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精准,提升异地就医便捷性
2018-06-06评论人应晓华
■评论人:应晓华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推进过程中,经办服务贯穿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全过程,是影响参保人员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这些服务包括:宣传政策,让参保人员快速、准确知晓相关规定和办理流程;快速完成异地就医申请、备案;将更多定点医疗机构纳入覆盖范围,为异地就医人员提供更多选择;准确、便捷进行结算等等。各地医保部门在这些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了有益经验。
在政策宣传方面,陕西、宁夏、云南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媒体,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有的省市综合利用短信、微信、QQ等媒介,传播政策;湖南集中开展改善服务的“百日优化行动”,推动异地就医宣传进企业、进医院、进基层;云南还对省内医院进行排查,为外省患者提供政策信息。
基于社保卡的异地就医备案是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基础,各省均增加了社保卡申请的地点,简化其申请流程。陕西省在400多家银行网点设置补换卡点,对有异地就医需求的人员优先发卡,随到随办。备案方面,安徽取消就医地备案审批,简化备案流程,提供了窗口、线上、电话、传真、手机APP等多种备案方式,真正做到24小时全程服务。
联网机构的数量是保证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有充分选择空间的基础。当前全国绝大多数三级医疗机构均已成为联网机构,但一些区县医院积极性不高。陕西通过团购降低改造成本、垫付系统改造费用等方式,提高了区县医疗机构接入的积极性,保证每个区县跨省异地就医至少覆盖两家定点医疗机构。
获得满意医疗服务的同时实现医疗费用快速结算,是异地就医人员最关注的问题。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执行“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导致有些待遇差异较大,特定人群待遇明显偏低。安徽具体分析各省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耗材等政策差异,尝试对待遇明显偏低的患者进行政策性补偿。另外,针对结算过程中出现的许多突发性问题,陕西、云南等建立了异地就医相关人员微信群,发现问题随时讨论,并协调各方力量快速解决,成效显著。
过去一年我国已初步形成全国性的异地就医网络,但异地就医依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一是如何精准界定跨省异地就医的需求者,这不仅需要省内宣传,更需要这些人群居住地省份的有效宣传;二是通过何种宣传渠道保证参保人员能获得所需信息;三是如何进一步简化备案流程,提高异地就医便捷性;四是如何发现异地就医中个人负担过重的患者并制定相应减负政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