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研究
2018-02-05林俐曾洁梅黄轩林英黄仁青
林俐 曾洁梅 黄轩 林英 黄仁青
【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方法:择于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的200份临床微生物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2015年5月-2016年4月100份为参考组,2016年5月-2017年4月100份实验组。分别对两组临床微生物标本进行阳性率检验,并对比分析其结果。结果:实验组大便标本、全血标本检验的阳性率分别是12.0%和10.5%,明显高于参考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鼻咽分泌物标本、痰液标本、尿液标本的阳性率分别是45.0%、29.4%、31.6%,与参考组对比,阳性率明显偏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临床标本微生物的综合有效率为25%,参考组为23%。结论:不同时间的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具有差异,逐步下降。对于病症诊断与预后处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1--02
医学的进步,各类技术之间逐渐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医学研究与微生物检验的结合有助于对病原菌做出更为确切的研究。当时,抗菌药物的使用,病原体的种类不断更替,发生改变,微生物检验能够帮助临床更为准确的药物治疗,全面了解病原体的类型,为传染病的预防、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作为参考,为流行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此提升临床诊断水准与康复概率[1]。但是,微生物的阳性率检验在临床实践中仍然存在局限性,有些方面相对欠缺,主要体现在微生物检验结果的阳性率相对较低,参考价值较低。本文择于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的200份临床微生物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时间的微生物阳性率,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于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的200份临床微生物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2015年5月-2016年4月100份为参考组,2016年5月-2017年4月100份实验组。参考组标本:大便标本24份、全血标本20份、鼻咽分泌物标本21份、痰液标本18份、尿液标本17份;实验组标本:大便标本25份、全血标本19份、鼻咽分泌物标本20份、痰液标本17份、尿液标本19份。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对比可知,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验方法
本次检验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检验过程严格执行微生物标本的检验标准进行操作,温度控制、培养基配制均要符合规范要求,并做好相关记录。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大便标本、全血标本、鼻咽分泌物标本、痰液标本、尿液标本的阳性率,以及两组标准的综合阳性率[2]。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运用SPSS 12.0数据包开展数據分析,计量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即百分率(%)表示,并通过t检测;通过检验,若P值低于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实验组大便标本、全血标本检验的阳性率分别是12.0%和10.5%,明显高于参考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鼻咽分泌物标本、痰液标本、尿液标本的阳性率分别是45.0%、29.4%、31.6%,与参考组对比,阳性率明显偏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临床标本微生物的综合有效率为25%,参考组为23%。
3 讨论
医学的迅速发展,微生物阳性率检验与临床诊断相结合,展现了不同领域科学的融合,促进了临床诊断技术的进步,微生物检验为临床诊断、病症治疗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然而,微生物检验在医学上的使用仍处于初级阶段,阳性率的检验值往往偏低且存在差异性。阳性率数值低会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病症治疗方法的选择、感染疾病的治疗水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标本产生差异的原因,整改优化,提高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准确性、完整性。
通过上述研究可知,在标本检验中,标本采集、制作、保存、运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导致结果出现差异性[4]。标本的保存及运输中必须要保证标本一直处于适宜的温度环境中,选择适当的运输方法,保证微生物活性,避免微生物在运输中遭到污染影响结果。与此同时,要保证检验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检验人员了解生理学、微生物形态学,具有丰富的检验经验,具备良好的操作能力、判断能力。
微生物采集过程会极大程度上影响阳性率的可靠性、准确性。其采集过程繁杂,存在风险颇大,一旦有某一个缓解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检验结果。尿液标本一般由患者自行采集,这一过程护理人员必须进行针对性的宣教,避免患者采集过程中操作不当使得标本量不足,成为无效标本。对微生物的保存、运输要求较高,不仅要保证微生物活性,还要避免微生物发生变异情况和过量繁殖。对于不同标本,要采用合适的运输方法,充分了解标本适宜的变异条件和生存条件,避免由于运输不正确、保存不恰当导致标本时效,影响阳性率检验[5]。
综上所述,检验不同时期标本微生物的阳性率,有助于为疾病诊断和预后处理提供良好的依据支持,有利于充分了解流行病,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王宝红.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8):3496-3497.
王蕾.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学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4):6712+6714.
刘艳. 探究不同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对比结果[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2):185+184.
彭晶,吴颖华.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4):144+207.
李秀奎.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2):2734-27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