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错配修复基因与结直肠癌

2018-02-06李皖云

关键词:微卫星碱基基因突变

李皖云

(安徽省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宿州 234000)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普遍性影响公众健康的一种致命性疾病[1],它属于世界第三大类癌症,也是继男性肺癌和前列腺癌之后的第三类癌症,并且紧位于女性乳腺癌之后排在第二位[2]。据统计[3]全世界每年大约有60万人死于CRC,占所有癌症死亡的8%,因此居于所有恶性肿瘤死因中第四位。2015年在美国发现的132,700例CRC患者中近5万人死亡[4]。这种现象是主要归为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例如化学制剂、吸烟、饮酒和脂肪代谢均可引起DNA损伤,从而增加罹患CRC的几率。其中高达35%的CRC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但目前只有5%到10%的CRC主要由MMR基因和腺瘤性息肉病基因的高危突变所致[1]。

1 错配修复系统的组成成员

1993年,Fishel等第一次发现人类MMR基因hMSH2,随后 hMSH3、hMSH4、hMSH5、hMSH6、hMLH1、hMLH2、hPMS1和hPMS2 等 8种MMR基因被陆续发现,它们组成DNA错配修复系统(mismatch repair system, MMRs)。其中hMLH1、hMSH2和hMSH6是MMRs中研究最多且与CR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3个基因,均对DNA复制错误中出现的错配碱基进行识别和修复。正常机体内存在一套完整的DNA修复系统,可以确保复制准确进行,由于理化因素、肠内细菌或毒素等使DNA受损致使机体修复机制出现异常,导致基因突变甚至组织细胞癌变。细胞内DNA复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碱基错配,MMR基因对错配修复位点的识别、切除并修复,为保护人类基因组的稳定性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2 错配修复系统的修复机制

首先,hMSH2与hMSH6形成异二聚体复合物hMutS-α,在非甲基化子链的DNA碱基错配区结合,同时在异二聚体hMutL-α(hMLH1/hPMS2)的协助下特异性识别、修复DNA复制过程中出现的单个插入/缺失的错配碱基;然后,以上两个二聚体可以激活与MUTH(一种用来校正新合成DNA链中一个配对错误碱基的蛋白)蛋白相关的GATC核酸内切酶并切除未经修饰的甲基化GATC序列;最后hMutS和hMutL在DNA解旋酶的协同作用下,切除新生链错配区的碱基对,从而启动整个修复反应过程;此外,hMutS-β(hMSH2/hMSH3)异二聚体可以在hMutL-α和hMutL-β(hMLH1/hPMS1)异二聚体的协助下特异性识别和修复大片段的碱基对的插入/缺失[3]。这些蛋白二聚体一旦检测到错配的碱基,就能够与相关的酶结合,切除含有错配的基因片段,然后重新合成新的DNA片段完成基因错配修复的整个过程[5]。DNA复制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DNA聚合酶的滑移,而不能有效切除这些错误的重复序列就会导致基因错义突变,其中微卫星(microsatellite)区域最容易受到核苷酸多态性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在130多个已知的DNA修复基因中,很多多态性单核苷酸链 (SNP)被识别[6]。微卫星又称短串联重复序列,一般由1~6个核苷酸串联并重复排列组成的DNA小序列,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是由于复制错误造成的微卫星重复的数目改变,导致MMR基因缺陷。MMR蛋白能提高与错配碱基结合的效率,并可以识别、切除含有错配碱基对的重复序列,避免MSI发生导致肿瘤形成。

3 错配修复功能缺陷与CRC发生发展

在CR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90%的MMR基因突变主要因MLH1和MSH2的失活引起[7],而且MLH1启动子甲基化主要导致MSI高表达[8],同时,MSI可以引起MMR基因突变/失活;此外,hMSH6单独突变仅仅能导致MMR功能的部分缺失,但是hMSH2的错义突变却导致hMSH2/hMSH6依赖的MMR基因失活。此两种情况致使MMR系统功能缺失,不能及时修复DNA复制时出现的错误配对的碱基,进而使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突变失活累积致CRC发生。

据报道[9],CRC中3%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ereditary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构成了最常见的遗传性结直癌综合征[10],携带胚系基因突变的人群更易患CRC;相关资料研究表明[11],在HNPCC患者中,hMLH1和hMSH2蛋白表达缺失与CRC的浸润深度相关,与预后无关。最近有研究发现[12]肿瘤的分化程度影响hLMH1和hMSH2的表达缺失,肿瘤分化程度越低,它们的表达缺失现象加重,也有人发现[13]此二种蛋白与肿瘤分化程度和发生部位密切相关,MMR基因表达缺失在低分化的近端CRC组织中较多并加重肿瘤的恶化程度。此外,谭学贤等[14]发现hMSH6蛋白缺失也与浸润深度有关,癌组织浸润深度越大,其表达缺失越多。因此,诱发结直肠癌的重要原因可能是hMLH1、hMSH2、hMSH6和(或)hPMS2表达缺失,通过检测它们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缺失情况,可以为临床药物治疗与预后评估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目前,hMLH1、hMSH2和hMSH6三种蛋白表达缺失被公认为HNPCC的诊断依据。

另外,相关研究表明[15],超过50%的林奇综合征患者会罹患CRC或子宫内膜癌,主要由MLH1和MSH2基因功能缺陷引起。Lynch 综合征(Lynch syndrome, LS)既有临床家族史表型又具有MMR基因种系突变的病例,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MLH1、MSH2、MSH6、PMS2和EPCAM等错配修复基因中的任何一种基因突变引起[16]。到目前为止,在MLH1、MSH2、MSH6和PMS2基因中已经发现超过3000个核苷酸变异序列。其它研究表明[17]MMR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CRC患者的治疗结果。由于年龄不同和基因突变的不完全外显性,所以并非所有携带这些基因突变的患者都罹患癌症,约70%的早期CRC患者是从腺瘤发展成癌[18]。据报道[19],发生基因突变的76%瑞典LS家族中绝大多数为MLH1和MSH2基因突变,其中发生在女性的等位基因中更常见。

对CRC患者的筛查中其实主要针对HNPCC患者,检测MLH1、MSH2的MSI状态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若二者均阴性,则无需进行MMR基因突变检测,若其中之一为阳性,则检测MLH1和MSH2是否发生基因突变。调查发现,在HNPCC患者中年龄主要分布在50 岁以下[20],因此年龄可以作为筛查HNPCC的一个重要指标。大规模筛查HNPCC可以很大程度减少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1],结合对CRC患者进行宣传教育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并使患者受益。

4 展望

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联合RAS和RAF基因的特异性突变与MMR基因缺陷的检测,能够为CRC患者风险分期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并选择精准的靶向药物治疗,并且使它们成为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为了克服肿瘤异质性的问题和现实中对肿瘤组织获取的障碍,实现对疾病的及时发现和治疗效果的很好监测,探索并检测体液中CRC相对应的肿瘤标志物是一项值得尝试的新技术。将来对识别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可能会为临床诊断、风险预测和精准治疗迎来崭新的时期。

猜你喜欢

微卫星碱基基因突变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和扩散峰度成像评估子宫内膜癌微卫星不稳定状态
绿鳍马面鲀全基因组微卫星分布特征
花斑无须鲶(Ageneiosus marmoratus)全基因组微卫星分布特征研究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应用思维进阶构建模型 例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中国科学家创建出新型糖基化酶碱基编辑器
生命“字母表”迎来新成员
生命“字母表”迎来4名新成员
基因突变的“新物种”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