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胃粘膜下恒径动脉反复破裂致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2018-02-01周晓丽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内镜皮肤护理

周晓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9)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86岁,因“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1天”于2017-06-27收住入院。入院诊断:①急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②瓣膜性心脏病、二尖瓣、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升主动脉成形术后;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④高血压病;⑤主动脉钙化,颈动脉粥样斑块。查体:神清,精神软,巩膜、皮肤无明显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瞳孔对光反射灵敏,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不齐,心尖部可闻及杂音,腹隆软,肝脾肋下未及,脐周压痛,无反跳痛,未及包块,肠鸣音减弱,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及对症治疗,期间出现腹痛、血压下降于2017.6.28行剖腹探查+胆囊切除+血肿清除+空肠造瘘+肠排列术,术后转EICU,予输血、护胃、抗感染、抗凝、CRRT等对症支持治疗,并于7.12脱机拔管,7.20转出EICU。7.22凌晨开始黑便,总计7次,总量约为1200g,予对症输血支持、加强PPI护胃、思他宁加量,同时加用止血芳酸、止血敏等止血治疗,经会诊考虑消化道再次出血,于2017-07-23予气管插管+全麻行小肠镜检查治疗。术中见十二指肠恒径动脉破裂出血,予以电凝止血后转EICU,7.26转出。2017.7.28患者再次大量柏油样黑便,量约600ml,急诊全麻胃镜下见原恒径动脉破裂出血,予以钛夹及电凝止血后转EICU进一步治疗。08-06转回,继续肠内营养、PPI制酸护胃、思他宁静脉维持治疗。患者肉眼黑便消失,但仍反复大便隐血+,血红蛋白稳定至8.4g/dl,予低蛋白无渣半流质,后过渡到软食,病情稳定,于9.4 复查胃镜提示报告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陈旧性出血,胃窦息肉样隆起, 十二指肠球降部内侧壁可及OTSC夹。出院当天拔除空肠造瘘管,体温正常,无腹痛,步行出院。

2 讨 论

2.1 急诊准备

2.1.1 心理护理:Dieulafoy病病情凶险,出血量大。陪护在旁的老伴年龄大,学历低,对疾病不了解,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应耐心解释,特别说明疾病的相关知识,告知内镜检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取得配合;同时立即电话授权人知情同意。

2.1.2 饮食护理:发现有出血征兆时立即按常规禁食禁水,暂停肠内营养。

2.1.3 建立静脉通路:保持两路以上静脉通路,遵医嘱予补液扩容,为抢救病人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积极纠正休克、快速补充血容量的同时也要关注患者的心肺功能,控制输液、输血的速度和总量,防止急性肺水肿的发生[2]。

2.1.4 病情观察: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观察全身皮肤情况;观察有无呕血,便血量、颜色及性质,估计出血量及时通知医生[3];及时监测血红蛋白(血色素)及血生化,以了解出血情况。

2.1.5 输血治疗:严格按照输血规范操作,输液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及时对症处理。

2.1.6 内镜治疗:患者出现大出血征兆时医生立即电话联系内镜中心,多部门协作,开放绿色通路,提前为胃镜的检查做好准备。并派一名有抢救经验的护士全程陪同检查,同时备好急救药品和设备,患者一到即可开展内镜治疗,缩短中途时间。只要建立了静脉通路,在输液或输血情况下进行检查和治疗,尤其是急性大出血者,内镜检查和治疗越早越好[2]。

2.2 术后护理

2.2.1 饮食护理:一般禁食24小时,开始进食应少量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到软食,遵循少量多餐,注意饮食规律和饮食卫生[3];宜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宜细嚼慢咽,忌暴饮暴食。家属经常自行烹调带饭菜给患者,巡视时发现有些饭菜不适于当前的饮食要求,向家属讲明坚硬、粗糙、刺激性强且不易消化的食物不能提供给患者;因患者性格要强,老伴时常无原则顺从患者意愿偷吃忌口的食物,陪护阿姨在旁也不加制止。发现问题后,除了告知患者与家属饮食对疾病的影响,还教育阿姨陪护应有的工作准则,避免加重病情。

2.2.2 高热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体温在38.5°以上者先予物理降温,如冰软敷,温水擦身。若体温下降不明显,有增高趋势,遵医嘱予消炎痛栓塞肛降温;超过39°,遵医嘱予血培养。在患者有大量出汗或退热时注意有无虚脱现象,及时更换衣裤。每天口腔护理2次,保持其口腔清洁,尤其是口腔卫生差的老年人更易并发感染。

2.2.3 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及皮肤清洁干燥,每2小时更换体位,双足跟予软枕悬空。患者肥胖,侧卧位休息时时常将造瘘管外接泵管的连接压在腹下,压迫皮肤,且造成喂食泵报警,后护士使用纱布覆盖连接处,在导管处下方垫一软毛巾,以保持输液通畅,皮肤均无受损。

2.2.4 药物治疗及护理

2.2.4.1 思他宁:静脉注射思他宁是可抑制胃泌素和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从而治疗消化道的出血,可以明显减少内脏器官的血流量。对于连续滴注给药,须用本品配备够使用12小时的药液,且需现配现化。常见的副作用:恶心、眩晕、面部潮红等;当注射速度超过每分钟0.05mg时,会发生恶心及呕吐不适,嘱家属勿随意调节速度。关注有无恶心、胸闷等不适情况;注意检测患者的血糖变化[4],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2.2.4.2 利尿剂:使用利尿剂时,需严密观察尿液的总量,以防尿量过少警惕肾功能不全;关注患者皮肤色泽、弹性,有无口干情况。

2.2.4.3 地高辛片:属于洋地黄类强心药,是临床上常见的正性肌力药物,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和房颤有效的药物。关注患者的电解质,地高辛血药浓度,心率情况(若心率低于60次/分及时汇报医生);有无恶心、呕吐不适等不良反应。

2.2.5 潜在并发症的护理

2.2.5.1 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高龄,卧床休息为主,活动无耐力,指导每天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主动与被动锻炼),抬高肢体,密切观察肢体的动脉搏动、皮肤温度、色泽和感觉;定时监测凝血谱。

2.2.5.2 有心衰的可能:患者有瓣膜性心脏病、二尖瓣、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升主动脉成形术后,为常见的诱因因素。注意观察输液速度、心率、血氧饱和度,尤其夜间有无憋醒,有无肢体肿胀,肺部体征,积极治疗原发病。

3 结 论

胃粘膜下恒径动脉出血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病变,常见于中老年男性,能引起胃肠道粘膜损伤和血压升高的因素会增加发病的机会。该病临床少见,仅占急性胃肠道出血的1%-2%。急诊胃镜是本病首先诊断手段,因此镜检时机的选择尤为重要,确诊率为35%-85.7%[5]。总结本例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经验,对以后更好治疗Dieulafoy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在抢救这类病人快速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对年龄较大、有心肺疾病等患者,应控制滴数和总量,同时注意观察出血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出血征兆,掌握急救护理, 与内镜中心建立有效的沟通模式,提高与内镜相关团队的衔接度,加大抢救成功率。

猜你喜欢

内镜皮肤护理
第二层皮肤
眼内镜的噱头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