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方法

2018-02-05石冷霜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朗读技巧指导小学语文

石冷霜

[摘 要] 运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对课文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之一。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亦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深入体会语感、语境、语意的优美。既然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指导朗读就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对学生朗读应给予充分正确指导,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提高文学素养。教师在培养学生朗读兴趣的同时,也要做到以读为本、读中悟情,以问促读、熟读深思,多措并举、激情引趣,从而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朗读技巧;指导

一、朗读的意义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注重朗读的效果。教师在对学生朗读进行指导的过程中,不仅能加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更能让学生在朗诵中领悟语言富含的情感;其次,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语速、语感,纠正正确发音,同时也可以学会运用更多方式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最后,朗读还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素养,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二、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在大多数语文教学工作者把朗读当作重要的教学手段,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依然保留着教师占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教师在讲授、学生在听,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朗读的时间自然少之又少,甚至有些学生对新课文中的生字都读不准,而教师却迫不及待地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内容。二是教师对新课改提出的模式比较重视,而忽视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对于朗读课文也只是走过场般通读了一遍,根本不明白语言真正的内涵,更不理解在朗读中需要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丰富情感,这样的朗读体现不出朗读的内在价值。三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贪玩心、好奇心都比较强,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个体化差异。四是教师并没有制定出具体的朗读评价标准,这样不能具体指出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自然不能根据学生的朗读效果提出针对性方案,也不能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

三、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

(一)充分做好朗读前的工作

1.研读教材

教师在授课前对课文深入了解,认真解析文本并根据教材进行精心研究。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为教师工作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向。因为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只有对教材内容胸有成竹,才可以在授教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教师还要注意朗读的关键是情感基调,每篇课文的题材不同、内容不同,情感基调自然也不同。因此,在朗读中必须掌握好情感基调,它好比不同的乐曲需要不同的乐谱,只有所诠释出来的情感与之相吻合才能达到深刻领悟。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从文中字里行间把隐藏的情感深度挖掘并融入自己的感情意识,这样在朗读中就可以做到深情饱满,而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做到胸中有丘壑。

2.精心设计朗读指导方案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掌握正确朗读方法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往往对很多事物保持较高的好奇心,同时该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语感的重要时期。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要针对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课文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如,现代诗和古诗就应采取不同的音调、节奏、情感。现代诗中有很多是抒情励志的内容,在朗读的时候往往偏重于深情婉转;而古诗的韵味深远,有节律,因此更注重节奏。比如,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的现代诗《大海睡了》,这首诗通俗易懂、语言优美,要求学生在领会诗歌的感情上捕捉其深情的意象。因此,朗诵这首诗时,要学会运用丰富的情感意识,通过美妙的联想深刻体验其优美意境,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意。

(二)朗读的正确方法

1.以读为本

古语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的书多了,自然而然就培养了鉴赏文章的能力,同时也积累了相关写作经验。教师需要把朗读目标落到实处。对每篇课文要运用什么感情进行朗读,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朗读,心中要做到一目了然。让学生整体感知教材的关键环节就是老师的范读过程,在朗读中语气和情感充当了传递思想的桥梁,它不仅能快速引领学生进入语言的意境中,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感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东西,在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柔情、悲伤、快乐通过声音进行巧妙的传送,从而让我们感知朗读者的内心变化,在思想上与之产生共鸣,达到一种与文契合的境界。比如,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生动感人,在朗读时要把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融入到语言情感中。在为学生们范读时,读到“老班长,您怎么不吃鱼啊?”这一句时,我用了比较疑惑不解的语气;“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在读这句的时候,我也用手抹了抹嘴,同时用非常自然的口吻进行朗读;而当读到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时,微微睁开眼睛,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了,你们吃吧!”因为事先做好了很多铺垫,这一句读得殷切悲伤,复杂情感随着朗读的进展在这部分得到升华,班里很多同学听得非常投入甚至有的在悄悄抹眼泪。由此可见,把课文中人物的内心情感进行深度揣摩,就自然能把人物的高尚情怀用言语描绘得惟妙惟肖。

2.以问促读

教师只有根据课文的目的要求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才能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思路,快速进入朗读境界,进行熟读深思。比如,用课外短文《我代表我的祖国》对学生们进行阅读训练时,由于我国这些年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有了很大提高,如果不做任何铺垫,让学生们对这篇文章进行充分理解就比较困难。因此,在朗读前讲解徐悲鸿生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具体情况,然后思考这段短文的具体含义以及每一句话代表的意义。给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在朗读时留意人物的内心变化,同时根据上下文的铺垫顺利完成了阅读训练题目。

3.多措并举

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才能让他们主动阅读、主动体验课文诠释的思想、主动揣摩作者的心理变化,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做到有感而发。小学课文内容都非常丰富,不仅涉及了多种体裁,同时也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他们语文的基本素养。对于每种类型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朗读方法才能激起学生主动朗读的欲望,讓他们主动体会朗读带来的乐趣,从主观意识中认为朗读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是一种值得做的事情,是能从中学到许多有用东西的事情,是能够打开丰富阅读知识大门的重要路径,这样他们才能投入到朗读中,充分体验朗读带来的特殊感受。

责任编辑 吴晶晶endprint

猜你喜欢

朗读技巧指导小学语文
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智慧引领,让朗读真正落脚于课堂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吗?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探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