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学定教”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促进性
2018-02-06陈建平
陈建平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有效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本文以“以学定教”为核心,分析了以学定教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促进性,并详细的分析了如何有效的实施“以学定教”,希望本文能够给予相关学者、教师参考意见。
关键词:以学定教;初中数学;教学;促进性
“以学定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思维、习惯等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中实施“以学定教”模式,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一、“以学定教”的概念
“以学定教”即为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接受能力进行教学。“以学”就是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教学,“定教”就是调整教学起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案,让学生的学习在科学的规划下进行。“以学定教”要求将学生作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教学活动的创造者、参与者。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引者,迎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有计划的实施教学[1]。
二、“以学定教”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促进性
1.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根据教学课程大纲来进行教学,根据教师自己的备课方案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实施“以学定教”模式,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教学内容,能够明显的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立体几何的时候,学生之间的空间几何想象能力不同,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让学生进行立体图形的实物观察,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感。
2.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施“以学定教”,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教学,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如在进行函数的学习中,教师布置实施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如基础较好的学生需要提升概念整合能力,基础中等的学生需要掌握基本概念后应用,基础较差的学生需要在概念辅助的情况下完成解题。像这样充分的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信心,提升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实施“以学定教”,使得教师改变以往的直接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而是在教学中积极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平面几何中,教师可以根据生活中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实现自主思考,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以学定教
1.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情境教学,以生活中的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抽象的数学知识中过渡到实际生活中,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讲解“图形的认识”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讲直线和线段、射线等简单的图形,然后引出问题,生活中哪些事物应用到了直线和线段,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回答。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掌握图形之间的性质关系。
2.突出教学趣味
要想真正实施“以学定教”,就需要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高效课堂,设计丰富有趣的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趣味教学中,让学生在思考探索的过程中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学习能力,并找到解题思路,总结规律,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力,保障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二次根式”的时候,教师请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小明和小明妈妈,小明妈妈拿着钱包对小明说:“若X代表根号10的整数部分,Y代表他的小数部分,我这个纸包里的钱数是(根号10+X)y元,你猜一下这个纸包的钱数是多少?若猜对了,包里的钱全给你。”让扮演小明的学生和其他学生一起计算纸包里的钱[2]。像这样以游戏的方式教学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建立互评机制,增强互动机制
建立有效的互评机制,以学生之间的互动为主,通过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并探究式解答、总结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点,并分析借鉴他人的想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做最后的总结,重点强调内涵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课堂活动中,而且还能适当的接受刺激,激发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的信心。例如在学习方程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45人报名书画社或文学社,参加文学社人数比书画社人数多5人,两个社都参加的有20人。”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派出小组代表回答。
结束语: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師需要立足学生实际,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坚持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永蓉.“以学定教”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促进性[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17):226-227.
[2]王大前.论“以学定教”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促进性[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30(11):39-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