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综合医院门诊濒死护理及道德评价
2018-02-06夏萍
夏萍
【摘要】目的 针对综合医院门诊濒死患者的病情及特点,浅析护理方法及道德评价。方法 经分析综合医院门诊濒死患者的生理、心理、情绪、心理状况,系统归结门诊濒死患者护理的要求及细节。结果 综合医院门诊濒死患者轻重不一、抢救仓促,对症治疗复杂,对心理护理要求极高。其护理的道德评价,以尊重生命、人性护理、减轻痛苦,对患者及家属负责为主。结论 综合医院门诊的濒死护理,是医院护理的重点,也是对护理素养、技术及经验要求最为严格的特殊护理,只要心存患者、尊重生命、换位思考,必能成为一名令濒死患者及家属满意的“南丁格尔”。
【关键词】医院门诊;濒死护理;道德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6..02
在医患纠纷不时发生的当下,综合医院门诊如何在接诊各类濒死患者的过程中,既能快速接诊、精准治疗,又能在护理上给予患者及家属以细致入微的临终护理,进而减少与避免门诊医患纠纷?现就综合医院门诊濒死护理及道德评价浅析如下。
1 综合医院门诊濒死患者特点
1.1 濒死患者的生理状况
门诊濒死护理,特指对那些临近死亡、尚未住院的病人的护理,且病人已然处于弥留状态。此类患者,机体功能逐渐丧失,意识模糊不清。由于循环衰竭,末梢如手、足、耳、鼻的温度逐渐降低,皮肤苍白,脉搏微弱而不规则,血压下降;呼吸浅快或变慢,呼吸困难;肌麻痹出汗、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1.2 濒死患者的心理状况
濒死患者的心理,概呈五个阶段:①否认期。否认自己患了绝症或病情恶化,心神不定。②愤怒期。感知病情不佳,愤然命运对己不公。③乞求期。自感危在旦夕,期待妙手回春,时而安静,时而烦燥。④抑郁期。知晓自己必死无疑,故而极度伤感、抑郁。⑤接受期。后事交待完毕,转归平静安宁。
1.3 濒死患者的情绪变化
濒死患者的情绪,概呈“四易”:①易发怒。无端发泄不满,拒绝配合治疗与护理。②易恐惧。言语敏感、精神紧张、不思饮食,频频呼叫家属和护士。③易焦虑。本欲了解真情,又惧濒死结果,充满焦虑,时而配合、时而拒绝医护人员。④易悲伤。沉浸在对亲人和人生的留恋之中,想多看看亲人,留下遗言遗愿,有的想自杀或安乐死。
1.4 濒死患者的心理差异
濒死患者的个体心理差异很大,有人视死亡为必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争取延长生命;有人悲观失望,沉浸在痛苦中;有人临终时间很短暂,谈不上心理痛苦。此外,老年人与儿童的临终心理也不尽相同:老年人大多认为活着是家人的负担,对死亡比较坦然;儿童不理解死亡的含义,其治疗时的痛苦,尤需父母的爱抚与陪护。
2 综合医院门诊濒死患者护理
2.1 搞好分流预防感染
综合医院门诊病种繁杂、病情各异,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缘于病情的痛苦,对医院环境和接诊程序的不熟悉,以及人多、拥挤、噪杂等因素,往往会加重病人的精神负担。因此,濒死患者应安置在便于护理和治疗的单人房间,并备齐氧气、吸引器、心电图机等抢救物品。
2.2 热情护理随时观察
尽管门诊只能对病人进行有限时间的诊疗和间断的观察病情,但护理要求却远超科室:不仅要具有热情、耐心的服务态度,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还要有周到、细致、迅捷的工作效率。因此,护士要随时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觉察死亡的先兆,并详细记录濒死病人的病情变化及医护措施。
2.3 务使病人清洁舒适
加强皮肤护理,时常变换体位,防止局部长时间受压;眼睛有分泌物积聚时,可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或用温硼酸水冲洗;垂危病人食欲降低、口干烦渴,可多次少量喂水,或少量流质食物;垂危病人口腔张力弱化,进食难咽,应及时抽吸使呼吸道通畅;尿失禁者,要么用尿壶接尿,要么留置导尿管;便秘的,可给缓泻剂、润滑剂或灌肠。
2.4 生活关照精神护理
护理濒死病人,除应具备重危护理的必要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加强精神护理和病情观察,善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增加病人的舒适和减少痛楚。护士应理解病人的心情,给予精神上的支持,病人牵挂的事情,要协助解决,有焦虑和恐惧的,要寻找原因,使之解除;应注意病人的外表整洁,以保持其自尊心;头发要梳好,衣服要穿整齐,不可随意暴露他们的身体。
