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逻辑视角下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再认识
2018-02-07梁超伟
梁超伟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2018年,时值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年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展现出了磅礴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道路,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发端于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科学认识。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改革和发展的理论起点、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唯有总结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方能不忘初心,行稳致远。
一、 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世界和中国而言依旧是一个多义词,基于不同的理解视角马克思主义的含义是多元的,而且各种理解差异很大。我们只有在明确马克思主义含义的基础上方能对其加以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仅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学说,也是其基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极其庞大的理论体系,“句句论”显然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唯有对其分条缕析,有所侧重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我认为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大致分成三个层级。最低层级是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论断和具体结论,中间层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最高层级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三者是从特殊到普遍,从具体到抽象的层层递进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在其大量的具体结论和论断之中,而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则是贯穿这些具体论断和基本原理的精髓和灵魂。作为普遍真理的马克思主义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精华所在。马克思主义开创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生产观、群众观这三大基本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阶级观、价值观、辩证观、历史观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不仅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更在此基础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内在的以人民为核心的价值取向。所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是一种事实认识、规律认识,其更是一种以人民为核心的价值取向。
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逻辑上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进一步展开和延伸。一般而言,基本原理是被历史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我们要从整体上对此加以坚持,但也要始终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防止将基本原理教条化庸俗化。
综上所述,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概括为在尊重客观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人民谋利益,其以科学性为基础,以人民性为核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对将一切反映客观规律,反映人民利益的相关思想理论的整合性上。
二、 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
进一步来讲为什么一百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我们还要学习和坚持,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得以一脉相承,我认为从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角度来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第一,历史传承。从历史的角度看,自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其对世界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不仅开辟了人类发展的全新道路,而且其对资本主义发展弊端的深刻批判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来讲,其意义更加不同寻常,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才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才有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理论根本,正如邓小平所言,马克思主义这个老祖宗不能丢。
第二,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思想理论其更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我们现有的话语体系、思维方式无不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影响。作为一个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大党,一个拥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理念和精神支柱来维护党的团结、国家的统一,而这个共同理念和精神支柱只能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维护党的团结、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假如抛弃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陷于分裂,国家就会陷入混乱,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就会受阻,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受到严重损害,所以从维护党的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实现民族复兴和保护人民现实利益这个根本高度来看我们现在和将来都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第三,尊重科学。这里的所提到的科学是泛指的概念,是指一切合理的,进步的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提出了未来社会的美好理想。反映一般规律的普遍真理是不可违背的,体现进步的价值取向是不应当偏离的,马克思主义赋予我们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所以我们要对此加以坚持。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就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一般真理、价值取向和对美好生活追求这三个方面的坚持和发展。
从以上三方面结合起来的历史逻辑来看,我们现在和今后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三、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逻辑
从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立足十九世纪中叶西欧社会实际情况,勇于破除前人错误思想,与时俱进加以创新的产物,墨守成规僵化教条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都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产物。我们现在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和重点应集中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为其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又使马克思主义反映了时代的巨大变化,反映了我国的特殊国情,对我们当下的实践具有更为直接的指导意义。我认为从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逻辑的角度而言可以将其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新境界
1.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层次性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理论和实践深受教条主义的影响,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说过的每句话都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这种认识严重束缚了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逐步破除教条主义,逐步确立实事求是世界观的历程。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逻辑,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革命归根到底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途径,我们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为了革命而革命,为了牺牲而牺牲,我们是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而斗争、革命和牺牲的。阶级斗争的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其只抓住了马克思主义手段层面的内容,而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目的层面的理论。邓小平理论则真正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和根本,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内在层次性,最具价值和最应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实事求是正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总概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唯物论辩证法历史观价值论等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并不是同等重要的。邓小平进一步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最为注重的是发展生产力,强调发展生产力,明确生产力标准,坚持人民利益标准,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结合起来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这样就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由其庞大理论体系到精髓再由精髓到其核心和根本的转化,这个核心和根本就是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根本利益。这一转变是对原先阶级斗争理论的重大飞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性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随着实践、时代、科学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思想武器也应该不断加以发展。我们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的一个重要概念,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则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大发展。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绝不是简单的固守。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源于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以上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横向上讲马克思主义具有层次性,一方面从纵向讲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样就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具有了新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精华精髓基本精神和根本,又不受其具体论述的束缚,真正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我们的问题,作出我们的回答,来推动中国实践的发展来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认识
