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国内外经穴电阻特异性研究现状※
2018-02-06吴晓林王爱成周培娟赵建新通信作者宋佳杉
吴晓林,王爱成,周培娟,赵建新,通信作者:宋佳杉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 100029)
自20世纪50年代日本首次发现穴位表面皮肤具有低电阻特异性以来,穴位电阻特性研究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穴位电阻特异性作为电学特性的一部分,是经穴反应特异性研究常用的客观指标。但笔者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对于穴位电阻特异性的认识并不一致,涉及的疾病、穴位及临床治疗方法也较多,而且临床试验中采用的仪器也没有统一标准。因此笔者以“穴位电阻”为关键词,通过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英文数据库PubMed自2012—2017年关于穴位电阻特异性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进行检索,获得文献40篇,剔除重复、非临床试验研究后,得出密切相关文献21篇。笔者对以上文献从经穴电阻特异性表现、应用疾病、涉及的穴位及测试仪器、结合的临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 经穴电阻特异性研究表现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许多研究者发现经穴在生理状态下具有低电阻特性。但笔者总结发现,近5年国内外关于穴位电学特异性的研究基本都是在病理状态下进行,而且在经穴电学特异性方面与传统低电阻的观点并不十分一致。
1.1 病理状态下经穴电阻特异性表现与传统观念相符
20世纪,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病理状态下的穴位电学特性进行研究。1953年德国Voll R[1]发现穴位电阻变化可以反映很多器官的生理和病理情况。随后国内研究者结合国内外研究基础,开展了许多病理状态下穴位电阻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的疾病有胃溃疡[2]、头痛[3]、子宫颈癌[4]、急性心肌炎[5]、瘿病[6]、心肌梗死[7]、颈椎病[8]等;证型以心气虚证[9]、气虚证[10]为主。佘延芬等[11]研究发现,病理状态下的电学特性主要表现为相关同名经穴位皮肤电阻的失衡。
近5年研究中,安贺军等[12-14]发现萎缩性胃炎患者双侧胃经各经穴区域的电阻值均低于非穴区域(所取各经穴旁开1 cm);但是不同穴位、不同证型之间电阻值有区别,这与病理状态下穴位、经络的虚实状态有关。王强玉等[15]研究发现,原发性痛经患者双侧太冲、太溪、太白穴电阻值及双侧太冲、太溪、太白穴的电阻失衡率均较正常明显升高。孙立虹等[16]研究发现,原发性痛经患者神阙、关元穴电阻值明显升高,隔物灸治疗3个疗程后可恢复至正常组水平。王强玉等[17-18]研究发现,原发性痛经患者中极、关元穴电阻值较正常明显升高,肾俞、次髎、公孙穴电阻值升高,且双侧肾俞、次髎、公孙穴电阻失衡现象较正常女性明显。上述穴位电阻值在经过施行隔物灸3个疗程后可明显降低。陈连靖等[19]研究表明,痛经女性中极穴电阻增高,提示患者病变局部穴位处气血运行不畅。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研究者认为在病理状态下,双侧同名穴位电阻失衡度较正常人明显增加,这一点符合传统认识。但是最新研究认为,病理状态下电阻值较正常人增加,虽然经穴区域较非经穴区域有明显的低电阻特性,但是不同穴位以及不同证候情况下,电阻值情况有所不同。
1.2 病理状态下经穴电阻特异性与传统观念有差异
虽然已有很多研究发现,经穴电阻值能反应疾病的情况,并能为临床治疗取穴提供理论支持,但是国内外一些研究者认为,经穴的电阻值与疾病状态并没有直接的相关性。Rezvani M等[20]选择外科下肢矫正术后伴有中到重度疼痛的患者50例,分别在给予镇痛剂前后测试合谷穴和曲池穴的电阻值,结果发现疼痛减轻与两穴电阻的变化并没有明显的关联。Jianzi Wei等[21]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经穴都存在低电阻特性。杨华元等[22]在耳穴中发现,耳郭的肿瘤特异区穴位电阻信息在乳腺肿瘤人群中具有显著的特异性;Yanfen She等[23]研究发现,电阻失衡度在原发性痛经患者和正常女性中并没有明显的差异,电阻失衡度在月经期有高有低,所以关于穴位电阻特异性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以适当的点、疾病、更大的样本量和最优的设备来验证。孙艳红等[24]以普通针灸针和绝缘针灸针作为探针,应用相应的探测仪器,观察中风偏瘫患者针刺留针过程中穴位内电阻变化,发现穴位电阻特异性变化多端,研究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轻易下结论。李瑞霞等[25]同样以普通针灸针和绝缘针灸针作为探针,观察留针过程中穴位内电阻变化,并对穴位和非穴位的电阻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穴位还是非穴位,两种探针留针前后电阻都出现显著性变化;但并未发现穴位与非穴位电阻的差异性。这些研究者对于经穴存在低电阻特异性这一观点持怀疑态度,并且对于穴位电阻的变化反映疾病状态的观点并不完全认同。
穴位电阻特异性这一研究虽有半世纪之久,但并没有统一的观点,这可能与所选穴位的数量、属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2 经穴电阻特异性研究涉及的疾病、穴位及归经