2.5 搞好抢救安慰家属
门诊护理人员在积极做好治疗处置的同时,还应主动配合医师,观察病情,提供情况,减少误诊漏诊。医生抢救濒死患者之际,护士应认真记录病人的呼吸或心跳停止的准确时间,经医生确定病人已死亡后,即由护士进行尸体料理。病人弥留期间,要使家属对病人的死亡有所准备,并采取正确的态度。病人去世家属不在病房时,要及时通知家属。
2.6 耐心搞好科室协调
门诊是由多种专业技术人员、多个科室组成的系统,任何局部工作的停滞,都会影响门诊工作的正常运行, 协调各科室的工作也是护士的一项重要任务。可以说,从濒死患者进入门诊到出院、转院或死亡,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护士周密的协调。
3 门诊濒死患者护理道德评价
3.1 认识和理解临终病人
护理人员在把握濒死患者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对病人的某些失常和情绪变化,要有真正的理解,以真摯、慈爱、亲切的态度和语言对待他们,要宽容大度,尽力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使他们始终得以精神上的抚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享受到良好的护理,并在宽慰中逝去。
3.2 保护临终病人的权利
临终患者,虽已昏迷,但尚存思维和情感。因此,护理人员应尊重与维护他们的权益,如允许病人选择死亡的方式、保守隐私等权益。当病人想知真情,并早有疑虑时,应及早告诉病人,让其争取时间处理后事,免得满腹遗憾告别人世。诚然,能否和临终病人谈及真实病情,应本着对病人和家属负责的原则,视病人的病情与心理而定,即便应说,也要医护人员口径一致、态度诚恳,病人该知道的一定要讲清楚,暂时不宜让病人知道的,要慎言守密。endprint
3.3 尊重临终病人生活
护理人员与临终病人接触最多,常常是病人最为信赖的贴心人。因此,护理人员要经常与病人交谈,指导病人理解弥留之际的生存意义和价值,让希望充满其最后生活;病人尚能自理时,要尽量帮助其实现自我护理,以增加自主生活的乐趣,至死保持人的尊严;要尽量增加或积极安排病人与家属会面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说完各自的心里话;让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等。总之,护理人员要像对待其他可治愈的病人一样,平等地对待临终病人,赋予他们临终生活的价值。
3.4 妥善处理遗嘱和遗物
护理人员要尽心尽责地保管和处理好死者的遗嘱、遗物。遇有死者遗嘱,应移交死者家属或单位领导,要尊重死者的隐私,切勿到处乱讲遗嘱的内容,死者的遗物应清点交给家属,如家属不在,应由两名护士共同清点、记录,交有关人员代为保管,并通知家属认领。切不可草率从事,更不应将死者贵重物品占为己有。
3.5 做好死者家属工作
护理人员应理解家属的悲痛心情,让他们发泄心中的悲痛,耐心劝导家属节哀。亲人病逝后,家属若能了解到这是不可避免的结局,一般会减少悲痛。护理人员要选择适当时机,向家属详尽地讲明病情,劝导家属节哀保重,让他们认识到已为亲人尽了最大努力。要面对现实,明了安排好当下的工作和生活,是对故去亲人的最好悼念。尸体料理后,主动让家属与亲人作最后的告别,护送家属离开医院,使他们得到心理安慰,尽早从悲痛中解脱出来。
4 结束语
门诊濒死患者护理,旨在通过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缓解、减轻病人躯体与心理的双重痛苦,维护其人格及生命的尊严。濒死患者在精神上的需要是十分强烈的,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经受着内心、肉体的痛苦与折磨,特别期望他人的关怀和慰藉。因此,医护人员的及时对症治疗、真诚关心体恤,以及亲人的探望照料,会使病人弥留之际不显得孤独和痛苦。
参考文献
[1] 宋贵伦.濒死期的临床表现与治疗[J].护士进修杂志,1990,(01):14-15.
[2] 赵红艳.临终肿瘤病人心理护理研究現状[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9,(02):50-53.
[3] 戴宏平.尊严疗法对肝癌患者自尊相关压力和希望水平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1,(23):66-67.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