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真实的记录者
2018-02-06
文丨全媒体记者 李 燕
相识宛如昨日,一晃做记者这份职业已快9年。
时间真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可以改变很多事情,当伴随着的不仅仅是年龄增加,还有阅历、视野、智慧的提升。
2009年大学毕业,一个人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在沃尔玛背后租下一套小屋,没有父母、亲人的陪伴。那段时间的自己,甚是有些迷茫,除了在出租屋里看书复习外,找不到其他的事情可做。每天早上出门买好菜,回到小屋后便是一整天。就这样,在这座城市里谁也不认识谁地过了3个月。
国庆节后,大学同学告诉我贵阳电视台在招聘记者。于是我赶到贵阳参加了电视台的招聘考试,没想到被录取了。有些激动,也有失落。失落的是离家更远了,况且那里不是我喜欢的城市。
尽管不愿意,还是先做着吧,这年头找份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是有些不易的……在贵阳电视台上班没多久,遵义杂志社就在网上发布了招考通知。没多想,立即报名参考。幸运的是,被录取了。
于是,我又来到了遵义。这一次,没有了失落,又是和专业对口的工作。而更欢喜的是,离家更近了。
上班没多久,单位邀请了羊城晚报总编室的陈进老师来给我们讲课,那是工作后参加的第一次专业培训。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陈老师说自己每天再忙,也会看2个小时的报纸、杂志。我有些震住了,他已经是新闻界的大腕,仍坚持每天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想想自己,甚是感到惭愧。
从那以后,我养成了每天看新闻的习惯。说实话,以前看报纸往往只是随意浏览,根本没有意识去观察新闻的思路和写法。现在不同了,我在看的过程中会主动去学习别人如何去发掘新闻,如何去报道新闻。
9年里,不管是崎岖的山路、清澈的溪流、葱郁的森林,还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机声隆隆的生产车间、大山深处的贫困山村,我都坚持用手中的笔和镜头真实地记录着。
打开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回看近几年来发布的状态,的确有不少是关于工作的内容,就如那句话一样——“不是在采访现场,就是在去采访的路上”。
记得2010年5月4日,我接到单位安排的任务,采访首位遵义籍中国科学院院士涂永强。当时和我一起去采访的还有其他市级媒体的两位记者。采访第二天,另外两位记者的文章就见报了。而我选择去涂永强的老家团溪乡下,找到了涂永强的弟弟、弟媳、邻居和当时的老师刘庭耀,采访了他们眼中的涂永强。
陈进老师说过,我们的杂志定位是做深度报道,所以要有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去挖掘别人没有报道过的东西,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更有深度,更会打动别人。好的一篇新闻稿件,都是记者深入基层后完成的,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靠资料拼凑。
带着感情去工作,这是曾经的采访过的全国劳模、贵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工人侯国平给我最深的感触,他“换岗不换热情”的精神至今深深影响着我。
清理污水池、清理磷化槽、在有毒有害的喷粉生产线工作等等,很长一段时间要比其他同事提前上班2小时,推迟下班2小时,这样的苦累很多人会退避三舍,但侯国平一直坚持。我曾问他能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在一线工作,动力是什么?不善言辞的侯国平笑着说:“我遇到问题干不下去走了,其他人来到这个岗位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还不如好好干,那些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带着感情去工作,即使工作的对象是不能言语的机器。和自己的工作有感情,甚至是忠诚于一份没有给自己带来优厚待遇的职业,更显得弥足珍贵。我想,记者这份职业,恰是需要我们带着更多的感情去工作。因为记者并非像想象中那么高大上,它更是一个肩负重大使命的职业群体。
“走自己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从事记者这份职业,正是在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未来,还有无数个的9年,我会继续坚持做个真实的记录者,记录那些人那些事,记录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