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盘点五年 谋划明天

2018-02-05古钺

中国社会保障 2018年1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养老保险统一

古钺

年前,社保公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深感震撼。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中央“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令国人振奋、世界瞩目。当然,社保公最关注的还是社会保障领域,展板中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一列列斜指右上的指标箭头,展台上可实测的社保卡和读卡机具样品,展柜里中国政府获得全球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的奖杯实物……无不让人由衷地感慨和骄傲。时值岁末年初,又是检视过往、规划未来的当口。社保公愿以一己之见点数社保工作5年脚印,展望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前路阶梯。

十八大以来,社会保险改革发展成就非凡

过去5年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3个方向上都有不寻常动作,办了10件大事:

在增强公平性方面

第一件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人社部2014年初提出构想,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部署实施。到十九大前,全国养老保险参保9.08亿人,比十八大前增加近1.5亿人。医疗保险继续保持对全民广泛覆盖。同期,工伤、失业、生育参保人数都增加了3600多万至3800多万人,5年累计享受待遇人数分别为970多万、800多万和3388万。制度可及性显著增强。

第二件 整合城乡居民社保制度。2014年,新农保、城居保统一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十三五”肇始,居民医保城乡统筹驶入快车道,目前绝大部分省份已由人社部门统一管理经办。这两大制度的整合,向城乡社保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跨越了一大步。

第三件 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2014年底中央果断决策,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实行同样的统账结合的基本制度模式,一举突破了困扰社会多年的“双轨制”格局。这是十八大后制定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并逐项推出的最大亮点之一。

第四件 持续提高基本保障水平。连续5年调整退休人员待遇(近两年统筹安排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调待政策),使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从1750元提高到2500元;2014年统一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目前人均每月基本养老金(含个人账户养老金)达120多元,比5年前增长40%;基本医保住院支付比例及封顶线稳步提高,个人自付率下降;工伤保险待遇标准也大幅提高。更多群众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增强了获得感。

在适应流动性方面

第五件 实施养老保险跨地区、跨制度、跨城乡转续衔接政策。落实职工养老保险转续政策,5年中为近千万人办理了跨省转续手续;2014年又制定施行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在城乡居民之间以及职工与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之间架起了“互通式高架桥”。

第六件 实现异地就医结算。在省内异地就医普遍联网结算基础上,2017年建成全国网络平台,实现异地安置退休人员等群体合规住院费用医保跨省即时结算。

第七件 社保经办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进展明显,全国社保信息实时联网运行;统一的社保卡发行10.56亿张,比5年前增长2.7倍;各地普遍实现网上经办,开通移动服务终端,为参保群众缴费、查询、咨询和领取待遇提供了更多便利。

在保证可持续性方面

第八件 启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总结先期试点省份经验,2015年中央作出全面推行的重大决策,统一委托社保基金会归集投资。

第九件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中央明确了划转范围、比例和政策,部署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为社会保障基金长期储备开辟了新的稳定筹资渠道。

第十件 发展多层次保障。2013年明确了企业年金EET的税优政策,推动实行企业年金的企业增加1.1万户,职工增加500万人,基金结存增长1.3倍。2015年建立了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已覆盖1700多万人。普遍建立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明显减轻了患大病群众的经济负担。

这10件大事,许多是久已谋划的,但困难阻力不小,能在这5年集中出台、推进、落地,表明在中央坚强领导下,社保领域确实“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贯彻十九大精神,描绘社会保险改革发展新蓝图

十九大提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总要求是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目标是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立足现实基础,瞄准未来5年、2035年及更长远目标,社保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也有10项:

公平可及——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十九大报告新加“全面”二字,对全民参保计划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新要求。养老保险是“全面实施”的重点,要确保完成“十三五”规划90%参保率的目标,并争取在新的规划期提升到95%。在制度资源配置结构上,适应城镇化进程,以居民保险为兜底,将更多人、特别是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保障性更强的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险。

老有所养——完善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确保公平前提下,着力增强制度的激励性。规范缴费基数,减少瞒报漏缴导致参保人长期利益损失;改进计发办法,增进依法如实缴费和长期持续缴费者的利益,突破缴满15年就中断的困局;从实行中央调剂金起步,尽快实现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统一参保人员丧葬补贴标准及非因工伤残待遇政策,逐步形成老遗残一体的制度安排。结合精准扶贫,适当提高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并深入研究从完全自愿参保转为积极引导与适度强制相结合机制的方向和路径。

病有所医——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和大病保险。“统一城乡”是中央对居民医保的新提法。要高举这面旗帜,统一制度、政策、标准和管理,完善异地就医结算,进一步深化支付方式改革,促进资源公平有效利用。

弱有所扶——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这是养老与医疗保障相结合的新制度,在老龄化加速背景下已刻不容缓,要加快构建基本政策体系,统筹运用各方资源,早见实效。

高位整合——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全国统一”的要义是服务理念、保险项目、组织架构、管理规则、经办流程、信息标准“六统一”,核心机制是纵横协同,以统一、协同来推动规范、彰显公平、促进便捷。进一步提升社保信息化水平,线上线下经办服务并进,早日实现社保卡人手一卡,多项用途,全国一卡通。

让钱生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取得新成果。目前全国集中委托投资额仅几千亿元,不到结存总量的10%,要破解地方向中央归集投资资金的体制、心理和现实障碍,尽早达到万亿元量级;全部委托社保基金会投资也非长策,需要研究更多元化、专业化的养老基金投资体制。

三足鼎立——初步形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框架。以更大力度、更有吸引力的政策推动发展企业—职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壮大第二支柱;工伤保险也可以探索与人身意外保险相衔接的方式,扩大保障范围。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已论证日久,该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了,关键是突破保险、基金证券、银行储蓄、不动产等业态各自封闭的格局,在超级层面统筹规划,用统一的政策来引导、统一的标识来辨识、统一的平台来便利民众,将沉淀资产更多投入自身养老储备。

虑近谋远——增加社会保障战略储备。继续增加预算资金对全国社保基金的投入,近期目标是至少达到一年支付额(3.5万亿元)的储备量;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从试点走向全面推开。

坚守红线——强化社保基金监管。目前全国5项社保基金一年收入、支出规模分别达到6万多亿元和5万多亿元,结存7.5万亿元,加上补充保险、全国社保基金,结存量超过10万亿元。对这笔巨额民生资金必须实行最严格的监督,除了健全政府监管措施外,要全面构建公开、透明的社会监督机制。对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更不可等同于一般资金,要适应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实行独立的专业化综合监管。

依法施政——推进社会保险法制化进程。从上世纪90年代发端的社保制度改革进行了20多年,各项政策经过实践检验大体成熟定型,应在社会保险法框架下,加快各专项立法,强化约束性和执行力。这应当作为社保制度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所有这些工作,都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实现这些目标,不可能单靠政府机构之力,需要政府、产业界、学界、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多方合力,同绘蓝图,形成社会保障全民共有、共谋、共建、共享的发展局面。■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养老保险统一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统一数量再比较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原因分析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