近5年穴位电阻特异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病理状态下,笔者将所涉及文献中的疾病和穴位,包括穴位的特性、归经等进行了分析总结。
2.1 涉及的疾病 经穴电阻特异性研究涉及的疾病以脏腑病为主,共有12个。其中原发性痛经7个(50.0%)[15-19,23,26]、萎缩性胃炎4个(33.4%)[12-14,27]、乳房疾病1个(8.3%)[22],中风1个(8.3%)[24]。
2.2 涉及的穴位及穴位特性、归经 经穴电阻特异性研究涉及穴位共26个,其中特定穴23个(88.5%),非特定穴3个(11.5%),所有文献设定的非经非穴均为经穴旁1 cm的区域。涉及的穴位按其出现频次为足三里穴5次(19.2%),居第一;关元穴4次(15.4%),居第二;厉兑、内廷、陷谷、冲阳、解溪、丰隆、梁丘穴各出现3次(各11.5%),居第三;太冲、太溪、太白、合谷、中极穴各出现2次(各7.69%);上巨虚、肾俞、公孙、次髎、太渊、神门、曲池、神阙、三阴交、地机、中都、水泉穴各出现1次(各3.85%)。特定穴中,原穴7个(30.4%),五输穴6个(26.1%),郄穴4个(17.4%),络穴、募穴各2个(各8.70%),下合穴、背俞穴各1个(各4.35%)。归经主要为足三阴经、胃经。
研究涉及的疾病主要以脏腑病为主,所以取穴以原穴为主,原穴为脏腑原气经过、留止的部位,《灵枢·九针十二原》载“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五输穴位列第二,按照经气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顺序排列为井、荥、输、经、合五穴。《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载:“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俞;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原穴治疗脏腑病应用广泛。所选疾病以原发性痛经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主,所以取穴主要归属于足三阴经及胃经。足三阴经和任脉是临床治疗痛经首选经脉,任主胞胎,肝主藏血、脾主统血、肾主生殖,均与月经有密切关系;慢性萎缩性胃炎为胃经穴位主治病证之一。
3 穴位电阻探测仪的研究
目前经络穴位电阻探测仪主要有两电极和四电极两大类。两电极经络穴位电阻探测仪多采用直流电,这种电流设计可引起蛋白质变性[28],并且破坏皮肤原来的状态,受试者测试点有明显刺痛感[29],还会产生组织的极化现象。此外直流电流的极性强弱和测定时间也影响穴位电阻值的大小,不容易控制,测试结果就会受到影响。四电极经络穴位电阻探测仪采用交流电,佘延芬等[30]研究表明,杨氏四电极探测仪测定值与皮肤状况、电极湿润程度、压力大小与皮肤接触时间的长短无关,对皮肤无刺激作用且测定值的重复性好,仪器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为便于今后研究者选择合适的穴位电阻探测仪,笔者对近5年经络穴位电阻研究采用的7种探测仪作了简单比较(见表1)。从表1可见,穴位电阻特性的测量并没有统一的仪器,相关影响因素(实验室环境、患者测试前的休息时间等)的控制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测量时间、测量方法也不一致。
4 测试中结合的治疗方法
有很多学者结合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穴位电阻测试,如结合中药[26]、隔物灸[16-18]、绝缘针[24-25]、普通针[24-25,31-32]、耳针[22]等。另外还有研究者结合子午流注取穴[30]、不同穴位配伍[31]进行研究。
5 小结
综合上述研究,经穴的电阻特异性这一观点仍具有争议。赞同者认为经穴电阻特异性客观存在,病理状态下的电学特性主要表现为相关同名经穴位皮肤电阻的失衡;但经穴电阻特异性也具有相对性,因不同穴位、疾病状态下经络穴位的虚实情况、疾病的证候不同而表现出相对性。而持怀疑态度的研究者认为这一特性并不明显,由于研究易受多种因素干扰,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以适当的点、疾病、更大的样本量和最优的设备来验证,不可轻易下结论。目前研究的穴位主要集中于经穴中的特定穴,并没有涉及太多的非特定穴电阻特异性研究。涉及疾病的种类相对较少,主要集中于脏腑病证,对于一些针灸科常见的肢体关节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没有相关研究,研究范围覆盖不全面。研究的穴位主要集中于原穴,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原气旺盛则其母血必然充足,原气又能推动血行,使机体及穴位运行正常。因其特殊的属性影响,所以现代文献分析电阻变化时常以气血盈亏状态说明。是否可以将其他特定穴属性特征作为影响经穴电阻特异性的因素,是以后研究的一个方向。此外,研究经穴电阻的测试仪器并未统一,目前研究仪器多样化,虽都有自己的优点,但并未能实现仪器影响最终测量结果的最小化,所以影响因素不能控制在相对统一的水平。统一测量仪器是目前经穴电阻特异性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以后研究的重点在于扩大研究中经穴的穴位范围、疾病种类,尽量统一测试仪器的标准及影响因素的控制水平,适当地延长测试时间。如此,测试结果才能指导临床诊断、取穴、治疗后评估、提高临床疗效,甚至为验证经络及穴位的真实存在提供电学方面的理论支持。
表1 近5年经络穴位电阻研究采用的穴位电阻探测仪情况
[1]VOLL R.Twenty years of electroacupuncture diagnosisin Germany:a progress report[J].Am J Acupuncture,1975,3(1):7-17.
