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
2018-02-06
文丨全媒体记者 谭 冰
在同事那里找到了《遵义》杂志的创刊号,作为一名“老记者”、“老编辑”,本以为十年的时间,对于一切都云淡风轻,可是真真翻开这个火红的封面,十年前那个走进考场的青涩背影便浮现眼前。
大学四年,一直以为会成为人民教师的我,从没想过与新闻媒体打交道,得知被杂志社录取,除了兴奋更多的是压力、迷茫和不安,因为对于做杂志、做记者,我有些不知所措。当看到创刊号上一个个熟悉的名字,真的羡慕,心里也忍不住寻思着:“什么时候我的名字也能工工整整地印在杂志上?”
十年前的7月25日,那个夏日的午后,刚刚大学毕业的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多专家、领导、新闻从业者齐聚一堂为遵义杂志社的创立,为《遵义》杂志的创刊出谋划策,我才意识到,自己将要参与的是怎样一份开创性的工作。从“外行”到“入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多看多学,别人的采访,自己积极申请一起去学习,努力做一名时代的倾听者、记录者、传播者。
如果不是作为一名记者,我就没有机会去遵义市消防四中队采访“5•12”抗震救灾的英雄桂阳,在瓦砾废墟中抢救幸存者、搜救遇难者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在他的口中变成了“没做什么……我们应该的。”他的质朴与善良,责任与担当,都撞击着我这个同龄人的内心,不时为自己的幼稚与无知感到惭愧,至今令我印象深刻。
如果不是作为一名记者,我不会有那么多机会去亲近这片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 走村串寨,去寻找观察这片土地上生长的和我毫无关系的人和物,去体会他们的喜与悲。
如果不是作为一名记者,不会有机会参与遵义机场奠基、纪念遵义会议八十周年、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遵义撤地二十周年、播州区成立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采访报道,挖掘动人的新闻故事。
如果不是作为一名记者,我不会有机会对遵义的山山水水多了分认识与留恋,去感知与观察这片土地上的每一点变化与进步,庆幸自己能为这个城市的发展鼓与呼。
十年时间里,不是没有过离开,才发现杂志社团结协作、敢冲敢干的那股劲头,才是我想要的。再归来,工作的转换,岗位的转化,身份的转变,遵义杂志社,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地方,这个我曾经学习工作,帮助我成长的地方,都给了我无限的包容与机会。
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光影一瞬,但对于我来说,那是青春年华里,最美好,收获最丰富的时光。作为一个平凡人,没有说得出口的多么大的成就,但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我坚信十年的熏陶与侵染是潜移默化的。
能够再次成为一名记者、编辑,当重拾纸笔,心里有喜悦、有兴奋,更有年龄与能力追随的紧迫感。也许通往精品的路过于漫长,也许是承载的来自工作压力和家庭生活担子的负荷过重,成为一个真正称职新闻工作者,远没有理想中那样潇洒和超脱,在工作变得顺手之后,激情也会慢慢退却。我扪心自问,自己有时觉得力不从心,有时为了稍有难度的事情也会产生畏难情绪。甚幸,我有同伴与师长的鞭策与提醒,新闻从业人员的友好和敏感也许是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
十年过去,当年的杂志社“小妹妹”成为了九零后口中“姐姐”,再举目四望,身边的“战友”更换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更为年轻的朝气蓬勃的面庞,我钦佩他们的勤勉与进取,以及在不断变幻的传播环境中的适应能力。而那些年龄稍长的师长们,他们眼中仍有坚持新闻理想的坚毅,用于创新的勇气,他们带队基层采访、伏案改稿、悉心指导的身影,他们的“初心”,让我感动与难忘。
而今,不管多少年过去,每当自己悉心采写的文稿,编辑的版面刊登在杂志上,总是忍不住看了又看,读了又读,仿佛看着自己的孩子那般,爱不释手。
此刻,窗外渐渐有了蝉鸣,遵义杂志社这朵诞生在盛夏的新闻之花,经历十年的阳光风雨,枝叶越发繁茂,我是她枝头的一片绿叶,因她的滋养才显露出翠绿的生命本色……
记者,一个永远“年轻”的职业,遵义杂志社,一个“年轻”的群体,我愿在这个年轻的群体里,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