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业改革发展40年
2018-02-08卓宏勇
□文│卓宏勇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报业是中国40年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的见证者、记录者,同时也是中国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伟大事业的舆论引领者、发展受益者。40年来中国报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回顾40年来报业发展中的重要成就、重大政策、重大事件,总结了主要经验,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个人看法。
一、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报业走过了从少到多、从多到优的快速发展路程。如果以10年为时间节点看,1978年到1988年为报业恢复创办期,1989年到1998年为快速发展期,1999年到2008年为繁荣期,2009年至今为数字化转型期和媒体融合期。
1.1978年到1988年,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恢复和创办一批报纸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国恢复和创办了一批报纸,整个报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全国恢复和新创办了一大批报纸。首先是各类停办的报纸纷纷复刊。1978年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管的《工人日报》复刊,停刊12年的《中国青年报》也在这一年复刊,一年后《中国青年报》发行量就突破了200万份。此后,我国报业迎来了创办的高峰期。1978年,全国有邮发报纸253家,1989年增加到1618家,是1978年的6.4倍,平均每年递增18.4%,发展最快的是行业专业类报纸、读者对象类报纸、广播电视报、晚报等。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一批经济类报纸创办。例如,1979年10月,人民日报社创办了以报道市场经济信息为主的《市场》,1989年1月改名为《市场报》。1983年1月,由国务院领导的全国性大报《经济日报》创办。据统计,“我国经济类报纸从1979年的5家,发展到1986年的112家。”[1]此外,以广播电视报为代表,文摘报、周末报、体育报等齐头并进的生活服务类报纸迎来快速发展,短时间内期发行量超过党报居全国报业发行前列。例如,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中国电视报》1990年平均期发数为141万份,上海《每周电视报》为275万份。这一个时期尤其引人注目的还有晚报。1980年起,“文革”期间停办的晚报相继复刊,许多新的晚报纷纷创刊。1985年“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成立时,全国有24家晚报。1990年发展到46家,全国晚报发行总量达到1000多万份,其中《新民晚报》发行量最高达184万份,《羊城晚报》发行量最高达172万份。
内容创新,加强正面宣传报道的同时积极开展新闻舆论监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针对当时新闻缺乏、内容单调等问题,新闻界强调报纸的个性是新闻性,报纸应该以发表新闻为主。《解放日报》从1978年1月开始在一版开辟《短新闻》专栏,受到读者的欢迎。其他报纸也借鉴这一做法,加强新闻报道的数量和时效。1982年9月,胡乔木提出“新闻要新、短、多、广”的口号,为新闻界普遍响应。特别是晚报,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报道及时,政治性、思想性、可读性和时效性样样兼备,很快就“飞入寻常百姓家”。报业在加强正面报道的同时,积极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报道。1980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同时发表了关于“渤海2号”钻井船翻沉事故的报道,实现了报业批评报道的重大突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开展经营活动,走上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道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报业逐步开始面对市场的挑战,首要的是经济压力。198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出版工作首先要注重社会效果,同时要注意经济效果,并对发展出版事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措施。报业作为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报业经营管理从过去的报纸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走上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道路,开展多种经营,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87年,“新闻事业”和“广电事业”纳入“中国信息商品化产业”序列,标志着国家对新闻传播业产业属性的认可。[2]1988年3月,新闻出版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的通知,明确了报社可以开展与本身业务有关的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这从政策和法律上保障了报社可以开展广告等经营活动,可以举办造纸厂、印刷厂等经济实体。此后,我国报社走上了主要依靠广告、发行、印刷等经营收入办报的路子。“据新闻出版署1988年对15个省、市、自治区的175家报社的调查统计,当时开展多种经营的报社已达95家,占54%,显示了报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发展趋势。”[3]
开展自办发行,报纸开始掌控自己的生命线。1985年1月,洛阳日报社率先打破中国报纸“邮局发行”体制尝试自办发行,1988年,省级党报《天津日报》实施自办发行,这在全国引起连锁反应,各地党报转向自办发行,或采用邮发与自办发行相结合的办法。虽然现在很多报社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压力下,又回到了邮政发行的老路,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对报社自身还是有重大意义。[4]“它使报纸掌控了自己的生命线——时效性,早报开始在中国流行开来。包括后期的都市报都采用了自办发行的方式,迈开了变革创新的步伐,并改变了人们的读报习惯。”
加强管理和治理整顿。20世纪80年代,报业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新闻出版管理,1987年1月13日国务院决定建立新闻出版署。同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坚决妥善地做好报纸刊物整顿工作的通知》,新成立的新闻出版署开始对全国报纸进行重新登记,目的是提高报纸质量,使报纸结构更加合理。
2.1989年到1998年,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国报业发展迎来了第二个高潮