[2]包凤芝,赵俊峰,叶联源,等.J-1型经络电图仪临床初步应用[C]//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选编.北京: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1987:217.
[3]刘天成.经络测定及针刺治疗头痛25例的观察[J].天津医药,1960(1):16-17.
[4]石志华,史蕙玲,赵树蔭,等.子宫颈癌瘤患者的经络穴位皮肤电位[J].河北医学院学报,1960(4):346-349.
[5]侯湘.关于经络穴实质的探讨意见[C]//第2届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北京:中国针灸学会,1984:211.
[6]姚军,王居易,杨会道.中医瘿病经络诊察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0,20(10):607-610.
[7]李启云.心肌梗死与心包经双侧经络电阻抗失衡的相关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1):791-792.
[8]张丹平,王兴亭.穴位低电流测定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疗养医学,2001,10(4):61-62.
[9]唐惕凡,丁果元,刘庆田,等.心经心包经原穴导电量对心气虚证诊断作用的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1995,11(1):41-42.
[10]魏建子,沈雪勇,周钰,等.气虚患者太渊太溪穴伏安特性[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5):547-550.
[11]佘延芬,齐丛会,朱江,等.国内外穴位电学特性研究的历史及进展评述[J].中国针灸,2010,30(12):1047-1050.
[12]安贺军,朱宏,张波,等.17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足三里穴电阻测试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11):41-43.
[13]安贺军,朱宏,张波,等.胃络瘀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经穴位电阻测试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3):366-368.
[14]安贺军,朱宏,张波,等.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经穴位电阻分析[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5,37(7):590-593.
[15]王强玉,孙立明,孙立虹,等.原发性痛经患者足三阴经原穴电阻变化规律的研究[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128-129.
[16]孙立虹,李新华,葛建军,等.隔物灸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神阙穴与关元穴电阻值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4):1023-1024.
[17]王强玉,孙立明,孙立虹,等.隔物灸对原发性痛经患者中极、关元穴位电阻的影响[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111-112.
[18]王强玉,孙立明,孙立虹,等.隔物灸对原发性痛经肾俞次髎公孙穴位电阻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6,34(7):184-186.
[19]陈连靖,毛慧娟,魏建子,等.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经期中极穴伏安特性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9):2141-2143.
[20]REZVANI M,ALEBOUYEH M R,IMANI F,et al.Does changes in the electrical resistance of an acupuncture meridian predict pain intensity following orthopedic surgery[J]. Anesthesiology & Pain Medicine,2013,2(4):178-181.
[21]WEI J,MAO H,ZHOU Y,et al.Research on nonlinear feature of electrical resistance of acupuncture points[J].Evidence-Based Complementra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2,2012(4):179657.
[22]杨华元,胡银娥,王频,等.正常人群与乳房疾病患者耳穴电阻信息的差异性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14(3):1701-1704.
[23]SHE Y F,MA L X,QI C H,et al.Do changes in electrical skin resistance of acupuncture points reflect menstrual pain? A comparative study in healthy volunteers and primary dysmenorrheapatients[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4,2014(1):836026.
[24]孙艳红,刘堂义,王延红,等.中风偏瘫患者穴位内电阻的比较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12):2872-2874.
[25]李瑞霞,刘堂义,杨华元,等.基于绝缘针探测技术的穴位内电阻检测[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2):177-180.
[26]张凯,刘君,佘延芬,等.足三阴经的郄穴体表电阻反应原发性痛经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3):254-258.
[27]安贺军,朱宏,张波,等.温阳活血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经穴位电阻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12):29-32.
[28]缪鸿石.电疗与光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28.
[29]POON C S,CHOY T T, KOIDE F T.A reliable method for locating electropermeable points on the skin surface[J].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1980,8(3):283-289.
[30]佘延芬,朱江.不同类型经络穴位电阻探测仪的特点及其测量干扰因素探讨[J].中国针灸,2012,32(7):661-664.
[31]杨玥,周桂桐.子午流注各取穴法穴位电阻值对比分析[J].中国针灸,2011,31(8):715-718.
[32]周丹,韩明娟,谢红阳,等.不同腧穴配伍对穴位皮肤电阻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4):798-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