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建筑现象学对青年公寓归属感营造的影响

2018-02-01范桂芳

建筑与装饰 2018年1期
关键词:现象学归属感使用者

张 晗 范桂芳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近几十年,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创业青年、大学毕业生等外来人口涌入一线、二线城市。而这些城市的房价往往超过上述人群的购买力;同时因受到户籍政策限制而暂缓买房。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青年公寓这在房屋租赁市场的份额不断增加。在外漂泊的青年群体除了需要满足居住的需求,更希望在拼搏一天后在一个温暖而又温馨的港湾中褪去一天的疲倦。青年公寓虽然便捷、舒适,但在归属感的塑造上还远远不够。除去满足“遮风避雨”这一最原始的生理需求,青年公寓还需给予租客们足够的安全感,和像家一样的归属感。在建筑现象学理论中,阐述了归属感产生的因素,从影响归属感产生因素入手,为青年公寓场所感与归属感的营造提供理论依据。

1 建筑现象学

胡塞尔被称为现象学之父,他发展了一种不借助于哲学与科学的理论框架,而是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意在回归到事物本身。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两个主要建筑现象学理论,一是海德格尔发展了存在主义现象学思想,二是梅罗·庞蒂发展知觉现象学。

1.1 知觉现象学

知觉现象学认为,人应该从建筑中获得共鸣,抛开通俗文化、传统符号等人为的“赋予意义”,应该进入到深层次意识,是知觉对空间、材料、营建系统、感官体验的感知,以此获得真实感受,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微妙情绪。这种感受是建筑客体本身的来实现的,包括光影变化、细部设计、材料选择等,建筑中所有元素的集合,构成了情绪的整体。在知觉建筑学中,强调的是人的主观意识,感性思维在人与场所的关系处理上起主导地位。

1.2 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

存在主义现象建筑学更强调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即人与场所间的关系。挪威建筑师诺伯格·舒尔茨基于存在主义现象学理论基础上,对古罗马“场所精神”概念进行升华,希望城市和建筑物能够遵循人类的有机发展。他提倡建筑应该追求个性,寻找场所感,这给予技术发展下人们对精神层面追求得以实现的途径。

有别于物理意义的场和场所的具体概念,诺伯格·舒尔茨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对场所的抽象概念定义为:场所是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的具体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关系,共同创造了一种环境特性,是由各种具体的现象组成的整体,是环境最具体的说法[1]。一般说法是行为和事件的发生,——即环境、空间与特性。

建筑空间的边界是楼板、天花和墙等围合构件。这种界定并不意味着终止,恰恰相反,这使得空间的构成变成了具有方向性的且连续不断的具有韵律性的扩展,便形成了“空间”。“特性”指的是环境中的气氛。人是环境中的主体,在环境与人的关联中的相互作用中,没有主体的气氛是不存在的,缺少了人意味着环境失去了其特性,便不能构成场所。在场所中,不同角色的人从事着不同的活动,通过不同的活动赋予场所不同的意义。当人成为参与者时,环境便成为空间体验的场景。

“空间”和“特性”,对应基本精神上的功能分别为:“方向感”与“认同感”。场所的空间和特性不是以纯哲学的方法处理,而是直接在建筑上落实。方向感是指人与空间之间的方向关系,它来源于人对安全感的需求。人在明确自己身处何处时才会有安全感,建筑环境中,安全感在于能够明确自己与场所之间的空间关系,这有赖于鲜明的空间秩序。认同感意味着人与场所之间关系确立,是人对场所特性所产生的认同[2]。一般来说,场所只有在到达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评估标准,或是在建筑与环境间对话的预期与场所气氛相符时,感官主体才会再该场所中产生感官的满足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认同感。富有认同感的场所便成为人情感的容器。

