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类方为主从肝论治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2018-02-05周毅平黄春发
周毅平,黄春发
(广东省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 510130)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以下肢浅表静脉扩张、迂曲、患肢酸胀、沉重为主要表现,晚期可见小腿及足踝区皮肤脂质硬化和湿疹,严重者出现难以愈合的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西医治疗以药物、手术、硬化剂和支撑疗法为主,但术后复发较常见[1]。本研究通过对CVI C2~C6级患者进行从肝分型论治,予以柴胡类方为主的中药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广州市中医医院门诊就诊的CVI C2~C6级的患者389例,其中男122例,女267例;年龄16~74岁,中位年龄43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48年。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排除合并肝硬化、妊娠、Cockett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脏瓣膜疾病、肿瘤等的患者。按临床-病因-解剖-病理生理(clinical features etiology anatomic distribution pathophysiology, CEAP)中的临床分级法分级,选取C2~C6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210例和西药组179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局部处理相同。溃疡者局部应用生肌膏(院内制剂)换药或外用溃疡贴。组织周围炎或浅静脉血栓者以呋喃西林或冰柏膏(院内制剂)外敷,每日1次。
2.1 中药组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及《周围血管科常见疾病证候诊治指南(2015)》(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进行证候归纳和选方,归纳为4型[2]。①肝(气)郁化火:烦躁易怒,下肢久站后酸胀、疼痛,伴灼热感,硬结红肿疼痛,色素沉着,口干、苦,舌红苔黄,脉弦数。选用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芦荟清肝丸等为代表方加减。②寒湿瘀滞:肢体沉重畏冷、酸痛或刺痛,得温痛减,唇舌紫暗,舌有瘀点,舌苔白滑,脉沉细涩。选用柴胡桂枝汤、四逆散、黄芪桂枝五物汤等为代表方加减。③湿热下注:局部红热肿胀,皮肤渗液、糜烂、溃疡渗出多,舌苔厚腻,脉滑数。选用四逆散合参苓白术散、萆薢渗湿汤等为代表方加减。④血虚风燥(盛):皮肤粗糙、干燥脱屑、瘙痒,或枯皱皲裂,肌肤麻木,舌淡脉细。选用柴胡四物汤、四物消风散为代表方加减。每日1剂,以水煎成100 mL,每日1次。
2.2 西药组 按照不同的CEAP分级,给予不同的药物。C2~C3级:静脉活性药物草木犀流浸液片(生晃荣养药品株式会社,H20160144,规格:400 mg/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或地奥司明片(LES LABORATOIRES SERVIER,H20140455,规格:500 mg/片)口服,每次2片,每日2次。C4~C5级:静脉活性药物+活血化瘀中成药,脉血康(重庆多普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70056,规格:0.25 g/粒)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或银杏叶滴丸(万邦德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0071,规格:63 mg/丸) 口服,每次5粒,每日3次。C6级:在C4~C5级方案基础上按照经验用药或细菌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口服或静脉滴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疼痛、水肿、静脉曲张情况、色素沉着、硬结、溃疡数目、溃疡面积等指标,进行静脉疾病临床严重度评分(VCSS)。
3.2 结果
(1)CEAP分级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CEAP分级比较(例)
(2)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见表2。
表2 389例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C2~C6级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例)
(3)VCSS评分比较 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各级患者治疗后VCSS评分均值均小于治疗前(P<0.05),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效。治疗前两组间比较,各级患者VC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病情均衡性好,具有可比性。治疗后C2、C3级比较,两组分值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无明显差异。C4、C5、C6级患者治疗前后差值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1)。见表3。
表3 两组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前后VCSS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西药组比较,▲▲P<0.01
4 讨论