1.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界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理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重大发展。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社会主义是高度发达,祛除了封建残余的社会主义,而现阶段的中国的社会主义还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是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主义,是封建主义残余严重存在的社会主义,我们的社会主义不是脱胎于发达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而是和资本主义并存的而且在经济文化方面还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社会主义。简单的机械的硬套只会使我们走上急于求成事与愿违的弯路。当然我们既应该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艰巨性,也应该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内在规律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不断加以发展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新概括,正是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其在明确长期性的同时更使初级阶段理论具备了鲜明的时代内涵,明确了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为理论的发展和政策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2.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探索
中国发展方向和道路的确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发展过程,我认为可依据三个时间节点将其概括为三次重大转变。
第一次重大转变(1984):从计划到市场。在原有的认识中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原则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对这三条原则的认识都有了重大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伟大成就正是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取得的。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篇决定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商品经济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社会阶段,强调我们国家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从此之后我们就逐步走上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原则的第一次重大改变。
第二次重大转变(1992):从手段到目的。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论断。这启示我们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规定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方法,社会主义的目标理论是社会主义更深层次的原则。社会主义从手段到目的的深化,并不是对手段的忽视也不是对手段的简单否定,没有一定的手段,目的也会沦为空谈,但只有在基本关系明确的基础上我们才能重新审视手段,如果手段符合目的要求,我们必须加以坚持并逐步加以完善。如果不相符合我们就必须坚决加以改革甚至加以抛弃。邓小平理论引导我们实现了对社会主义从手段层面到目的层面的深入。
第三次重大转变(2002):从单一到全面。第三次转变是以党的十六大为起点的,对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经济的单一层面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深化,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对民主政治的要求都在增长,不能将已有的认识绝对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而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不仅涉及经济建设方面,也涉及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以党的十九大为标志,我们对此的认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3.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的新判断。时代在发展,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的认识也应该与时俱进加以发展。从互相敌视、根本对立到长期共存、共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认识的重大发展。社会主义以社会为主义,以人民为中心,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最大优越性。当前我们的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期,我国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经济文化都不发达,在这个基础上,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社会文化建设,都要受到其根本的制约,我国是一个半城半乡半工半农的转型社会,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比较起来,在整个社会的文明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其弊端和不足,但是弊端和不足是什么,需要结合客观事实加以科学研究,而不能够简单加以否定,简单来讲,现代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即资本的霸权问题和个体本位过度膨胀的问题。在明确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基础上,不同社会制度应该互相取长补短,促进共同发展。
(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1.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新定位
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新定位集中体现于“两个转变”理论。“两个转变”是指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其含义是十分丰富的,一方面高度概括我们党长期奋斗取得革命胜利成为执政党和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这两大主要成果。另一方面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现在面临的主要考验和主要风险。这构成了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基本依据。
2.执政党执政基础的新扩大
执政党执政基础的新扩大集中体现于两个先锋队理论。两个先锋队理论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其更为广泛的执政基础,这一判断有着充分的内在根据。从历史角度而言,这是在党的历史文献中已有的概念,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重申。1935年12月25日,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作出《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共产党不但是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者,而且也是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的代表者,是全民族的代表者。”[2]从理论角度而言,阶级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但马克思主义中实践观、群众观是更为基础的理论,阶级观是以其为基础的。讲党的阶级性不是与人民性对立的,而是与人民性完全一致高度统一的,讲党的阶级性实际上讲的是党的先进性。从现实的角度而言,我们党现在所处的地位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顺理成章的就必须把全中国人民纳入自己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中,这样才能实现我们所承担的历史使命,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3.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新高度
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新高度集中体现于“两个建设”理论。“两个建设”即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了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战略布局,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重大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将党的建设提升到伟大工程的新高度,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落脚点就在于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两个方面。唯有坚持两个建设不动摇,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方能行稳致远。
四、 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着力点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问题时提出了“四个不能”,即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作过时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不能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这既是我们党对这一问题一贯立场的重申和强调,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新的实际情况的全新阐释,具体而言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着手。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作为普遍真理的马克思主义包括两个部分。即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其不仅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更在此基础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内在的以人民为核心的价值取向。我们要从整体上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加以坚持,但也要始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将基本原理教条化庸俗化。在尊重客观规律特别是社会规律的基础上,为全体人民谋利益。实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
第二,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内化为主体素养
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内化为主体素养的前提是将马克思主义与自我相结合。一方面应该化理论为方法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它们的总和就是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努力化理论为方法,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为我们的思想工具和武器。另一方面应该坚持化理论为品格,化理论为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并不空洞也不玄妙,马克思主义说到底就是为人民求解放为人民谋利益的学说,能不能坚持这样一个价值取向是判定我们是否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标准所在。
第三,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落脚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坚持问题导向,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旨归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实际问题的解决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后落脚点。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说到底都是为了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助力国家民族的发展复兴,实现人民的全面发展,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功能所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越多,解决的实际问题越重要,那么我们的理论就会具有越来越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所以我们应当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落脚点放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上来,放到我们的实际问题上来。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2]江泽民文选(第3卷)[M].京:人民出版社,2006: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