图1 场所精神理论中人产生归属感的原因

2 建筑现象学对青年公寓归属感营造的影响

青年公寓在本文研究范围里,是指运营商通过收购后改造或直接开发,为青年群体提供居住及创业的服务性公寓[3]。其居住单元中家具配套齐全,有一定公共区域,整体品质较高,现代感强,租赁灵活。由于青年公寓属于居住类建筑,对于青年公寓场所精神的营造主要体现在其生活层面上,营造出具有家一般的归属感。让场所的特质与人产生亲密的关系,人在场所精神中获得最根本的体验[4]。当看到一个建筑或者景观时,专业人员可以去分析它的比例、尺度、所用材料,它空间的功能的划分、是开放的还是私密的,流线的设计是否合理等,这些是于现象中提取的抽象概念,是理论化的。而对于环境中的一个普通人,一个使用者来说,他不会站在理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而是依靠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以及个人的以往经历对环境进行主观的判断。因此在青年公寓的设计上,除了要考虑场所精神理论,还应在知觉现象学的理论上予以补充。

2.1 居住单元的归属感

居住单元是青年公寓中最私密的空间,也是使用者使用频率最高的部分。如果说青年公寓是一个大的“家”,那么居住单元就相当于家里的卧室。为了迎合青年群体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再尽可能减少运营成本的前提下,对居住单元进行空间的秩序划分。虽然每个居住单元面积可能只有25~45平方米左右,不便分割成卧室与客厅两个房间,在开敞式的布局时,也要以遵从居住主体的生活习惯为原则,划分出功能分区。反之,秩序混乱的空间会让人觉得“别扭”。合理的空间配置,是方向感产生的前提。

另一方面要让人与场所形成情感纽带,加强人与环境间的融合。安全、舒适、放松的气氛,是私密空间需要传递给使用者的情感信息,也是使用者对起居空间的心里预设,除此之外,青年群体对居住环境清洁、室内风格等有更高层次的需求。整体来讲,青年群体对居住体验感的要求比较高,对于场所的精神需求更加强烈,他们追求小资的生活情调,希望在居住单元便可实现,甚至触手可得。当内心预设直观地展现在其面前,如果居住条件得到了认可,那遍产生了对场所肯定的正面情绪,形成认同感。

对青年公寓居住单元产生归属感,有赖于青年群体对场所产生了空间感与认同感。知觉方面,也要从家居装饰、家居的材料与细部等方面正面引导,强化体验感受。

2.2 公共空间的场所感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为人际交往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距离,各种距离取决于与对方的关系。人们的个体空间需求大体上可分为四种距离:公共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其中公共距离大约为3.7~7.6米,在此范围内除了演讲与极为生硬的交流,人们对于该空间的人大多选择“视而不见”。社交距离为1.2~3.7米,在这个范围内的交流更加正式且更为有效[5]。青年公寓里普通邻里间的交流,一般在这个范围内,市场上运营的集中型的青年公寓普遍对人际交往距离不够重视。

公共空间的场所感作为实现青年群体交流的空间,意义在于在社交、公共距离内实现更多的有效交流,亲人、具有向心性的整体气氛,是交流空间理想的场所感。交流空间的核心位置,是场所精神凝聚的中心,是气氛最浓郁的地方,必须加以强调,当使用者在此其中会产生渴望交流的感觉,当交流得以实现时,意味着人与场所发生了关系,形成交流空间的场所精神。

青年公寓与普通住宅在于其辅助空间的共享,以压缩居住单元的面积和开发成本。辅助空间主要是指如公共厨房、公共洗衣房、公共晾晒区、快递代收点等服务型的公共区域。这也是青年的群体性居住与普通住宅中一般家庭生活最大的区别,却与大学时代的宿舍生活极为相似。青年群体刚刚离开校园不久,处于从集体生活到独立生活的过渡阶段,因此这部分空间的场所精神可以以集体生活为原型,营造出大学时代集体生活的归属感。

