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异地就医“晋善晋美”

2018-02-06刘磊吴全明

中国社会保障 2018年3期
关键词:责任书社厅跨省

■文/刘磊 吴全明

作者单位:山西省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中心

2018年1月10日,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居民赵先生从北京世纪坛医院出院时,持社保卡通过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办理了结算。住院共花费13.4万元,医保基金支付8.2万元(含大病保险2.7万元),报销比例61%。不用垫付全部治疗费用再返回参保地报销,省去整理单据、复印病历等程序,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也实现了“一站式”结算,赵先生的家人感到非常方便、十分满意。与赵先生类似的参保群众还有很多。2017年,山西医保面对异地就医民生工程,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服务好每一位参保患者,让越来越多的患者享受到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带来的便利。

人民群众享受跨省就医便捷的背后,凝聚着山西医保人的辛勤努力,是多年来扎实工作的厚积薄发。2012年山西省11个市的职工和居民医保全部实现基金“统收统支”模式的市级统筹;2013年实现医保三个目录编码全省统一应用;2014年基本完成社会保障卡的发放和应用;2015年各市全部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017年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进入快车道,山西省结合本省实际,采取“分步实施、梯次跟进”和“同一时段、不同地区、多任务并行”等方式积极推进,采取了5项措施、实现“5个全部”。

采取5项措施。一是做好预付金管理。2017年2月6日,山西省人社厅和财政厅联合发文,解决开设“异地就医结算专户”问题,规范了跨地区(跨省、省内)异地就医预付金缴拨管理。先后收取省内和跨省结算预付金共3.8亿元。二是签订目标责任书。2017年4月,省人社厅与各市人社局签订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责任书”,明确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完成时限、责任划分等具体内容,将各市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系统、启动实际结算的时限提前到上半年。三是包市督导。省人社厅成立了11个专项督导组,每个组由1名处级干部带队,负责一个市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协调解决具体问题、督促工作进度。四是定期通报情况。从2015年起就建立了异地就医工作进度定期通报制度,并实行按市排名。五是实行工作约谈。针对个别市工作滞后的情况, 2017年6月28日省人社厅发出《关于对部分市全国联网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约谈的函》,对工作责任书的签字人进行了约谈,被约谈的地方非常重视,两天内即解决了相关问题。

实现“5个全部”。一是2017年7月国家结算系统实现全部12个统筹区接入并实际产生直接结算业务,比国家要求提前5个月。二是每县至少有1所医院接入系统,全省跨省结算的定点医院达到207家,包括全部三级医院和承担任务重的二级医院。三是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参保人员均已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四是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和异地转诊人员全部纳入范围。五是各统筹区全部进行过省外实际测试并建立启用联系电话、微信群进行工作协同。各市主动与外省沟通衔接,多市多人次到京、津、冀、沪、豫、陕、蒙等重点就医地定点医院现场开展实测。通过电话和微信可与全国就医地市级医保经办负责人进行协同工作,快速解决参保人员在跨省异地直接结算中的具体问题。

服务群众没有尽头。进入新时代,山西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将进一步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完善系统、规范流程、提高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务。

作者单位:山西省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中心

山西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成绩单

◆2017年1月24日,山西省平台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4月11日,作为就医地,实现第一笔跨省直接结算。

◆截至2018年1月底,跨省异地就医上线医疗机构207家,其中三级定点医疗机构41家,二级156家,一级及以下10家。

◆作为就医地,直接结算430人次,医保基金支付504万元,人均1.17万元。

◆作为参保地,直接结算12482人次,医保基金支付20055万元,人均1.61万元。

猜你喜欢

责任书社厅跨省
河南省人社厅举行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
河南省人社厅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动员大会
河南省人社厅组织收听收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
川渝人社数十项业务实现“跨省通办”
福建省委第六巡视组走访福建省人社厅离退休干部开展巡视延伸工作
图解跨省异地就医
重“签署”,轻“使用”
——教育责任书的使用误区
跨省“人身安全保护令”,为弱者保驾护航
责任书岂能沦为“打白条”
异地结算 攻一攻跨省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