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法知识成为文言文学习的助推器

2018-02-03钱小英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9期
关键词:词类前置宾语

钱小英

经过这些年的教学,笔者常常发现到了高三,还有学生对所谓倒装句、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近乎一窍不通。笔者在跟这些高三学生的接触过程中了解到他们基本上都是在高一的文言文学习中出现了问题,高一的一知半解的问题遗留到了高三。所以趁着今年又循环到高一,笔者下决心在高一起始阶段就要解决这样的问题,经过教学上的探索和对学生的调查了解,笔者觉得应该让语法知识成为文言文学习的助推器。学生掌握好相应的基本语法知识,往往在文言文学习上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析因探质,语法知识的欠缺成为学生文言文学习的障碍

1.初中不教语法知识,导致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不衔接

由于初中新课程有淡化语法知识的倾向,加上部分初中教师在教学上有些急功近利,“考什么教什么”,对于中考不直接涉及的语法知识不够重视,这使得学生不具备相应的语法知识。与初中相比,高中比较注重语法分析,如果学生缺乏相应的文言基础,就无法适应高中文言文的学习。

2.语法知识是学习高中文言文必备的知识基础

高中文言文是以语法知识为构成基础的,它要求学生会分析应用,能做到举一反三,尤其是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如果不了解相关的知识,学生会无所适从。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起始阶段不能满足于单篇文言文的教学,应该在了解学生现状的基础上进行语法知识的教学,助力学生的文言文学习。

二、对症下药,让语法知识成为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助推器

1.尋找契机,找准典型,适当补充语法知识

笔者认为应先教一篇不太难的古文,这样既延续初中教学的“字字落实”,又适当补充相关语法知识,让学生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苏教版必修一的第一篇文言文是荀子的《劝学》(节选),难度适中,学生的初中文言功底基本能帮助他们理解文章内容。

教师在正常教学中要注意补充说明,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是古文中最常见的状语后置句。学生对此知之甚少,这是教学的重难点。笔者抓住这个机会补充句子成分的相关知识,如何划分句子成分;什么是状语后置句,说明古汉语中状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进而说清楚应该怎么理解和还原。学生对此虽然比较陌生,但借助这个鲜活的例子,不少人还是有所感悟的,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再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日”是名词活用为状语,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水”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在这些地方,教师一定要补充介绍活用的相关知识。词类活用是指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了它的基本用法,在句中充当其他词类和句子成分。以上面两句为例,“日”本来是名词,但由于用在谓语“参省”之前,所以临时成了状语,要翻译成“每日”;而“水”本来也是名词,在句中临时做了谓语,应翻译成“游泳”。教师应抓住这些实际问题加以补充和引导,让学生理解这些实例,这种教学上的延伸很有必要。

2.结合语法综合指导,介绍高中文言文学习的重点与方法

笔者一般在教完一篇文言文之后,就会用两节课专门介绍高中文言文学习应该了解的知识体系,这样的理论知识可以指导学生的文言文学习。

(1)词类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2)现代汉语句子成分的划分

句子成分在一个句子里,词与词、短语与短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关系,按照不同的结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就是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的分类: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枝干——定语、状语、补语。

(3)实词学习

关注重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状语、动词、意动、使动,动词活用为名词、使动,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意动、使动),一词多义等。

(4)虚词学习

关注重点而:而、以、其、所、为、焉、与、于、之、因、则等。

(5)文言特殊句式

关注重点: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谓语前置句)等。

在讲解以上内容时,力求每个点都有鲜活的例子(最好是学生学过的),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法,往往效果显著。

3.学以致用,比较整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分析

当学生已经对高一应该掌握的文言文语法知识有了初步理解后,笔者在下面的教学中时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顾这些知识点,并且注重在一次次的分析中逐步提升学生的能力。

韩愈的《师说》,课文第二段中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宾语前置句(谓语和宾语的倒置),应理解为“不知句读,不解惑”,这里的“之”有提宾作用;而《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定语后置句(定语和中心语的倒置),“之”又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这两句是很好的比较材料,要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对这两种倒装加以区别、加深理解:同时“之”作为助词,用法很多,让学生明白不能死记硬背,必须要真正会分析。

苏轼的《赤壁赋》,在分析“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个宾语前置句(第一种,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作宾语,宾语前置)时也应联系前面《师说》中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第二种,“之”起提宾作用),进而整合宾语前置句的四种类型。第三种宾语前置句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忌不自信”渤中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应为“忌不信自”篇四种宾语前置句用“是”来提宾,如成语“唯利是图”应为“唯图利”。至此,古文中动词宾语前置的四大类型就全部介绍了,这种适时的归纳整合,有利于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促成学生的真正理解。

这样的比较与整合是适时进行的,教师尽量在高一上学期就让学生有这样的分析意识和行为,在一次次的强化训练中消除畏惧心理,迎来思维训练的愉快感受,这样一定会打好整个高中阶段文言文学习的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词类前置宾语
“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中前置学习任务的设计
核磁共振对妊娠晚期子宫后壁前置胎盘的诊断效果分析
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用法精练
大学英语词类教学研究及启示
宾语从句及练习
带前置功能的词形《 в сопоставлениис 》的结构与搭配
自媒体,高中生物前置性学习的“好帮手”
现代汉语词类划分问题研究
认知语法下汉语词类划分的再探讨
简析动词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