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192铱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治疗的护理
2018-02-05任海青刘艳红
任海青,刘艳红
(山西省汾阳医院,山西 吕梁 032200)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器官主要恶性肿瘤。在中晚期(ⅡB期和Ⅲ期)子宫颈癌的综合治疗手段中,放射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腔内治疗配合外照射是中晚期子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案[1]。192铱高剂量率腔内照射治疗已广泛应用于子宫颈癌的治疗,疗效显著,具有照射范围小、放射线主要作用于肿瘤组织内、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小的特点。现将我科192铱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治疗子宫颈癌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科进行192铱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的子宫颈癌患者70例,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年龄29~70岁,平均47.0岁;其中鳞癌56例,腺癌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护理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外照射放射治疗和192铱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治疗,外照射用6 M直线加速器照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后装治疗护理、阴道冲洗、皮肤护理等。
2.1 心理干预 恶性肿瘤患者大多有明显的心理变化,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恐惧、抑郁、焦虑,有的甚至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对首次进行192铱腔内后装治疗的患者,护士应主动探访,了解基本病情,进行健康教育,介绍后装治疗的原理、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适和应对措施,使患者对后装治疗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会阴部常规备皮,以利于放置施源器时清洁消毒及固定,放置施源器前应排空大小便,减少直肠膀胱射线受量,降低放射性直肠炎、膀胱炎的发生率。同时让放疗效果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使患者心理舒适,正视疾病,树立康复的信心,增强心理应对能力,积极配合放疗。
2.2 后装治疗的观察和护理 备齐无菌用品,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清洗外阴;协助医生置入合适的阴道卵圆体或宫腔管;调整和固定好施源器位置,可用纱布填塞于阴道前后壁与阴道施源器之间,既可固定施源器,又可增加放射源与直肠、膀胱的距离,减少其受照剂量。在模拟机下定位拍片,优化及确定治疗方案后,推送患者进入后装治疗室,用导管将施源器与治疗机的分度盘连接,开通并调整对讲机、监控摄像头位置,嘱咐患者如有不适可举手示意或通过对讲机呼叫,然后关好防护门。确认患者信息及治疗参数准确无误后开机治疗。治疗结束后,如数取出阴道中填塞的纱布,拔出施源器,仔细观察有无阴道出血,如阴道出血多时,协助医生进行阴道填塞止血,并观察记录阴道纱布渗血情况,必要时使用药物止血。拔出施源器后,让患者休息片刻,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生命体征无异常方可回病房。每周查血常规1次,白细胞低于3.0×109L及血小板低于80×109L者,须考虑暂停放疗。
2.3 阴道冲洗护理 阴道冲洗是减轻放射性阴道炎的有效方法,放射治疗期间及放射治疗后6个月内应每日坚持阴道冲洗,可减轻阴道炎、阴道粘连及闭锁。冲洗时可用0.2%的碘伏溶液,温度42℃左右。用窥阴器暴露子宫颈进行灌洗,将肿瘤坏死组织及假膜冲洗干净,冲洗时动作轻柔,冲洗头不能插入过深,以免用力过大引起疼痛或擦破癌组织引起出血,若出血及时填塞纱布压迫止血,严重者做好抢救准备。冲洗过程中,注意观察阴道分泌物的颜色和气味,如发现宫腔积脓者,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4 并发症的防治 皮肤反应常出现于外阴部、腹股沟区等潮湿及皱褶皮肤黏膜处。轻度反应为干性皮炎,表现为照射区皮肤潮红、充血、色素沉着、干性脱皮反应、局部瘙痒;中度反应为湿性皮炎,表现为干性皮炎区出现炎性渗出液、糜烂样变及结痂、局部灼痛;重度反应为皮肤溃疡[2]。在放疗初期指导患者保持照射区皮肤黏膜清洁、干燥、避免刺激;穿宽松柔软的棉质内裤,照射区皮肤涂皮肤防护剂,忌用碱性肥皂及刺激性液体擦洗;局部瘙痒时,禁止搔抓,反应严重者,应暂停放疗,局部涂擦放射皮炎膏。阴道炎、宫腔积脓或盆腔感染是腔内治疗子宫颈癌容易出现的早期并发症,所以阴道冲洗具有重要的作用。粘连性阴道炎是放射治疗子宫颈癌的远期并发症,坚持6个月每日扩张几次阴道,并进行清洗,可以预防阴道粘连狭窄。中青年患者还应用阴道扩张器扩张阴道防止狭窄,3个月后可恢复性生活。
3 疗效观察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疾病认知、规范治疗、及时复诊、自我保健、规律服药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子宫颈癌患者护理效果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放射是治疗子宫颈癌有效的治疗方法,应用192铱高剂量率后装技术治疗子宫颈癌疗效确切,已作为常规治疗手段应用于子宫颈癌的术前、术后和根治性放疗中。做好后装治疗的护理,可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临床上因患者对癌症的恐惧以及对治疗的不理解,会产生特殊的心理问题,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状态[3],而这种负性的心理与肿瘤的免疫功能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积极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干预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因此在放疗前即对患者进行干预,进行对应指导,帮助患者建立对放疗的正确认识,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免疫功能,对康复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4]。实践证明,我科实施的一系列护理措施有效、全面,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1]连利娟.林巧稚妇科肿瘤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44.
[2]陈惠祯,蔡红兵,张蔚.子宫颈癌[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王联霞.放射治疗宫颈癌病人的焦虑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包头医学,2010,34(4):244-245.
[4]冯少玲,黄凤坚,杨永英.宫颈癌合并放射性膀胱炎的护理[J].现代医院,2010,10(5):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