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冠名班”的专业共建现状分析调研报告

2018-02-03吴佑林张金梅胡昭华

考试周刊 2017年93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建议现状

吴佑林 张金梅 胡昭华

摘要:校企合作冠名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技工教育的一种成功模式,对技工学校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江苏省技工学校的校企合作冠名班专业共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并推出了做好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冠名班”专业共建的建议。

关键词:技工院校;冠名班;现状;建议

企业冠名、定向培养是目前培养技能人才的有效模式,已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校企合作冠名班”是现代技工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培养模式就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选择所需求的专业工种,在合作学校招生前就与学校签订合作培养人才的协议,签订该需求专业的某个班级为企业定向培养班级,企业名称冠名为该班级名称,如南京技师学院的“机电一体化——博世班”、“机電一体化——康尼班”等。冠名班在新生入学时就与家长、学生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明确毕业后必须到企业的服务年限,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计划,共同管理,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企业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为了探求“校企合作冠名班”的专业共建的健康发展之路,本课题组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考察、电话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我省的技工学校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冠名班”的专业共建的工作建议。

一、 现状和成绩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国家和政府都高度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省的多数技工院校,尤其技师学院都积极开展了企业冠名,出现了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术人才的喜人形势。

(一) 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积极参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要求制定相应的办学法规,加速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制度化,提倡行业机构指导、企业积极参与的氛围。2010年1月,江苏省人社厅发布苏人社发[2010]5号文《江苏省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全面推行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对推进校企合作冠名班人才培养模式起了十分重要的提倡、引导和督促作用,使本省的校企合作出现了良好的势头。

(二) 企业冠名、深度融合

从访谈江苏地区技工学校的情况来看,各技工学校对校企合作的开展是越来越深入,开展形式从早期的单纯为推荐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为企业输送毕业生,到现今的合作共赢,建设专业、设计课程、科研开发、场地互借、讲师互助等。可以说,江苏省技工学校的校企合作冠名班的专业建设已经迈进了实质性的一大步。大多数技工学校也从早期的工作中获得了启示,有的已经做到组建有行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较好地为解决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指导。南京技师学院以“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校企双师共同培养”为主线,不断拓宽校企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努力培养企业急需、上岗能用的高技能人才,合作企业近百家,与企业共建冠名班五十余个。

(三) 校企合作冠名班的专业共建主要成效

江苏省技工院校在校企合作中摸索出的成功模式多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校企合作冠名班是其中一个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共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指导委员会,由行业、企业和学校三家选派专家级成员共同组成,共同商讨冠名班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等事宜,使企业的需求能充分体现在专业的设置上。共同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的人才不但能掌握企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术,更认同企业文化和制度,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合格技术人才。

2. 共建技工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保障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江苏省许多技工院校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取得了选派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的经验,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考核登记制度,将到企业实践的情况作为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和晋级的重要指标。企业为学校教师到企业培训、挂职顶岗、跟班研讨、师带徒等提供机会和条件,让教师到生产第一线了解工艺设备技术信息,实现了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

3. 共同开展课程改革

技工教育就是培养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产业工人,教学内容的选取,要结合企业岗位的特点和需求,教学要求要突出企业岗位需求,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课程改革被视为校企合作冠名班教育模式运行改革中的核心内容。南京技师学院与多家合作企业共同开发《电气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等一体化教材。

二、 问题

(一) 校企合作冠名班深度推广不够

调研中发现有近50%的校企合作还是停留在学生实习和就业岗位的解决上,合作协议上要求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校企之间对人才培养上交流很少,合作主要体现在学生毕业前的定岗实习上。对于冠名班专业设置前的调研,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教学评价制度的建设等专业建设工作,学校没有深入调研企业的岗位需求。企业也没有把企业文化、岗位需求、生产工艺等带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造成冠名班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脱节,失去了学校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

(二) 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够

在调研过程中,大多数的技工学校反映:企业需要我们培养的技能人才,而且需求量很大,尤其一些大型的企业不惜重金招聘优秀的技能人才,比如中国第十四研究所每年以最低十几万的年薪招聘各级技能大赛获奖选手,但是提到深度合作,共同培养技能人才时,企业的积极性就不高了。对于一些少数的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重视企业的长久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冠名班的专业建设,但是对于多数企业,尤其中小型企业,不够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冠名班的专业建设中来,不愿意抽出一定的人力和财力用于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上来。

(三) 校企合作冠名班涉及的领域不广endprint

从调研过程中看,校企合作冠名企业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生产制造的工科类,对服务类的校企冠名合作相对较少。

