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颤中医辨证分型与CHA2DS2-VASc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2018-02-05陈苏宁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8年1期
关键词:水饮心脉证型

王 雪,陈苏宁

0 引言

心房纤颤是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之一,患者常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多伴有心功能降低、脑梗死等并发症,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期[1]。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提出2种房颤血栓栓塞风险评分:CHADS2评分及CHA2DS2-VASc评分,以预测房颤血栓形成的风险,并指导房颤抗凝治疗。本文通过探讨非瓣膜性房颤中医辨证分型与非瓣膜性房颤CHA2DS2-VASc评分的相关性,以及房颤中医辨证分型与房颤患者一般病情资料、心脏超声相关指标、合并症的相关性,为中医治疗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2016年我院心房纤颤住院患者133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症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甲亢、心力衰竭、TIA或脑梗死,心脏超声报告(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左心射血分数LVEF)。其中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23例,瓣膜性房颤10例。接受心脏超声检查114例,无心脏超声报告19例。

1.2 诊断标准 ECG或Holter检查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振幅、形态、间距绝对不规则的f波,频率在350~600次/min,心室率不规则,RR间期绝对不等,诊断为心房颤动。

1.3 中医辨证标准 房颤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医内科学》[2]心悸的中医证型,选取6个常见证候。①心血不足: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②阴虚火旺: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伴耳鸣腰酸,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③心阳不振: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时有心痛,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④水饮凌心:心悸眩晕,胸闷痞满,小便短少,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咳嗽咯痰,恶心欲吐,舌淡胖,苔白滑,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⑤瘀阻心脉: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⑥痰火扰心: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1.4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符合心房纤颤诊断标准的患者。排除标准:急性期内死亡;合并认知及感觉性、运动性语言功能障碍;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甲状腺疾病;已知严重肾功能不全、严重肝功能不全;严重造血系统疾病;严重感染性疾病。

1.5 CHA2DS2-VASc评分计算 根据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提出的CHA2DS2-VASc评分标准[3],计算123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CHA2DS2-VASc评分:①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年龄≥75岁(每项2分)。②心力衰竭、年龄65~74岁、高血压、糖尿病、女性(每项1分)。③评分为0分者,可抗血小板治疗或不进行抗凝治疗;评分为1分者,抗凝治疗或抗血小板治疗均可,但推荐抗凝治疗;评分≥2分者推荐抗凝治疗。评分越高血栓风险相应升高,根据评分分为5~9分组、3~4分组、2分组、1分组、0分组。

2 结果

2.1 中医辨证结果 对133例房颤患者进行中医辨证,结果水饮凌心52例,瘀阻心脉26例,心血不足30例,心阳不振12例,痰火扰心3例,阴虚火旺9例。

2.2 CHA2DS2-VASc评分不同分组中医证型比较 CHA2DS2-VASc评分1~2分组心血不足证型20例,5~9分组水饮凌心证型25例,均明显高于其他分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不同中医证型组心脏超声指标比较 房颤中医不同证型组心脏超声指标见表2。

2.4 不同中医证型组一般资料及合并症分析 房颤中医不同证型在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症高血压、合并症甲亢等方面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房颤不同中医证型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不同中医证型组合并冠心病比例对比:瘀阻心脉组77%>水饮凌心组48%>心血不足组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组合并心衰比例对比:水饮凌心组94%>心血不足组30%、水饮凌心组94%>瘀阻心脉组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痰火扰心、心阳不振及阴虚火旺证型较少故,不再与其他组做组间对比),房颤不同中医证型组临床资料,见表3。

表1 CHA2DS2-VASc评分不同分组中医证型分布图(例)

表2 房颤中医不同证型组心脏超声指标比较

注:与水饮凌心组比较,*P<0.05;与EF正常低值0.54[4]比较,#P<0.05;与左房内径正常高值55[5]比较,△P<0.05;与左室舒张末内径正常高值38[5]比较,▽P<0.05。由于痰火扰心、心阳不振及阴虚火旺证型较少,故不再与其他组做组间对比,否则可能增大误差

图1 不同中医证型年龄均值

3 讨论

现代医学关于房颤的发生机制并不十分明确,目前主要有局灶激动学说、自旋波理论、多波子假说、自主神经影响、碎裂电位等[6]。针对房颤的治疗主要是控制心室率、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预防血栓形成。现代医学对于房颤转律的治疗包括射频消融术及药物转律,其中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率为23.5%~35%,药物转律复发率为66.7%[7-8],房颤的治疗面临着复发率高、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血栓形成脱落等发生率高、药物不良反应大等问题。中医药治疗心房纤颤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毒性低等优点[9],房颤的治疗有待更多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以开拓治疗新思路。

