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胶囊内镜对克罗恩病患者胃肠排空功能的研究

2018-02-06林小玉

中外医疗 2017年34期
关键词:克罗恩病

林小玉

[摘要] 目的 探究胶囊内镜(CE)对克罗恩(CD)患者胃肠排空功能的作用。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1年10月—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22例克罗恩病患者纳入该次研究,视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1名来该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胃排空平均时间、小肠排空平均时间,同时记录观察组胃排空具体时间情况。 结果 观察组胃排空平均时间、小肠排空平均时间分别为(82.34±12.16)、(389.89±23.39)min;对照组胃排空平均时间、小肠排空平均时间分别为(66.14±10.52)、(269.60±20.78)min,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3例胃排空推迟、6例胃排空正常、3例胃排空过快。结论 CE检查技术应用在CD患者胃肠排空功能的检查中,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胃肠排空的情况,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胶囊内镜;克罗恩病;胃肠排空功能

[中图分类号] R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12(a)-007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apsule endoscopy on the gastrointestinal emptying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 Methods 2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1 to March 2014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le 41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average time of gastric emptying and average time of small intestine empty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he same time, the specific gastric emptying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record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verage time of gastric emptying and small intestine emptying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82.34±12.16), (389.89±23.39)min vs (66.14±10.52), (269.60±20.78)min](P<0.05), an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re were 13 cases with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6 cases with normal gastric emptying and 3 cases with rapid gastric emptying.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E examin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xamin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emptying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 can clearly master the gastrointestinal emptying situation with extremely high reference value, which is worth wid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

[Key words] Capsule endoscopy; Crohn's disease; Gastrointestinal emptying function

CD是一类主要以累及消化道全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肠纤维化和肠腔狭窄是常见的并发症。腹痛,腹泻,腹胀,消化不良是CD疾病过程中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提示CD患者有胃肠排空功能的紊乱。有关CD患者胃肠排空功能研究既往报道较少。CE在消化道检查过程中,能精确记录食道,胃,小肠排空时间。为此,该次研究方便选取该院2011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的22例C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CE记录的胃、小肠排空时间进行非分析分析,探讨CD对患者胃肠排空时间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方便选取该院门诊2例,病房20例,共22例CD患者加入该组,视为观察组。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38.3±1.7)岁;病程处在0.5~10年之间,平均病程(3.11±0.7)年。所有患者主诉患病期间有均出现腹痛、腹泻、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既往史中3例有原因不明反复消化道出血史;2例女性和1例男性有腹部手术史。另外将同期来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1名健康者纳入研究,视为对照组,男性32名,女性9名;年龄最大59岁,最小30岁,平均年龄(40.34±0.8)岁,受检原因主要为因腹痛、腹泻、腹胀、消化不良症状。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各项基本资料的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endprint

1.2 方法

设备:该次研究使用到的设备为重庆金山公司OMOM胶囊内镜系统,一次性胶囊内镜,大小13 mm×27.9 mm,以2帧/s图片的速度拍照,能够工作8~10 h,整个检查过程大约向数据记录仪传输6万幅左右图片。

方法:CE受检者于检查前一天起进少量低渣食物。晚上9时起禁食。第二天早上5时空腹口服10%的甘露醇(国药准字H20073135)或磷酸钠盐(国药准字H20103036)1 000 mL清洁肠道。检查前30 min口服二甲硅油(国药准字H51022129)3 g/50 mL,签署知情同意书。10 min后少量开水送服CE。实时监控图象,确定CE进入小肠后离开自由活动,远离磁场,CE 电力不足终止检查,将记錄仪上的数据下载到CE工作站,由内镜经验丰富的高职医师进行图像分析。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胃肠排空平均时间、小肠排空平均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记录观察组胃排空推迟、胃排空正常、胃排空过快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在胃、小肠排空平均时间方面的比较

对照组41名体检CE录到胃排空时间处在2.00~365.52 min之间,平均时间(66.14±10.52)min;小肠排空时间处在106.10~426.52 min之间,平均时间(269.60±20.78)min。观察22例患者中,CE记录到胃排空时间范围处在3.58~237.32 min之间,平均时间(82.34±12.16)min;小肠排空时间处在248.26~517.72 min之间,平均时间(389.89±23.39)min。两组相比,在胃排空平均时间、小肠排空平均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胃排空具体时间情况分析

通过对观察组22例CD患者胃排空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中13例胃排空推迟,平均时间(119.83±15.74)min(范围83.28~237.32 min),占到了总数的59.1%;6例胃排空正常,平均时间(23.20±5.12)min(范围11.16~59.58 min),占到了总数的27.3%;3例胃排空过快,平均时间(5.12±1.08)min(范围3.58~7.59 min),占到了总数的13.6%。见表2。13例胃排空推迟者,肌注胃复安10 mg后,9例CE进入球部平均时间(104.29±14.23)min(范围9.28~118.38 min),4例(153.29±16.30)min(范围125.27~237.32 min)。

