻求突破的中国经济——不确定性加大背景下的经济金融形势分析》等,都是提前若干年精心策划的主题出版精品。[7]宣传推广是主题出版走向大众的“扩音器”。在适时推出重点主题出版物后,出版单位应利用各类宣传媒介、各种宣传形式,在重要时间节点期间向社会进行集中推介。各级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每年积极组织新闻媒体集中宣传报道年度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组织开展集中展示展销活动,助力推介重点主题出版物。2015年,中国出版集团主办首届“主题出版高端论坛”,举办“长城交响”“历史的回声”两场主题音乐会,并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首次设立集团主题出版展区,[8]取得了良好宣介效果。2016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特别设立国家出版基金成果特展区,其中专设了“重大主题”专题板块,[9]有效扩大了公益性主题出版精品的市场影响力。
八、把握好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的关系
创新是主题出版的永恒主题。出版单位应以内容创新为本、形式创新为辅,提高主题出版的社会吸引力与开发利用率。
应坚持内容创新为要。统筹传统主题与时代主题,创新结构设置与表达方式,使主题出版能够感知新变化、适应新要求、焕发新活力、赢得新优势。东方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靠谱》一书、秉承不枯燥、不戏说、内容很红、形式很潮的原则,用系列颇具创新性的尝试,让读者切实感受到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可爱、可亲、可信、可敬、可用。[1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抗战家书》一书,收录了左权、吉鸿昌、张自忠、戴安澜、蔡炳炎、谢晋元等抗战先辈近100封家书及其背后的故事,图文并茂,鲜活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长达14年的抗战心灵史。[11]应坚持形式创新为辅。运用新兴媒介是新形势下拓展主题出版的重要渠道。出版单位应立足自身资源优势,适应多样化阅读需求,对重点主题出版物进行立体化开发、多媒介呈现,吸引多层次读者青睐。人民出版社的《图解政府工作报告2016(视频图文版)》、党员小书包APP、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数据库、中国理论网等,受到各界广泛好评。中国出版集团依托自身出版资源,制作推出“读懂中国”英文沙画形象片,登陆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传递了通过图书“读懂中国”“以书会友”“好书如知己”的理念。[12]
九、把握好全力推动与统筹推进的关系
主题出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主题出版工作中,应发挥好出版单位的“内因”决定作用和相关部门单位的“外因”积极作用,实现聚力推进。
出版单位应集中自身力量推动主题出版。利用专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建立健全主题出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策划机制,抓好人员、资金、时间、质量四个落实,制定评奖推优、业绩考核、收入分配、职称晋升等配套措施,全力推动主题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坚持“以最专业打造最优秀”的出版理念,专门成立政治读物编辑中心从事重大主题出版,配备专业编辑力量,优化组织架构和选题布局,形成了以政治读物编辑中心为主、其他编辑中心积极参与、举全社之力共同做好主题出版的格局。[13]还有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重点项目办公室”、北京出版集团成立“重大选题规划部”等,都在体制层面和政策层面重点保障主题出版。
出版单位还应统筹各方力量推进主题出版。应发动主管主办单位和党委宣传部门、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权威研究部门帮助策划和推进主题出版,建立主题出版协同推进体系。国家层面,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管理部门始终高度重视主题出版,统筹协调、部署推动、资助扶持主题出版。省级层面应建立健全党委宣传部门、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出版集团及各出版社共同参与的主题出版协调机制,出版集团层面也应搭建主题出版工作平台,构建上下联动、协调推动的工作格局。
十、把握好自主开发与外力扶持的关系
从事主题出版,是出版单位挺拔主业、提升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责使命。出版单位既要“以我为主”担当使命,也应“向外借力”为我所用,实现内力驱动和外力助推相结合。
应立足自主开发,增强从事主题出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秀主题出版物是双效统一的结合体,是赢得双效的增长极。出版单位应提高认识、提升站位,舍得投入、耐得时间,在人才、资金、政策上给予倾斜,切实加大主题出版推进力度。广东人民出版社整合政治读物、大众读物等4个编辑室,成立政治读物出版中心,给予相对独立的决策权限,重点项目前期成本由出版社承担,盈利归中心,亏损数额由出版社补充,[14]充分体现了抓好主题出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应争取政策扶持,增添从事主题出版的驱动力和附加值。主题出版物是各类项目资助和各种评奖评优的主要对象。出版单位应积极争取各级社科基金、出版基金、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等资金的扶持,争取各级“五个一工程”奖、出版政府奖等奖项的支持,在评奖推优中提升出版单位美誉度和影响力。国家出版基金是主题出版资助的主力军。2015年开始,国家出版基金单设了一项资助重点——主题出版,主要针对党和国家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题材、重大理论问题等方面的出版项目,[15]进一步加大了主题出版资助力度。出版单位应抓住党和政府不断加大主题出版扶持力度的契机,借力发展、乘势而上,努力开创主题出版新局面。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