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力引导成长
2018-02-01刘倩��
刘倩��
摘要:五年制高职院校阶段是学生独立意识形成的阶段,本文通过一位任性学生的案例,旨在说明在这一阶段家长和老师要更加关注他们,多点沟通,在教育方式上讲究艺术,家校合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觀。
关键词:案例背景;案例呈现;案例反思;家校合力
一、 案例背景
以初中为起点的五年制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与初中有许多不同之处,学生在生活模式与学习方式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部分同学生活上由在家靠家长变成了住校靠自己,经济上由父母掌控变成了自己自主支配,学习上由家校监督变成了自觉学习,还有手机的自主管理,社交圈的广泛扩大等,都给花季的他们带来了巨大冲击,他们开始变得或懂事成熟,或自私叛逆,这些性格的养成将会对以后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这个阶段更加需要家长和老师关注他们,对于问题学生一定要多点沟通,在教育方式上讲究艺术,家校合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 案例呈现
2016年12月23日周五下午四点半,忙碌的工作即将迎来休息日,我心中充满了喜悦。这时只听手机“滴滴滴”三声清脆的响声,提示有消息来了,我拿起手机,看到了学生家长云云妈妈的QQ消息:“我女儿今天下午是不是在学校排练节目不能回家了?”
“学校没有排练活动,她下午3点10分下课后离校的,请关注她路上安全哦。”我回复她说,此时的我以为云云正在回家的路上。
“好的。”
很快,时间到了傍晚6点多,云云妈妈再一次发来了消息:“刘老师,你有云云宿舍同学的电话吗?”
“她还没有到家吗?”我问道。按照惯例她早应该到家了。
“没有呢,而且我联系不上她。”云云妈妈回复我。
我心里一沉,意识到有事情发生。一般这种情况都是学生想借住校的名义不回家在外面做些家长不允许的事情,为了确认她是否早有预谋,我问云云妈妈:“她给学校留的母亲的电话是180***85,是不是你的?”由于我校学生是初中毕业的五年制大专生,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心智尚不成熟,社会阅历浅,但已经有了独立的意识,出现了一些叛逆的想法,容易受到社会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易结交一些不正当的“朋友”,且女生占绝大部分,普遍比较单纯,容易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周末或者节假日时间他们往往在校谎称回家了,而又告诉家长在学校,实际上去外面做些家长不允许的事情,所以学校要求学生在回家前需要留下父母的联系方式,学生会会随机电话家长,核实是否真实回家,如果核实不到,要查清原因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那个手机号已经不用了。”她妈妈回复我。
原来云云留了个无效的手机号码,云云已经入校几个月,非常清楚学校的规章制度,在这种情况下仍旧填写了妈妈停用的手机号码,很显然是不想让学校与家长联系到,此事很可能有隐情,现在当务之急是先联系到她。于是我查了云云宿舍两个好友小李和小周的电话给云云妈妈,十几分钟后,云云妈妈告诉我,她联系了那两个同学,小李说云云没有回家,住校了,而小周则在电话铃声响了许久后接到电话支支吾吾的说等一下,随即挂断了电话。可是云云明明报了回家的,而且她不在学校。难道是小李不清楚?还是小李不知道云云妈妈已经联系了我,和云云一起骗她妈妈?而小周异样的表现说明了后者更有可能。看来云云是打算好瞒着学校和家人要在外面过夜的节奏啊,那么为什么非要住在外面?和谁一起?会不会有危险?教师的职责驱使我必须搞清楚情况。于是,我拨通了小周的电话,电话那头,她告诉我,云云回到了家所在的地区,然后言辞闪烁,语调紧张,随即挂断了电话。这说明她是清楚事情的,而且事先约好保密的,云云的确离开了学校回到了家的附近,但是却没有回家。紧接着,我又联系小李,小李这次没有坚持说云云在学校,而是与小周说的接近,但是她说不清楚云云准确的位置,我再次重申学校纪律,告诉小李女孩子在外面过夜的危险性,请她帮助联系云云,转告云云一定要和家长老师联系。焦急地等待了半小时后,云云终于有消息了,她告诉我,她原来打算回家,所以填了回家单,但是又改变主意不想回家了,就给班长补了留校的手续,但是现在还在外面,一会就回校了。