3 讨论

CD在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疾病类型,它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可以发生于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并且集中发病于末端肠道和右半结肠[1]。CD和慢性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一起,合称为炎症性肠病(IBD)[2]。CD的主要临床症状有腹痛、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发热、肠梗阻等,这种症状可发生于CD早期,活动期,缓解期及肠道病变愈合后的任何阶段。CD患者大多有胃肠排空功能紊乱,具有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不易根治的特点,复发率与病变范围、+病程的延长、年龄的增长等因素有关,死亡率也随之增高[3]。报道显示,新时期以来CD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多,年轻化趋势明显[4]。这不仅严重影响到CD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到身体健康,还给临床医学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当前,对于CD并没有根治的方法,许多患者出现并发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术后复发率很高。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CD诊断检查的可靠性非常关键,它能够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有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以及手术治疗的开展[4]。由于小肠是消化道检查的相对盲区,常规依据症状、体征、生化、胃肠镜和X光检查,难以发现小肠病变。CE是一种非侵袭性检查,在无痛苦的情况下获得整个小肠的影像,具有图像清晰、依从性好、诊断率高及安全等优点[5]。研究显示,CE对小肠疾病有很高的检出率,也有利于发现CD的小肠病变。

该组22例CD患者,CE记录到胃小肠排空平均时间分别为(82.34±12.16)、(389.89±23.39)min,较体检对照组胃小肠排空平均时间(66.14±10.52),(269.60±20.78)min明显推迟(P<0.05)。68%(16/22)CD患者有胃肠排空功能紊乱,此结果与国外报道74%基本一致。对CD患者胃排空进一步分析,13例胃排空推迟,平均时间为(119.83±15.74)min,3例胃排空过快,平均时间为(5.12±1.08)min,6例胃排空正常,平均时间为(23.20±5.12)min。在李英芳等[6]研究中,通过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之后,针对胃排空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胃排空过快的平均时间为(5.37±1.23)min,这与该文研究结果显示的胃排空过快平均时间基本一致。胃排空功能紊乱和患者疗程与疾病活动性无关。CD患者胃排空推迟,过快以及正常,表现为多种紊乱的动力学类型,解释了CD患者临床症状表现的多样性。13例胃排空推迟患者,肌注胃复安后,9例CE较快进入球部,平均时间为(104.29±14.23)min,但4例平均时间(153.29±16.30)min时,CE才进入球部,说明临床上胃复安可能仅对部分CD胃排空推迟患者有效。

有关CD引起胃肠排空功能紊乱的研究较少。其机理认为与肠道炎症,致病菌感染,细菌过度生长,细菌毒素,以及肠梗阻致肠肌功能改变有关[7]。CD异常炎症反应,可改变了肠道神经结构,包括神经节细胞肥大增生,轴突坏死,神经肽对神经支配的损害。这些炎症结果最终改变肠神经支配结构和功能,在CD胃肠排空功能紊乱中起重要作用,是构成CD某些临床症状的基础[8]。

利用胃肠自然收缩功能来推进CE的CE检查技术,能比较客观反映CD真实的胃肠排空功能状况,对深入了解CD胃肠排空功能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价值。但由于该组样本较小,因此该次研究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需更多资料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成翠娥,陆芬英,陆志平,等.胶囊内镜对小肠克罗恩病检出率的作用[J].中华消化杂志,2012,32(11):759-760.

[2] 潘丹美,吴淑玲,张冰凌,等.胶囊内镜在克罗恩病小肠评估中的应用[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5,15(5):313-316.

[3] 李红霞,刘晓兵,王俊平,等.克罗恩病合并胃肠间质瘤一例[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5,17(4):77.

[4] 李磊,沈燕如.胶囊内镜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30(2):108-110.

[5] 沈燕如,张金平,李建生,等.胶囊内镜对克罗恩病诊疗价值的探讨[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5,32(6):385-387.

[6] 李方英.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应用中的新进展[J].医药卫生:引文版,2016,74(5):36.

[7] 顾宇,姚运河.胶囊内镜用于小肠疾病诊断的策略[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6,36(6):340-342.

[8] 王晓丽,徐春红,马阿火.胶囊内镜在小肠克罗恩病诊治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2013,12(3):214-215.

(收稿日期:2017-09-05)endprint

猜你喜欢

克罗恩病
炎症性肠病的基因共表达网络构建与分析
沙利度胺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克罗恩病与肠结核鉴别诊断评分系统的建立
血清抗体检测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小肠克罗恩病临床特征及诊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