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十年 拓荒有成
——访遵义杂志社原社长戴林
2018-02-06
文丨全媒体记者 陈 涛
十年,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只是一个岁月的符号。
而对于遵义杂志社人来说,这一个十年,是从无到有、从寂静到热闹的过程,其中的酸甜苦辣兼而有之,成就了今天的岁月静好。
隔着十年,再回头望曾经那些日子。遵义日报社、遵义杂志社原社长戴林心中仍有万分感慨:作为当时全国地市级城市唯一一本公开发行的时政类期刊,《遵义》杂志的创办是来之不易的!
“最初《遵义》只是市委的一本内资刊物,当时适逢报刊业整顿,就由遵义日报社接管过来,开始了杂志的变革之路。”在戴林的诉说中,十年前大家共同努力的场景历历在目。
无论是《遵义》杂志申请公开刊号,还是确定杂志定位,戴林和原主编姚鸿带领着大家在未知中穿行,一路披荆斩棘。
没有办公阵地怎么办?戴林将报社在澳门路的办公室挪出一部分,让《遵义》有了最初的家。后来,由于杂志社的发展,人员不断增多,他又将位于老城的老报社办公室腾出三层楼,给了遵义杂志社更大的空间。
没有人才怎么办?除了通过社招、西部志愿者、抽调等各方面资源整合,戴林还将遵义日报社的中坚力量调动一部分过来,从领导层到编辑、记者的支援,比如:原主编贺黎明,原副社长、副主编程建强、余娅,副社长、副主编邹杰,编辑、记者杨韬、陈涛等等,形成了一支适合期刊发展的团队。
一个新生事物的初始,都有很多需要克服的问题与困难。幸而遵义杂志社在遵义日报社的保护下,得以顺利、快速地发展。最初那几年,编辑部的选题会、重要业务例会等,戴林都会参与,听听编辑、记者们的想法,给予大家合适的建议,帮助大家找到正确的方向。在刊物的审定上,也是小心而细致,为大家把好关口。
后来,在姚鸿调离,贺黎明接任期间,戴林除了作好社长本职工作外,还要兼任主编之职。
这期间,《遵义》杂志推“新”出新,追求更有价值的、新鲜的、深刻的信息,集报道、观念、解析和评论于一体。不管是栏目设置、选题策划、编采合作,还是美术设计,都体现了《遵义》独有的内涵与底蕴,办刊水准和思路向着全国知名一线期刊不断靠拢。
2011年,遵义杂志社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在媒体转型的当下,戴林和贺黎明对杂志社的发展开始了新的定位与谋划。
《遵义》杂志从成立之初的月刊变成半月刊,从世界、全国、贵州、遵义的定位变成以遵义为主、其余为辅的布局,在内容上偏向本土新闻报道,让杂志更加接地气。
同时,遵义杂志社立足媒体特性——开门办刊,在《遵义》《遵义通讯》之外,又承办了《生态遵义》《投资遵义》《遵义农村》《遵义空港》等10多本专刊,《品味遵义》系列丛书以及特刊、画册。并开始向新媒体进军,组建了自己的新媒体团队,设计出品“小红军”文创产品等,拉开了全媒体发展道路。
近十年来,戴林和杂志社人一起共同为《遵义》而努力,坚持一业为主、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思路,以及独特的办刊思路和创意策划,走出了党刊的另一条发展路径。
《遵义》从出世就完成从蛹化蝶的华丽转身,在小小的天地打开了世界的窗棂,以独特的眼界、独立的思考,让人们触摸到世界的发展。也让人们在靠近世界的同时,记录下脚下这片土地上,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完成了一本时政杂志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思想锻造。
尤其是,在全国城市党刊研究会上,《遵义》连续多年荣获“全国十佳党刊”“全国优秀党刊”殊荣,奠定了杂志的品牌力量,也进一步扩大了杂志的影响力。
“一转眼就十年了,这一路上大家都很辛苦,取得今天的成绩也很不容易。”戴林说道,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以后还有很多个十年,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不忘初心地走下去,让我们的《遵义》越来越好。
这一个十年,拓荒有成。《遵义》为探究者提供路径,为管理者提供借鉴,为思想者提供平台,为社会各阶层之间的交流提供桥梁通道。在不断前行的社会进程中,完成了一次次紧密有致的跟随,将媒体的良知和气度融合起来,以人本精神记录、思考、见证这个城市的每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