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评课
2018-02-07黄鸿艳
黄鸿艳
“第二届江西省‘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区协作体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永丰县圆满落幕了。省教研室徐承芸老师对研讨会上的五堂展示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我对评课艺术的思考。
评课是在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经常开展的一项活动。经常深入课堂,参与、指导学校教师们的听课评课交流活动是我们每一位教研员的职责。掌握好评课这门艺术,是每个教研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我认为,评课不仅是一个围绕课堂教学展开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更是一个评课者与文本、执教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
一、与文本对话——“千锤万凿出深山”
文本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凭借,与文本对话是评课的首要前提。评课者在评课前一定要仔细揣摩、深入研读文本,读懂,读透,明晰其教学目标、重难点,科学、深刻地把握文本内容并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这样,在评课时才能成竹在胸,更有底气,可以肯定的就大胆去肯定,应该否定的也敢于否定。
如《人物描写一组》这堂读写联动课上,执教老师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三个人物片段描写中归纳出写作的方法,然后进行小练笔。选一个熟悉的人物,抓住其最突出的性格特点,通过典型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出来。徐承芸老师在点评这堂课时,就对文本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人物描写一组》是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由三个小片段组成,分别刻画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这三个经典的人物形象。而在文中的每个片段中,作家描写的侧重点以及运用的描写方法都是各不相同的。对小嘎子的动作描写是极为细致的,作者运用了连动词、形象的比喻以及拟声词来增强表现效果,塑造出争强好胜、机敏、有心计的小嘎子这个儿童形象;对严监生临死前的细节描写如同素描一般,把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对王熙凤的外貌和语言进行的绝妙描写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善于阿谀奉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徐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我们明白了在这堂高年段的教学中,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说一说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而是要为后面的小练笔作铺垫,引导学生去发现作者是怎么运用这些描写方法的,有什么诀窍。不然,老师就教得太浅了,也不符合年段的要求。
与文本对话,评课者既要“入文本”,忠于文本,钻研得细一些、深一些,充分理解编者的意图,又要“出文本”,敢于创新,融会贯通,让文本真正地“为我所用”。
二、与执教老师对话——“淡妆浓抹总相宜”
教学活动是执教老师上课的主线与脉络,因此,评课者要注重对其教学活动和整体教学思路的评价。执教老师在课堂上的活动设计是多种多样的,评课者必须要有一双透视的眼睛,判断其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否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并为实现目标服务;教学脉络是否清晰;课堂结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教学是否高效……
如“单元整体预习”这堂课中,学生在执教老师的引导下,运用单元“五步预习法”整体预习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整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层次脉络清晰。徐老师认可这种整体预习的形式,并对执教老师在检测学生朗读课文时能链接丛书中语句的做法加以肯定,而且特别欣赏“挑战记忆力”这个环节。“挑战记忆力”环节中,学生在一分钟内要记住本单元五个四字词语,并进行默写。这种默写记忆训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右脑信息处理能力的好方法。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眼睛会变得灵活,阅读速度自然迅速提高,与之相关的右脑记忆力也获得长足发展。最后,徐老师也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在单元“五步预习法”的“问题聚焦”环节中,学生通过预习提出了很多问题,执教老师让学生质疑后又请学生一一作答。这节是预习课,如果学生提的问题都自己解答了,那后面的教学就没必要进行了,而且学生的回答也只是简单的、肤浅的。所以,对学生在预习课中的质疑,不赞成全部都要回答,如“从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指头的动作中看出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种关键性的中心问题,就应该留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细细体会。学生在回答同学提出的“小嘎子为什么和胖墩摔跤”这个问题时作出了错误的解答,执教老师没有提出质疑。徐老师指出这是教学之大忌。机智的处理方法应当是,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课后去看《小兵张嘎》的影片或书籍,把课堂延伸到课外。
与执教老师对话,评课者要站在执教老师的立场想问题,突出重点,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评课时不仅要善于发现、总结执教老师的优点和经验,还要诚恳地指出其教学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多一些实效性的指导和建议。
三、与学生对话——“一枝一叶总关情”
课堂是因学生而存在、因学生而精彩的。评课者自然不能忽略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学生对话,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是评课的关键要素。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并不是看执教老师讲得有多精彩,而是看学生学得有多出彩。学生在整堂课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心境愉快,活动时间充足,个性发展健康,思维得到锻炼,能力得以提高,这才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
《操场上》是部编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执教老师注重识字和写字的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规律大胆猜字。在语境识字环节,执教老师出示了一首儿歌,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儿歌并进行小组展示。徐老师在评课时对小组合作设计赞赏有加,因为执教老师在小组合作时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合作学习。别看是一年级的孩子,在进行小组合作时有模有样,组长带着组员一起读儿歌,不认识的字一起讨论,小组展示时也是有条不紊、形式多样。学生有了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受益面大,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徐老师还特别关注学生的写字时间,强调我们要向执教老师学习,要舍得花时间指导学生写字。一节课下来,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学得扎扎实实,识字和写字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与学生对话就是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评课者在评课时眼中要有学生,口中离不开学生,心中时刻装着学生,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水无常形,教无定法。”其实,评课也是一样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任何一堂课的评价都是无法量化的,也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但是课堂教学离不开文本、执教老师和学生,所以,无论怎么评课,其实都是与文本、执教老师和学生的对话过程。评课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能力、一种智慧。教评相长,如果评课者能恰如其分地评价一堂课,且别有一番风味,就能极大地调动执教老师的积极性,提高执教老师的教学水平,同时还能促进评课者自身的学习与发展。
作者简介:江西省上饒市弋阳县教研室语文教研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