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讲话。随后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伴随着中国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全国报纸的数量呈裂变式增长,规模数量很快跃居世界前列,同时,报业集团化积极推进,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报刊摊派等问题,中央及相关管理部门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发展,努力推动报业从总量增长为主向优质高效转变。
晚报都市报快速崛起。1994年6月,新闻出版署批复,同意四川停办《棋牌报》,创办《华西都市报》,由此各类都市报创办进入快车道。1994年,新闻出版署批复创办《南国早报》《华商报》等报纸,1995年批复创办《三湘都市报》《燕赵都市报》《三秦都市报》《成都商报》等,1996年批复创办《南方都市报》《楚天都市报》等,1997年批复创办《半岛晨报》《大河报》《三峡都市报》等,1998年批复创办《新快报》《北京晨报》《西海都市报》《新都市报》《都市快报》《半岛都市报》等。然而,都市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同城都市报数量过多、一哄而上、萝卜快了不洗泥等结构性问题,此后不可避免地尝到了同质化竞争、发行大战、互挖墙脚等苦果,相关管理部门及时出手加强规范管理。痛定思痛,部分都市报从侧重社会新闻转向侧重时政与财经新闻,从重媒体利益转向重社会公益转变,从中心城市向二级城市扩张,“都市报以主流化为契机,实现内容的提质升级和创新变革,推动了都市报第二轮内涵式增长。”[5]
组建报业集团,推动集约化发展。随着报社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党报所办子报子刊数量增多,组建以党报为龙头的报业集团就提上了议事日程。1994年5月,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书报刊音像出版单位成立集团问题的通知》,提出少量试点书报刊音像出版单位组建集团。1996年5月29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挂牌成立,这是中央批准建立的第一个报业集团。广州日报社组建报业集团后,发展效果明显。1997年年底,《广州日报》的日发行量比集团成立前增加了30万份,集团系列报刊由原有的6家增加到10家,集团年总利润、总资产、净资产分别比集团成立前增加74%、180%、140%。这为报业集团的发展吃下了“定心丸”,也使得管理部门下决心扩大试点范围。1998年,新闻出版署又批准成立了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文汇新民报业集团等5家报业集团。
治散治滥,对报纸再次压缩整顿。1989年根据中央要求,新闻出版署对报业开展清理整顿,撤销存在违法违规问题、主管部门长期放任不管的报刊,对部分内容重复的报刊予以合并。1990年,新闻出版署印发《报纸管理暂行规定》,依法加强报纸行政管理。此后,针对公款订报和行政摊派、行业报结构重复等问题,中央在对报纸审批适度控制的同时,加大治散治滥的力度。1994年4月,新闻出版署提出要坚决控制报刊的数量增长,把管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严格管理提高质量上来。此时,全国报纸数量已达2040种、内部报纸6464种。为加强整顿内部报刊,1994年7月,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国家工商局、邮电部下发《关于加强内部报刊管理的通知》,停止审批内部报刊,近2000家不符合要求的内部报刊停止出版。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业管理的通知》印发,各地各部门开始压缩行业报刊、逐步取消省市行业报刊。199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中央国家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报刊结构的通知》印发,中央对全国的报刊结构进行调整,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原则上不办机关报,对内容重复的报纸予以合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及地(市)以下的局、部、委、办不办报,原有的划转归当地党报主管主办。据新闻出版署统计,此次精简报纸300种、期刊443种。
3.1999年到2008年,报业在改革中迎来跨越式发展时期
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是这个时期的主旋律。报业牢固树立发展为第一要务的观念,大力实施精品战略、集约化战略、科技兴业战略、走出去战略和人才战略,积极探索报业繁荣发展之路。
进一步深化改革。2002年,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意见印发,新闻出版总署制定了贯彻落实的意见,提出再批准建立若干家报业集团。文件同时明确,报业集团属于事业性质,实行党委(党组)领导下的社委会(编委会)负责制。截至2002年,新闻出版总署共批准了39家报业集团。2005 年12 月 23 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印发,强调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深化文化企业改革。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编制了报业转企改制操作规程,分类推进改革。此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了由少数省市和单位进行试点转变为逐步全面展开的新阶段,各地行业类、专业类和企业类报纸分期分批转制为企业,人民日报社等党报积极探索采编经营两分离改革,编辑出版部分仍按党报性质,而经营性的子报子刊、发行印刷等打包转制为企业。
报业治散治滥。伴随着报刊业的快速发展,结构不合理、忽视质量等散滥现象日益凸显,部分报纸摊派发行的问题较多。2002年,新闻出版总署与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实行村级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度的通知》,拉开了治理报刊摊派的序幕。2003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明确要求“停办一批,减少党政部门报刊数量;分离一批,切断部门权力与报刊经营之间的利益纽带;整合一批,解决党政部门报刊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等散滥问题”。为了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果,2004年,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规范党政部门报刊征订工作,强调子报子刊不得随党报党刊搭车发行。此次整顿取得明显效果,到2005年,报纸总数由“九五”末的2000多种减少到1931种,印数由329亿份增长到413亿份,总印张由800亿印张增长到1613亿印张。
上市融资,借助资本力量壮大媒体。2004年8月,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同意北京青年报社发起成立的北京青年报传媒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H股形式赴香港上市,同年12月22日正式挂牌交易,成为中国内地传媒企业在港上市第一股。2007年5月,《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入主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首家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的出版物发行企业,受到业界关注。同年11月16日,由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控股的粤传媒在A股上市,成为首家从三板市场转主板的公司。截至2008年,共有成都商报社的博瑞传媒、中国计算机报社的赛迪传媒等5家报纸出版单位的经营部分上市。