中医无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病名,历代医家多归之于“筋瘤”“臁疮”“青蛇毒”“恶脉”等范畴,多从气虚、寒凝、血瘀、湿热、痰瘀及内、外伤而治[3-6]。文献偏重于臁疮的报道,对单纯静脉曲张的中药治疗报道较少。以地奥司明为代表的静脉活性药物有一定的局限性,胃肠炎等副作用限制其临床运用,且对C4~C6级患者作用有限。因此,发挥中医药特色,开发中药治疗CVI有重要意义。
吴谦在《医宗金鉴》指出“恶血留内,则不分何经,皆以肝为主,盖肝主血也,故败血凝滞,从其所属,必归于肝”,而曲张静脉中的血液正是这“恶血”,当责之于肝之疏泄功能失常。《灵枢·刺节真邪》最早记录了“筋瘤”的名称,指出其病因是“邪气居其间而不反”。《灵枢》《外科枢要》《外科正宗》中记载了筋瘤的“邪气居其间”“怒动肝火”病因,“随气凝滞” “有所结,气归之”病机以及“清肝解郁,养血舒筋”治法、“清肝芦荟丸”方药,均说明CVI与肝主疏泄功能密切相关。笔者分析认为,肝疏泄失常而致气郁或血滞脉中或血溢脉外。气郁或血滞脉中,临床上表现为胀痛、刺痛;化热则灼热疼痛;寒气凝滞则肢体冷感,夜间痉挛。血溢脉外故不荣经脉肌肤,则疾病后期出现皮肤营养障碍性改变,如色素沉着、溃疡等。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述:“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抟,久留而内著……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肝失疏泄后期寒热交杂,热胜其寒而病发溃疡。而《外科正宗·臁疮论》也记载:“臁疮者,风热湿毒相聚而成。”因此,肝气郁结而导致湿热下注、瘀血阻滞,是CVI各发展阶段的重要病机[7]。
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者,治以疏肝清肝、解郁活血为法。代表方柴胡疏肝散疏畅少阳枢机,调气活血。方中白芍养肝敛阴止痛,与柴胡疏肝相伍,一散一收共为主药;枳实泻气之壅滞,与柴胡同用,一升一降疏肝理气,以达郁邪;白芍、甘草配伍缓急止痛;川芎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厚朴、半夏宽胸宣泄郁气;香附、陈皮理气止痛。诸药合用,辛以散结,苦以降通,解气滞郁结。临床研究表明,柴胡疏肝散能抑制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表达,有效改善CVI临床症状[8]。若兼见血虚、脾虚,则予以逍遥散,逍遥散为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去泽泻、川芎,加薄荷、生姜组成,以调和肝脾,理气养血。若热证明显,则予以丹栀逍遥散。
寒湿瘀滞证,代表方为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汤治少阳病兼太阳之表不解,而发热恶寒,四肢关节烦疼,呕而心下支结者。如脉微细弱属营卫虚弱者,则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温经,和血通痹。若见舌红口干,则属寒气阻络、阳气内郁,则予以四逆散透解郁热,疏肝理气。
湿热下注证,则见局部静脉曲张并见红热肿胀,水肿明显,或下肢皮肤渗液、糜烂、溃疡渗出多,舌苔厚腻,脉滑数。《金匮要略》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郁气滞累及脾土运化失常,水湿内蕴,出现水肿。“土得木则达”,治疗当以疏肝理气、健脾祛湿为主,代表方或以四逆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或萆薢渗湿汤,加强利水渗湿。
血虚风燥(盛)证,见皮肤粗糙、干燥脱屑、瘙痒,或枯皱皲裂,肌肤麻木,溃疡色淡白,代表方为柴胡四物汤、四物消风散。柴胡四物汤出自《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由四物汤和小柴胡汤去生姜、大枣组成,方中四物汤养血,小柴胡汤调畅气机。肝气条达,故内风自消瘙痒息;营血通畅则皮肤得濡养而燥自除。
“肝主疏泄”理论与CVI具有密切关系,以柴胡类方为主从肝论治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调畅肝气,兼以清热利湿、养血活血,可为CVI的中医治疗及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1]ALLEGRA C,ANTIGNANI P L,CARLIZZA A.Recurrent varicose veins following surgical treatment: our experience with five years follow-up[J].Eur J Vasc Endovasc Surg,2007,33(6):751-756.
[2]周毅平,黄春发.体质辨识与局部辨证相结合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123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4,55(12):1034-1037.
[3]周绍荣,全嬿嬿,薛慈民.“芪龙祛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下肢静脉曲张21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2,44(10):43-44.
[4]邴守丽,邴守兰,何祥民,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现状与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4,21(5):14-16.
[5]李晓.中西医结合治疗52例下肢静脉曲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3):166.
[6]康煜冬,吕培文.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60例[J].北京中医药,2010,29(5):371-372.
[7]周毅平,黄春发.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从肝辨治[J].新中医,2017,49(2):162-163.
[8]周毅平,黄春发.柴胡舒肝散对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