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库存管理

2018-02-03刘渊婧张磊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库存管理含义问题

刘渊婧+张磊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库存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企业库存管理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成本的高低,资金周转的速度以及能否满足销售的需要等,影响企业的发展与效益。本文从库存管理的含义、存在的问题及方法三方面着手,对其进行了简单地叙述,为企业有效进行库存管理提供了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库存管理;含义;问题;方法

1.库存管理的含义

库存是指在仓库中存储着以备销售的物品,库存管理即指对此类物品的管理,既包括对数量和种类的管理,也包括对成本的管理,成本主要涉及订货成本、持有成本以及缺货成本三种。企业内部各部门由于职能的不同对库存的态度可能存在矛盾,例如,销售部希望增加销量,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平,最大可能地避免因缺货而无法满足顾客的情况,因此,它偏向于充足的库存量;而财务部门希望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资金,在营运过程中有充足的现金流,但是大量的库存会占用其资金,因此,它偏向于较少的库存量。库存管理所要解决的就是这一问题,即如何制定正确的库存方案,选择有效的库存方法,确定适当的库存量,使其既能满足销售的需要,又能避免不必要的库存,最大限度地节约库存成本以使企业内部各部门的需求都能够顾及,从而促进其相互协调合作,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准确掌握消费者需求有一定困难

产品市场瞬息万变,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也受到新闻杂志、电视广告、知名人士等多种影响而经常发生改变,尤其体现在产品的外观、性能、个性化等方面。而且不同的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不同,侧重点也不同。但是,企业受自身能力与环境的限制只能获得有限的信息,很难准确地掌握消费者需求,即使适当掌握了部分需求,其反馈给消费者商品时也具有一定延时性,因为要经过销售商传递信息,生产商设计生产出相应的产品,运输商将产品运往经销商处等一系列环节后,顾客才能拿到商品,此时,消费者的需求可能又早已发生改变。

2.2供应链提前期较长

供应链的提前期是指商家从发出订单到最后收到货物的这一时间段。由于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有待完善,供应链中各节点的时间控制有所欠缺,导致供应链的提前期较长,大约长达6-7周。较长的供应链提前期一方面可能会使销售商因对提前期的预估不准或对订货点的确定不当而使产品出现缺货的状况,影响销售;另一方面可能因在提前期中消费者的需求发生变化而使该批产品在成型后出现滞销的状况,这样不仅使供应链中的各企业无法获得利润,还且还会造成生产成本、运输成本以及库存成本等的亏损,为企业带来巨额损失。

2.3库存占用大量资金

大量的库存既占据着仓库大部分的储位,产生库存成本与管理成本,又因无法及时变现而影响企业的资金流,占用企业大量营运资金,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以销售牛奶和日用品为例,一斤牛奶的售价为4元,利润为3角,利润率为7.5%,而类似于暖壶、保温杯之类的日用品,每10元的销售额就可赚取4元的利润,利润率为40%。而且牛奶的保质期短,无法及时销售就会变质,造成亏损,日用品无保质期,可一直进行销售。表面看起来似乎销售日用品比牛奶更容易赚钱,实则不然,牛奶的利润率虽低,但由于它销量大,周转快,只占用少量库存,相对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润;日用品的利润率虽高,但由于它固定性高、使用期长等特性而销量少,周转慢,库存占用大,库存与管理成本高,会冲减掉绝大部分利润,还可能因货物的积压导致亏损。因此,由于库存数量的多少影响企业资金、货物周转速度的快慢,从而使利润低的牛奶比利润高的日用品盈利能力强。

3.库存管理的方法

3.1确定合适的订货点与订货时机

企业产品的销售或使用会使其库存量不断减少,当减少到一定量时企业必须预订货物以弥补库存,避免后期出现缺货的情况,企业订货时的库存量即为订货点,决定订货的时间点即为订货时机。企业要通过调查分析市场情况与其他同类商家的销售情况,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合适的订货点与订货时机。订货点与订货时机确定的合理,企业不仅能够实现产品的正常供应与销售,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成本。反之,若企业的订货点与订货时机制定的不合理,那么极易出现缺货或者库存太多,货物积压的情况,这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而且会降低对顾客的服务水平。

3.2确定适当的订货量

订货量受订购费、存储费、需求量等多种因素影响,它与订购费、需求量呈正比关系,与存储费呈反比关系。如果一个企业订货的订购费用高昂,且全年需要的产品数量较多,那么它一次订购的货物数量就会多一些;如果一个企业所订购货物的储存费、保管费较高,且易变质,那么它一次订购的货物数量就会少一些。此外,订货量还受企业订货提前期的影响较大,订货提前期长,企业为保证充足的库存,减少在订货期间缺货的风险,订货量就较多;反之,若订货提前期短,企业在需要货物时可及时拿到,那么它的订货量就会稍少一些。总之,最适当的订货量即为将这几种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后使企业库存费用达到最低的货物数量。

3.3对不同的库存商品进行分类管理

企业库存商品的种类繁多,价值高低差别大,且由于不同种类商品的性质、性能不同,其存储条件与方法也不同。若企业均采用统一、标准的方法进行存储、管理所有商品,要么会因太注重价值大的贵重物品的存储而使库存成本大幅度提高,要么会为减少库存成本而降低对其管理的水平,可能会导致价值高的贵重商品产生损失,使企业的坏账增多。因此,企业要依据商品的种类、数量及价值进行分类管理,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及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企业所看重的商品价值有所不同,那么商业企业在对库存商品进行分类时就应以商品的销售额为主要指标;而食品加工業则可以其产品的保鲜期的长短为标准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文成.库存管理问题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7(08)endprint

猜你喜欢

库存管理含义问题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汽车售后备件物流服务体系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虚荣的真正含义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
五星红旗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