报业传统产业升级拉开序幕。面对技术革命给报纸出版业带来的挑战,中国报业从2004年开始思考报业的战略转型问题。2006年8月,新闻出版总署启动“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在九大报业创新领域,即报业数字信息资源平台、报纸网站、电子商务平台、电子阅读器、移动采编系统、户外数字媒体、手机报、手机二维码、多媒体数字报刊确立了一批数字报业创新项目和实验基地,引导更多报社积极从“报业数字化”向“数字报业”转型。
4. 2009年至今,报业加速融合发展和数字化转型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2008年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入快车道,重点是推进报纸出版单位分类改革,结合报刊资源整合和治散治滥,加快非时政类报纸出版单位转企改制。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2010年又出台了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报刊出版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以及地方报刊出版单位分类改革的意见,加快推进非时政类报纸出版单位转制和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截至2010年12月,全国已有1251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或登记为企业法人。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制定出台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国有文化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要求。
直面经营下滑压力。早在2005年报业就有“消亡论”“寒冬论”,由于当时中国报业的高速增长,更多的还是乐观的声音。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晚报都市报等报纸广告经营等增长乏力,再加上新媒体的冲击加深,发行量开始下降。2012年,报业传统经营创收已接近天花板,报业数字化转型的盈利模式还处于探索中,处于赔本赚吆喝的阶段,加上报纸订户越来越少,读者日趋老龄化,报业市场形势日趋严峻。从2013年开始,报业经营等多项指标开始下滑,当年全国报纸出版实现营业收入776.7亿元,比上一年度减少85.7亿元,降低8.9%;利润总额87.7亿元,减少11.6亿元,降低11.7%。2014年、2015年、2016年等三个年度经营指标继续下滑。2017年,面对严峻挑战,报纸出版单位积极探索业务转型,报业经营指标降幅趋稳。
全方位开展媒体融合。从1998年把网络完全作为报纸的电子版、附属品、衍生品,到2008年的倡导“报网互动”,再到数字化转型,报业数字化融合走了从理念变成实践、从愿景变成现实、从自发到自觉、从“相加”到“相融”的过程。特别是2014年9月,中办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报业融合的速度加快,从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创新,努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在报业融合的队伍中,党报起了引领和示范的作用。截至2018年5月,全国377家党报中,网站的开通率达到92.8%,微信公众号的开通率为76.4%,党报入驻聚合新闻客户端和开通官方微博账号的比例分别为72.7%、68.7%。[6]
二、我国报业取得的重要成就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报纸出版业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不断推动产业发展,积极探索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改革、发展、媒体融合等方面有了新的进展。
1.报业结构较为合理
我国报业经过宏观调控及综合治理,结构不断优化,布局日趋合理,逐步形成以党报为龙头,区域性城市类报纸、生活服务类报纸、行业报、读者对象类报纸、文摘报等各门类报纸共同发展的格局,满足了读者多层次的阅读需求。2017年全国共出版1884种报纸,比上一年度减少10种。按照内容区分,党报430余种,占报纸总数的23%;晚报都市报等区域性城市类报纸270余种,占报纸总数的14%;行业专业类、读者对象类报纸730余种,占报纸总数的40%;生活服务类报纸250余种,占报纸总数的13%;另外还有文摘类、外宣类、政协人大类、广播电视报等类型报纸合计约200余种,占报纸总数的10%。
2.日报出版规模较大
2017年,全国报纸总印数362.5亿份,下降7.1%;总印张1076.2亿印张,下降15.1%;定价总金额398.9亿元,下降2.3%。报纸出版实现营业收入578.3亿元,与2016年基本持平。值得关注的是,报业的利润总额为37.5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加7.4亿元,增长24.6%。2017年度,我国平均期印数达到或超过100万份的报纸共有24种,其中,综合类报纸有9种、专业类报纸13种(其中11种为教学辅导类)、读者对象类报纸2种。[7]
3.媒体融合加速
当前,我国报业“深耕主业、多元开拓、加快转型、融合发展”的趋势较为明显。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运用到全媒采编平台构建之中,移动直播、第5代超文本标记语言(H5)应用等技术在采编制作环节普遍采用,机器人写稿、无人机采集、虚拟现实等技术从无到有,实现了突破。其中,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以来,已成为拥有29家社属报刊、400多个新媒体平台、覆盖7亿多用户、具有全球辐射力影响力的媒体集团,其中人民日报客户端累计下载量超过2亿。2018年1月23日,新华社推出了能实现智能推荐的英文客户端,目前新华社中文客户端下载量也已突破2.7亿。中央主流媒体网上传播力影响力明显提升。在地方媒体中,浙报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闻传媒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数字出版、动漫等新业态业务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均超过10%。
4.集团化水平提升
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共有经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出版传媒集团125家,其中图书出版集团40家、报刊出版集团47家、发行集团27家、印刷集团11家。2017年度,出版传媒集团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有所增长。其中,报刊出版传媒集团资产规模平缓增长,主营业务收入止跌回升,但利润总额由增转跌。47家报刊出版集团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1.6亿元,较2016年增加9.5亿元,增长2.5%;拥有资产总额1672.4亿元,增加53亿元,增长3.3%;实现利润总额29.9亿元,减少4.2亿元,降低12.2%。
5.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