咦!怎么与她舍友说的不一致?到底哪个是真的?我随即联系班长,班长说没有这回事。看来云云是在骗我,也许云云自己也清楚她的谎话很快会被揭穿,所以她随即给她妈妈说了真话:她在朋友家,晚上不回去。然后又不回消息了,再次联系云云与小李和小周,几个人均设置了通话模式,显然她们三个商量好不接老师与家长电话了。现在只能发消息给她了,作为班主任,我很了解她的性格,也熟悉她在校的表现,老师的赞许是对学生极大的安慰,于是我发了这样的消息:“云云,知道你能看到我的消息,从考试成绩和实验考核可以看出,你是一个聪明的女孩;从刚进学校到现在的表现证明你是一个上进的女孩。但是今天你隐瞒学校假装回家,并设置通话模式不接电话,这个做法非常不妥,是一个很幼稚的行为,你可想到你妈妈现在的心情?请你务必跟你妈妈联系,请她放心,任何事情都可以沟通解决,逃避是非常不好的做法,如果与你同住的朋友真心为你考虑,他一定不会允许你这种行为,因为这种行为让家长和老师非常担心,你也不会安心的。还有你留的是你妈妈以前的号码,如果学校抽查到你,联系不上你妈妈,你是要被处分的,请你及时回家,不要把事情搞大,也请你尽快给我一个回复,不要以没有看到消息为借口。”
果然奏效,半小时后,她回信了:“不敢回去。”
“为什么?说说看。”
“我妈会打我。”
另一边,云云妈妈因为联系不到云云,明显生气了,她告诉我,要给云云办理退学手续,不让她读书了。看来要先稳住云云妈妈的情绪,消除云云害怕的心理再来说服云云了。于是我告诉她妈妈,在她回家之前,不要说狠话,万一把她逼急了,明天也不回去,不是更不好?当务之急是找回女儿,等她明天回去,好好跟她沟通下,不管办不办退学,都是为了她好,这次行为一定要制止,否则还会发生类似的事情。云云妈妈表示同意,愿意配合我一起呼唤回女儿,她不再说一些过激的言语了。我继续做着云云的思想工作:“你迟早要回去的,早点回去更好,回去晚了,你妈妈更气了,对不对?”
“早晚都会打,不想回。”
“女儿长大了,妈妈最担心的是晚上不回去,你今晚不回去,她整个晚上都睡不着,那种煎熬,你想想她哪个更气?你是聪明的孩子,不要把事情闹大。”
“不想被打了,打了太多次了。”
“打了太多次还敢瞒报?”
“没想到她会问那么多。”
“你长得很漂亮,又聪明,好好努力会有好前景,做事不要这样任性。既然你妈妈已经联系学校了,你不回去,学校也要调查这个事情的,是不是?”
跟云云聊天的同时,我也把云云的心声告诉她的妈妈,让妈妈多点亲情与女儿交流,妈妈也改变了接近威胁的说话语气,改用亲情和关爱召唤她回来,在妈妈与我的合力劝解下,云云终于答应回家了:“我知道了,我回去。”
“好的,到家给我消息。”
晚上十一点四十分,终于等到了云云到家报平安的消息,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周一返校后,我把云云叫到办公室,进一步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从学校纪律、角色互换、现实社会等多方面与云云进行了深层次的交流,直到云云从心底里意识到这种做法的不妥,然后按照班级制度,让她写出书面检讨与保证书,再次强化意识,防止下次类似事件的发生,也给班级同学警示,避免其他同学效仿。
三、 案例反思
本案例中十六岁的云云漂亮、聪明,她的父亲服刑多年,母亲工作忙碌,爷爷奶奶从小宠溺着她,养成了她懒惰、不愿吃苦的性格。爸爸的事情让她敏感自卑,缺少父爱,而妈妈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加重了她对父母爱的渴望。在她乐观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叛逆的心,她渴望关爱,所以当她面对“朋友”爱的诱惑时,叛逆的性格挣脱了妈妈严厉管束的枷锁,企图用欺骗的方式对抗,而妈妈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叛逆,继续用打骂、退学等方式威胁她,使她变得越来越叛逆,随着她独立意识的增强,她不再听从家长老师的教导。作为老师,要读懂她的心思,及时疏导她不当的心理阴影,引导她形成正确的自尊观念。要多加关注,持之以恒,恩威并重,让她感受到努力的喜悦与叛逆的惩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要引导家长改掉粗暴方式,摈弃宠溺行为,配合教师教育,只有家校合力,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简介:
刘倩,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省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