房颤血栓危险评分包括传统的CHADS2及CHA2DS2-VASc评分,后者自2010年提出之后,广泛应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卒中管理[10],而与CHADS2评分相比,CHA2DS2-VASc评分具有更强的血栓栓塞高危、低危人群区分能力和更高的左房血栓预测能力[11]。

房颤在中医学属于“心悸”“怔忡”范畴,各代医家对心悸的病因及辨证分型不同,管琳等[12]认为,老年人心房颤动分气阴两虚、阴虚阳亢、痰癖闭阻、心阳虚脱四个证型。陈子晶等[13]认为,中医证候以气阴两虚为多数,其次为气虚血瘀、痰瘀互结等证候;中医证候相兼多数为三证相兼、四证相兼,单证的比例较少。汪云翔[14]认为,房颤患者以老年人瘀阻心脉、痰浊闭阻证型居多。有冠心病病史的房颤患者多为瘀阻心脉、痰浊闭阻型;有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患者辨证多为瘀阻心脉、阴虚火旺型。本研究根据《中医内科学》,选取房颤常见的6个中医辨证分型:水饮凌心、瘀阻心脉、心血不足、心阳不振、痰火扰心、阴虚火旺,其中部分证型病例数较少,不再与其他组进行组间对比。

表3 房颤不同中医证型组的临床资料(例)

本研究123例房颤患者中水饮凌心证型多分布在5~9分组,表明房颤水饮凌心证型的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较高,适当应用活血药物可能改善房颤患者的预后,但还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房颤心血不足证型患者CHA2DS2-VASc评分为1~2分,结合现代医学研究,需要安全的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3]。

本研究结果表明,心血不足证型房颤患者心脏超声左心射血分数在正常范围内,而水饮凌心证型房颤患者左心泵血功能低于上述两个证型患者,可能存在左心射血分数的下降。水饮凌心证房颤患者左心房增大,而房颤瘀阻心脉证及心血不足证患者左心房内径正常。房颤瘀阻心脉证及心血不足证患者未发生左室扩大,而房颤水饮凌心证患者左室舒张末大小低于上述其他两个证型。水饮凌心证型的房颤患者往往发生心脏生理结构的改变。房颤合并心衰患者中医辨证多为水饮凌心,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多为瘀阻心脉。房颤中医辨证多为本虚标实证,以气血阴阳亏虚为本,日久出现肾阳虚损,水饮上犯心肺,心悸、胸闷、夜间憋醒咳嗽咯痰、端坐呼气等心衰症状;瘀血停阻胸中,阳微阴弦,出现胸痛,甚至胸痛彻背、口唇青紫等冠心病症状。

总之,房颤水饮凌心患者血栓形成风险较高,此类患者多合并心力衰竭,左心房发生扩大;房颤瘀阻心脉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正常,此类患者多合并冠心病;房颤心血不足证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射血分数多正常。本研究只有133例,样本量较小,因此在结论的推导方面可能存在不足,仍需开展更大样本量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发现更好的研究房颤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1] Costantini M,Ranicri AT,Fachechi C,et al.Atrail fibrillation and heart failure complex relationship[J].G Ital Cardiol(Rome),2006,7(1):40-49.

[2] 周仲英,金实,李明富,等.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0-132.

[3] Camm AJ,Kirchhof P,Lip GY,et al.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J].Eur Heart J,2010,31(19):2369.

[4] 杨浣宜,智光.超声心动图规范检测心脏功能与正常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2):144-145.

[5] 杨浣宜,智光.超声心动图规范检测心脏功能与正常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1):69-72.

[6] 胡大一,刘彤,郭成军.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1999,3(3):234.

[7] 韩菲菲.CHA-2DS2-VASc评分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D].大连医科大学,2012:6-13.

[8] 许中.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与导管消融治疗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4.

[9] 徐士钊.中医药治疗房颤的新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148-149.

[10]Camm AJ,Lip GY,De Caterina R,et al.2012 focused update of the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an update of the 2010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developed with the special contribution of the 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J].Europace,2012,14(10):1385-1413.

[11]顾俊,贾锋鹏,封盼攀.CHADS2与CHA2DS2-VASc评分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左房血栓的风险评估[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34(11):1601-1605.

[12]管琳,魏希进,邵华强.老年人心房纤颤例病因与证候分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1):40-41.

[13]陈子晶,胡元会,王师菡,等.200例冠心病房颤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8):1314-1317.

[14]汪云翔.203例房颤患者中医辨证相关因素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2,25(12):61-62.

猜你喜欢

水饮心脉证型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肠鸣腹泻30年,竟是“水饮”作祟
心脉隆注射液热原检测方法的比较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去桂之解析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二参降香汤治疗心脉瘀阻型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辨证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前体及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痔病症状发作诱发因素的对照研究及其与中医证型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