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如何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

2018-02-03金蕾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挑战对策

金蕾

摘要: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对我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和相关对策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挑战;对策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均GDP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虽然我国GDP增长的速度很快,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中等收入陷阱”。本文就我国如何对其陷阱所带来挑战进行相关的对策实施进行具体分析。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根据数据显示,从2000年的国民总收入为98000.5亿元到2016年的741339亿元,国民总值经过十几年的快速發展有了较大的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也从2000年的99214.6亿元到2016年的765873.4375亿元。这种提高带动了我国人均GDP的增长从2000年的14944.7元到2016年的58525元。我国已经从2001年的中下等收入国家到2009年的中上等收入国家,进行了历史性的跨越。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正在向高等收入国家跨越。但是从中下等收入逐渐转变为中上等收入的过程中,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来源于“投资驱动”。特别是在2000至2010年间,中国加入了WTO,通过自身的劳动力、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并通过资本的投入进行经济增长的拉动。

二、我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

(一)贫富差距扩大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导,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就造成了二元经济结构的产生,也使城乡发展出现两极分化。城乡收入差距逐年增长,城市和农村之间由于政策、区域的问题导致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我国可以说极少数的家庭掌握着全国过半的财富,这种情况不仅会导致经济增长减缓,同时差距的拉大也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二)经济增长模式对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明显

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模式虽然能够使得单位GDP得到有效的提高,但也会使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幅度提升。2009年我国消耗的能源总量已经达到了世界能源总消耗量的19%。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使我国对矿产品的依存度上已经从过去的5%上升到50%以上。虽然我国GDP排名世界第二,但是在模式之下的产业链处理还比较低端,显然这种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会使我国在进入了中上等收入国家后的经济增长出现缓慢甚至倒退的局面,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增长落入了“中等收入”的陷阱之中。

(三)产业结构不完善

我国投资率偏高,消费率逐渐走低的现象一直存在。我国的出口依存度也在持续增加,从改革开放时期的10%逐渐上升至2014年的46%。金融危机,各国对外贸易收缩,使外需下降,导致一批外向型中小企业破产和倒闭。目前我国的很多产业中低附加值的产业仍占据了一定的比例。虽然某些高附加值的如互联网产业,虽然其数量和产值的提升速度都比较快,但是会因为没有对关键的相关技术进行掌握,从而使很多产品以及服务的利润被国外的信息技术公司所得,经过长期利用技术的引进,制造的成本提升,使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高,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只能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过多的能源消耗进行增长。

三、我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挑战的对策

(一)进行科技创新

我国目前在一些领域对外技术依赖较大,亟须通过科技创新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实现我国的产业竞争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进行转移。与此同时,要对我国的主导产业进行科技技术的创新带动,并且将其关联产业进行创新优化的升级改造,从而使我国的产业结构体系向科技创新的产业结构进行转变和升级。同时要通过科技创新进行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发展,需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进行全方位的优化,使产业链得到升级,并依靠科技创新使产业之间出现的综合反应,也就是带动、辐射等反应,从而实现我国的产业结构整体水平升级。

(二)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将原有的依靠物资消耗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科技、管理的经济增长模式,使产业结构得到转变,并使经济增长模式从追求发展速度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和优化需求的配置比例,将扩大消费作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主体,并通过对经济增长模式中的投资和消费之间进行相互协调,建立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体系,从而满足日益提升的消费需求。在这种经济模式下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进行协调的发展,转变原本由第二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发展制造业注重企业创新力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对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从而保证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缩小贫富差距

1.加强分配关系的公平性

“蛋糕”分配的如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加强分配关系的公平性,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首先政府要向农村等欠发达地区进行相应的设施建设,并通过土地流转、转移支付等方式使农村居民的收入得到提升。而且需要对城乡中的二元经济格局进行突破,通过构建城乡统一的市场体制,使生产要素能够在城乡之间紧密联系,从而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

2.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国针对目前中等收入所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就是通过提高供给质量,并用改革的方法进行结构的调整。同时可以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和灵活程度。其任务主要是使城镇居民的待遇能够得到平等,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减税让利人民,并对生产要素的供给限制减少。通过这些对策来解决我国因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一系列挑战。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对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并且要进行一定的科技创新,通过缩小贫富差距来使我国的能够避免进入“中等收入陷阱”,从而使我国能够尽早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文,赵果庆,徐波.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突破与政策应对

[2]徐永慧,李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及比较

[3]王丽莉,文一.中国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吗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等收入陷阱挑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第52Q 迈向新挑战
别被“中等收入陷阱”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