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后心理分析及干预对策

2018-02-01,,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专职人员院感心态

,,

(临沂市人民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3)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医护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者被含有HIV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则有可能被感染。随着HIV患者和HIV携带者数量不断增加,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越来越大,尤其是护理人员已成为HIV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1]。近几年来,本院院感科对HIV职业暴露者给予积极的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院2012~2014年共发生9例HIV职业暴露,暴露方式:针刺伤6例,刀划伤1例,眼部溅入2例;职业:医生2例、医技1例、护士6例,平均年龄23岁,均未婚,HIV职业暴露发生后均严格遵照职业暴露处置流程采取正确及时的现场处置,并24 h内服用药物进行暴露后阻断预防。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和方法 调查工具:(1)问卷调查法:由本院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暴露者的基本资料,包括科室、岗位、性别、年龄、职称、既往健康状态、暴露源、暴露地点、暴露环节、损伤程度、暴露后用药情况等。(2)焦虑自评量表(SAS)-他评版,调查暴露者后的焦虑状况。(3)抑郁自评量表(SDS)-他评版,调查暴露者后抑郁状况。调查方法:在发生职业暴露后的第1天、第3天和第14天,采用一对一的形式发放问卷,院感科专职人员讲解填写要求,让暴露者独立完成并当场收回卷。无漏填或漏填1~2个选项为有效。

1.2.2干预措施 通过对9名暴露者进行面对面访谈、直接观察、心理测评等方式了解其心理反应。根据对其心理反应进行分析的结果,采取干预措施,具体如下:(1)院感科专职人员对暴露者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干预时应冷静、耐心、态度亲切,采取关注、倾听、鼓励和必要的安抚等技巧,给予心理情感支持,帮助宣泄紧张不安情绪,减轻心理压力,调整心理状态,并深入到暴露者的内心世界,逐步引导她们解决和消除心理问题,帮助她们恢复信心,早日度过危机。(2)院感科专职人员对暴露者及时进行暴露风险评估,对于暴露风险极低者,建议尽量选择不用药。对于风险高者,指导她们坚持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检测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随访药物不良反应等。指导她们正确的认识和对待风险危机,提高心理适应能力,调整自身心态。帮助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应激事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保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积极配合检查治疗。(3)院感科专职人员对服药期间有比较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及药物不良反应者,及时掌握其心理反应、家庭状况等,观察用药的不良反应并及时给予处理。给予适当休息,让她们感受到领导的关心和爱护,有利于他们平衡心态。培养她们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地面对现实。(4)院感科给予暴露者建立心理档案,随时关注她们的心理状况,从家庭、单位、同事等多层面发现她们的心理变化,及时采取对应措施。指导暴露者主动向院感科专职人员沟通或电话咨询,也可向亲人、朋友倾诉自己的内心感受和需要,获得心理支持。(5)院感专职人员注意保护暴露者的隐私,解除暴露者的后顾之忧,减轻心理压力,促进HIV职业暴露后的心理康复,提高她们对HIV职业暴露的认知,以积极的态度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保持心理及情绪的稳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职业暴露的突发状况。

2 结果

调查分析发现,9例暴露者对自己的健康过分担心,产生了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SAS量表评分显示,其中2例为重度焦虑,5例为中度,2例为轻度。通过及时的干预处理,2例重度焦虑暴露者心理反应明显减轻;其他7例心理均回复正常,调查期间均未服任何药物,都能以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当中。对暴露者进行了12个月的追踪随访,均未发现HIV病毒感染。

3 讨论

近年来,艾滋病感染人数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已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随着感染人数的不断增加,在对其诊治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暴露风险正逐步加大,虽然导致HIV感染的危险性很小[2],但由于目前缺乏有效的治愈药物,对职业暴露者心理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尤其对于年轻护士来说,会造成很大心理压力,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反应,从而影响她们的工作和生活。本次调查发现,医护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后对自己的健康过分担心,产生了艾滋病恐惧症,并伴随焦虑、抑郁、悲伤、恐惧、愤怒、失望、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甚至威胁到生命[3]。平时对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都要做出病理性解释,对AIDS相关知识特别感兴趣,常对号入座,同时害怕传染给他人,不能专心的工作学习和做家务,并不愿与人交往。其中2例暴露者的心理反应较重,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悲伤、恐惧、愤怒、失望、强迫、疑病、不愿与人交往等[4]。院感科对此积极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提供咨询帮助,定期和不定期进行职业暴露专项培训,注重培训方法及培训效果,提高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让其充分认识到自我防护的重要性。通过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把职业暴露预防措施贯穿于各项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因HIV 暴露所造成的职业性感染。经12个月的追踪随访,9例暴露者均未发现HIV病毒感染,并都能以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当中。

总之,医护人员自身除了要具备精湛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良好的自控能力及适应力,稳定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院感科应及时掌握职业暴露人员的心理、身体、家庭状况,早期提供信息支持和心理干预,给予暴露者全方位关心支持,心理上多给予疏导,身体上多关心照顾,降低不良情绪,保持良好心态。积极维护暴露者的身心健康,保障暴露者的职业安全,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猜你喜欢

专职人员院感心态
基于风险管理在质量专职人员培训中的应用
人这一生,都在为心态买单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河南省某市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压力来源调查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 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做谦逊的人
院感控制 进入大数据时代
人事档案材料收集与鉴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院感防控有两种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