2.3 基于建筑现象学的青年公寓营造

青年公寓营造涉及很多内容,就引导标志、场所精神的统领、公共与私密的转换、光这几个方面加以表述。

(1)引导标志

入户大门的引导标志主要是对使用者起引导作用,意味着青年公寓空间延展的开始,提醒着使用者从户外环境转换到室内空间。入户部分是场所感产生的第一个节点,它决定了建筑场所精神的基调,为情绪酝酿埋下了伏笔。入户风格与形式应与建筑内部风格统一,并且要突出、鲜明。各功能空间在功能转化时,可设置明显或隐性的引导标志。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转化时,应采用明显标志,鲜明的引导标志起到强调、提醒作用;而不同辅助空间转化时,可以使用隐性的引导标识,暗示使用者空间功能的转化。

(2)场所精神的统领

公共空间的交流区是气氛最为活跃的空间,是最能体现场所感的地点。通常在进入青年公寓后,首选进入的是该空间。经过入户的情绪积淀,逐渐将情绪推进高潮,应充分发挥该空间的精神统领作用,着重渲染场所气氛,也是场所精神营造的重点。此处的空间组织形式应具有向心性,并逐步向外辐射——从中心聚集到点状聚集,然后再到外围聚集性最弱的交通空间,实现空间氛围的层级感。向心性的圆心不一定是空间的几何中心,但必须是空间氛围最浓郁的地点,是设计时最应该丰富与细化的部分。

(3)公共与私密的转换

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转换发生在走廊中进入居住单元的入户出。单调狭长的走廊会让使用者产生强烈的群居感,形成视觉上的枯燥,另外居住者的私密性也不能得到保证。

图2 走廊视觉分析图

将居住单元的入户门凹进处理,在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转化时,形成一小块独立的过渡空间,既将私密空间分立,保证了单元间内部的私密性,又不影响公共空间的使用。此外,在视觉感受上,平面的走廊视觉单调感,经过立面凹凸的处理,扩展了使用者视角范围,同样宽度的走廊的,经凹进处理后,空间形式更丰富,在视觉上也觉得更加宽敞(见图2)。

(4)光的作用

光在建筑中除了发挥照明作用以外,还具有多种作用。光分为自然光和人造光。充足的自然光可以调节室内温度,保证居住质量和使用者健康,这里主要讨论的是人造光,即灯光。首先,在居住单元内的灯光渲染的是温馨气氛,暖白、黄光更容易让使用者产生温馨、放松的感觉,更易产生归属感。公共空间场所感的统领中心,光是必不可缺的,在相对的明与相对的暗共同作用下,对场所的中心起烘托作用。另外,无论是居住单元内部或是公共功能性空间,光也起到隐性分隔空间的作用,形成空间的秩序感与延展的节奏感。

在建筑现象学理论下,青年公寓场所的营造方法很多,这里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具体方法要在实践性的设计中不断积累、总结。

3 结束语

意大利建筑学家庞蒂有一句名言:“建筑留存下来因为它是艺术,因为它超越实用[6]。”青年公寓虽是在市场需求下的居住类产品,但它除了应该实现居住功能的实用性,其基于场所精神的人本思想也应该被重视,这样青年公寓这一建筑形式才能逐渐向高品质、精品化方向良性发展。针对青年公寓内不同功能的空间,采用合理的空间布局、设计手法,营造出合适的气氛,塑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完成对青年公寓场所精神的营造。

[1][挪]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47.

[2]秦雨沁,王畅.国内精品度假酒店场所精神营造——以莫干山裸·心谷度假村为例[J].江苏建筑,2016,(2):19-22.

[3]刘哲.基于既有建筑利用的连锁租赁青年公寓空间配置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6.

[4]周广鹤.城市商业广场中场所精神的探讨——以成都市华润·万象城商业广场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8):2744-2745.

[5]徐汉文.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2007:37-38.

[6]陈镌,莫天伟.建筑细部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59-61.

猜你喜欢

现象学归属感使用者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揭露现实和预示无限——对电影营造空间的现象学解读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抓拍神器
对“如是我闻”的现象学诠释
他汀或增肌肉骨骼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