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栽花花会开
2018-02-06文丨田兴海
文丨田兴海
去年快过年的时候,已经好久没有联系的《河北日报》评论部编辑蔡晓辉发了个信息给我,说是老家带给她的两箱老树苹果味道不错,寄了一箱让我品尝。
收到信息,非常感动。2015年退休后离开杂志社,因为担心会影响别人的工作,就很少与以前的作者朋友们联系了,没想到很多作者还一直惦记着我。
2008年,我被抽调到新成立的遵义杂志社帮助做编辑工作。《遵义》创刊伊始,编辑记者不到十人,每个人肩上都担负着很繁重的采编任务。杂志按板块分解给每个人,按照分工,我负责观点板块的组稿和编辑,栏目包括《观察》《时评》《争鸣》《宏论》《法眼》《长征》等。编辑工作对我来说是全新的,做观点类栏目更是赶鸭子上架,一个没有经验没有名气没有人脉的时政期刊的时评编辑,工作上的困难可想而知。
栏目的每篇评论文章,代表的是杂志社发声。《遵义》作为一家地级市新办的全国公开发行的时政期刊,如何让时评这只眼睛亮起来?视觉必须突破地域的限制,力求站得高看得远。然而要站在全党全国的高度去发声,作为地处信息相对闭塞的内陆山区小城,谈何容易?要提升杂志观点栏目的质量,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靠外援,千方百计去约请全国知名的时政评论员撰稿,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效应,逐步建立起自己稳定的时评队伍。
然而名家不是你想约他写稿他就会给你写的,要名人为你撰稿,首先得让他信任你的刊物,信任编辑的为人。如何得到信任?就只能靠真心诚意,靠认真负责,靠锲而不舍。
办法是逼出来的。中新社记者刘明是我以前在新华网的博友,他是新华网、人民网连续两年的“十大博客”之一。《遵义》正式创刊两期后,杂志社组织在北京召开了一次研讨会,我们诚邀刘明从长沙专程飞北京参会,通过他在时评圈的人脉关系,我结识了新华网的王甘武、人民网的王道峰等时评名家,他们都是评论栏目的负责人,除了真心诚意向他们约稿,还通过他们的推荐与全国各大媒体的十多个知名时评人取得了联系。
与名家约稿不容易,编辑名家的稿件也不轻松。必须按照自家媒体的风格、要求、版面进行认真的编辑修改,有时甚至要求他们重写或弃用。要修改名家的稿件,要人能够接受,就需要一次次的反复沟通,阐明自己修改的理由,让人心服口服。
有一次,向新华网安传香约写的一个稿件,在一些表达方式上有不同的看法。安传香是新华网的专职评论员,每篇文章都是按照新华社的要求撰写的重磅评论,几乎可以说是中国时政评论的风向标。我与她几次交流后仍各持己见,最后她似乎有点不耐烦了,说就按你的意思修改吧。结果我把修改后的版样传给她后,她给我留言说:“老田,不得不佩服你,你这样改动确实感觉更好些”。
四川汶川地震一周年,杂志社曾策划组织记者到灾区采访,后因种种原因没能成行。得知《重庆晨报》新闻部主任单士兵刚带队到灾区采访回来,就立即与他联系约稿,很快他就给《遵义》传来了一篇高质量的稿件,并配了大量的现场图片。后来他到別的报纸担任总编,工作忙没有时间写稿,还特意把重庆的专职时评人时言平、张勇等推荐给《遵义》。
朋友是靠交往得來的。江苏南通电视台新闻评论员邓海建在全国各大媒体很有名气,堪称时评大家,我曾几次试图与他联系约稿,但都没有回应。一次得知他要到贵州电视台做一档节目,就千方百计通过关系邀请他到遵义作客,当他到遵义了解有关情况后,欣然同意成为《遵义》的签约作者。后来,我们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无论自己手头的工作有多忙,只要《遵义》约请写稿,他都会有求必应。
约名家写稿不等于单纯的走名家路线,更要把握好一般作者的关系,这就要求栏目编辑每期做好平衡,既要有名家的稿子,也要照顾到普通作者,特别是当地作者的稿件要占一定比例。每期时评,我都要约本地的作者写稿,但是又绝不降低标准,通过这样,让名家带动和培养自己的时评队伍,尤其是遵义本土和遵义杂志社内部的理论队伍。
我们建立了遵义时评QQ群,在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做了遵义时评博客,有专门的投稿信箱,每期编辑的样稿出来,就先在QQ群、博客上预告,公开编辑意图,接受作者监督。几年中,我们还先后与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联合举办了几届时评有奖征文比赛,邀请权威人士当评委,不断提升栏目质量,扩大杂志影响。
有心栽花花会开。通过几年的努力,遵义杂志基本建立了稳定的高水平的时评队伍,除了有十来位固定的签约作者,还有在全国各大媒体经常发稿的重点作者60多人,固定的作者群200多人,每周发到邮箱的来稿上百件,用稿从等米下锅到精挑细选,栏目的质量也随之有了较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