三、 影响因素

(一) 政府功能发挥不充分

查阅国家的《职业教育法》,对于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方式都有相应的要求。各地的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对校企合作采取了大力倡导、积极扶持的政策,但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可操作性的文件。政府没有充分发挥牵桥搭线的功能,使学校或者是企业单方面想进行校企合作而苦于找不准合适的对象而难以实现。对规模较小的技工学校政府资金投入少,在专业建设上,技校首先考虑的是资金问题,在寻找校企合作单位时,更多的是考虑企业赞助问题,寻找实习设备和岗位,从节约办学成本出发,缺乏为企业培养人才服务的能力,致使企业缺乏合作兴趣;另外政府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能人才上没有相应约束,致使企业对小规模的技工学校的合作缺乏积极性。政府对企业的用工监督缺乏力度,也使企業对参与校企合作冠名班的模式来培养技能人才的积极性缺乏。针对上述的情况,政府应对校企合作冠名班专业建设工作重点应放在相关政策梳理和落实上。

(二) 企业缺乏利益驱动机制

从发展的角度看,企业是需要校企合作冠名班来培养所需人才的,但参与校企合作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利益分配问题。企业利益得不到保证,导致企业参与合作的动力不足,仅停留在单纯的人才选择层面,没有将校企合作的育人功能融入到企业价值链中,不能主动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任务;资金和人力相对紧张的中小型企业动力不足,无力或不愿意参与校企合作冠名班进行人才培养;部分企业出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不愿意安排学生和教师在关键岗位实习。校企合作中出现的许多利益纠纷,也成为校企合作冠名班专业建设的一大障碍。另外,政府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进行人才培养时,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约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参与冠名班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三) 学校服务企业的意识和能力需要加强

从招生的吸引力上,从就业企业的质量上,从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上,学校要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冠名班对技工院校发展上的重大意义。要深刻领会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积极落实校企合作冠名班的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要积极主动地向企业宣传自己,争取企业的合作配合。要深入了解企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积极调整培养方案,以培养的优秀的人才和为企业的优质服务来吸引企业积极参与。

四、 建议

(一) 政府要积极融合

1. 落实政策,促进合作

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政策要求,按照习近平主席的指示,要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李克强总理指示:要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引导广大青年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走上技能成才之路。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制定落实有关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相应的鼓励制度和奖励政策,加大对职业教育资金的投入,增加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同时也要从制度上引导各级技工院校把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专项评估指标。

2. 发挥行业作用

教育部门要监督行业指导委员会的组建工作,积极发挥各行业指导委员会职能:根据国家建设发展的需求,制定本行业相关岗位对技能人才的职业道德、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研究和指导本行业冠名班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和课程开发工作;制定校企合作冠名班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和相应评价标准;促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指导冠名班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等。

(二) 学校要提高意识,提升合作能力

校企合作冠名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技工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面对技工院校招生难的局面,走出一条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技工院校应举全校之力,努力提升校企合作能力,加强为企业培养人才的服务意识,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冠名班的专业共建,为培养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不懈努力。

1. 提高校长的先进教育理念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领跑者、决策者,一个学校发展的好坏关键看校长,要想提升校企合作冠名班的专业建设,校长对冠名班的认识程度和策划能力非常重要。技工院校的校长应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认真领会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精神,提高校企合作冠名班的专业建设的认识,克服各种困难,积极组织调研,勇于改革创新,要把学校的创新发展作为使命,把校企合作冠名班的专业建设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一个有力手段。

2. 提升冠名班的师资队伍水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重在师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主要靠老师,冠名班教师队伍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冠名班的教学管理模式需要学校的老师和企业的技师相互学习,共同完成培养冠名班的学生。作为学校,要组织冠名班老师下企业锻炼,注重双师型师资的培养,让老师了解岗位技能要求和管理规范,以及企业岗位所需求的新工艺、新技能和新方法等。同时,学校也要联系企业,要求企业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来校交流,与学校老师共同完成冠名班教学过程,相互学习和交流,促进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三) 企业要积极参与,注重文化建设

多数企业对校企合作冠名班的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的一个原因是:企业自身培养的人才会流失,不愿意花精力去培养。所以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校企合作冠名班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企业的参与,要长期安排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把企业的文化融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比如设立冠名企业的奖学金,组织学生参与由企业专家定期开办讲座,培养学生的技能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冠名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校企合作冠名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落实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其意义重大,实践和探索的路上任重道远,对振兴我国的人才兴国和强国梦意义重大。各级政府、企业和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冠名班专业建设的伟大意义,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签订就业协议层面上,合作要提高层次,密切关注人才培养,注重深度融合,培养出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中职教育研究所.浙江省中职校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J].中等职业教育,2009.(2):25-30.

[2] 陈顾.技工学校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5).

[3] 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校企合作成为技校教学常规模式——中国技能人才培训调研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09.(12):63-67.

[4] 王云江.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状调研分析与对策研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3):8-11.

作者简介:

吴佑林,高级实习指导,江苏省南京市,南京技师学院。

张金梅,高级讲师,江苏省南京市,南京技师学院。

胡昭华,副教授,江苏省南京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技工院校建议现状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