目前,全国累计有3000多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完成转企改制。同时,推动符合条件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企业在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或新三板挂牌,利用社会资本壮大主体、做强主业。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在境内外上市的出版传媒公司共有43家。上市出版传媒公司中,出版公司14家,报业公司6家,发行公司8家,印刷公司10家,新媒体公司5家。2017年,报业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7%,低于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2个百分点,较2016年减少6.4个百分点。
三、报业40年的经验
中国报业这40年,是中国报业史上最为辉煌的40年,取得的成就弥足珍贵,获得的经验弥足珍贵,得到的启示弥足珍贵。
一是无论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都必须始终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第一位。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8]始终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第一位是报纸出版工作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根本的任务。特别是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和敏感时期,更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看清本质,把握主流,把好关、把好度,帮忙不添乱。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报纸安身立命之本,这一条,在任何情况、任何条件、任何时候,都要决不动摇、决不含糊、决不马虎。
二是坚持政治家办报。改革开放40年来,报业不断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切实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的要求贯彻到新闻舆论工作中。“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抓在手里,更好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不断坚定广大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9]报纸出版工作是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中,首要的任务是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思想保证,确保不添乱。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三是坚持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报纸的喉舌工具性质是非常明确的,只有认清大局、把握大局,新闻宣传工作才能找准坐标、明确定位,才能展示价值、发挥作用。这要求报纸出版单位必须坚持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想问题、搞策划、做采访,都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对于各地、各行业类的报纸来说,尤其要注意摆正局部与全局的位置,处理好地区及行业利益与中央、全局利益的关系,做好上下结合的文章,真正做到着眼大局出思路、做方案,围绕大局定选题、对焦距,防止站在地方和部门角度、行业利益考虑问题,导致报道片面化、简单化。
四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报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也有产业属性,既要遵循文化建设的要求,又要遵循经济规律、市场法则,这是报业工作的特殊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1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要努力提高驾驭两个效益的能力,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坚决反对忽视社会效益、片面追求社会效益的不良倾向。
五是坚持以改革创新促发展。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深化改革是报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纵观40年来报业的发展可以看出,凡是获得大发展的报社均是改革创新的倡导者、引领者、受益者。当前报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来解决,如果固步自封甚至自怨自艾,只有死路一条。改革必须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我国报社分为党报、行业专业报、晚报都市报、读者对象类报纸等,性质、规模等差异大、情况复杂,不同单位改革重点不同,不能搞一刀切、一个模式,要鼓励大家探索创新。
六是积极利用新技术。报业历来是运用最新科技非常迅速、广泛的行业,从激光照排、卫星传版到现在的大数据新媒体的广泛应用说明,报社要想稳住甚至进一步繁荣发展,“必须坚定信心、乘势而上,着力创新工作理念思路,着力深化媒体内部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拓宽传播平台载体,着力强化人才支撑和政策保障,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尽快从相‘加’迈向相‘融’,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竞争力强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媒体集团”。[11]
七是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报业繁荣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既是事业健康发展的标志,也是产业兴旺发达的标志。加强管理,是为了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促进报业健康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管理保证导向,管理提供服务,管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报业的管理,进一步巩固主流意识形态。
八是坚持把提高队伍素质作为报业繁荣发展的根本措施。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我国的报业经过40年的改革发展,积累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努力留住人才,提高现有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实现报业持续繁荣发展的根本措施。要深化报纸出版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既充分发挥事业体制凝聚人才的重要作用,又善于运用灵活用人机制激发新闻队伍活力,增强报纸从业人员的事业心、归属感、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