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个体量化早期活动在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

2018-02-01张慧玲顾娇娇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胃肠功能排气

张慧玲,冯 莹,顾娇娇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外科,广东 广州 510075)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世界第五位,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手法是肝癌切除术[1],但也是一种应激反应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手术。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是快速康复外科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患者肠胃功能恢复,促进患者早日排气,促进术后康复[2]。但是,什么时间下床活动、如何活动、活动量是多少等问题无论是传统临床实践还是FTS理念中,尚无标准的早期下床活动量化方案[3-4]。为探讨适合肝癌切除术后快速康复个体量化早期活动方案,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实施快速康复个体量化早期活动进行总结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观察组: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肝癌切除术后患者98例进行快速康复个体量化早期活动方案护理;对照组: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肝癌切除术后患者98例实行传统早期下床活动模式。两组患者纳入标准:均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无远处肿瘤转移、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级、开腹或腹腔下肝癌切除术、18岁-72岁,无手术前手术禁忌症;排除标准:交流障碍、精神障碍、活动障碍患者,术后并发大出血、肝功能衰竭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术中出血、术后出血量,统计学均无差异,P大于0.05。对照组实行术前常规宣教模式,术后传统早期活动模式,肝切除术后3天床上活动,术后1-3天指导患者床上活动:定时深呼吸、咳嗽,床上活动四肢关节,第3-4天下床活动,根据患者情况指导患者尽早下床活动。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个体化早期活动方案进行术前及术后干预。(1)术前宣教。术前一天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及发放快速康复早期活动宣教内容,制成小册子、微信视频,让他们术前充分了解及接受快速康复早期个体量化下床活动方案。(2)术后责任护士评估:病情、 疼痛、引流管安全、肌力、心理、用药情况、环境等安全因素,排除危险因素后,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体量化活动表放置床头,指导护工、患者、家属术后的活动方法、时间、执行并记录在表上。①患者术后当天床上活动:麻醉清醒回病房术后2小时,生命体征稳定,翻身Q2h1次,深呼吸、有效咳嗽、四肢伸屈活动Q2h1次、。②术后第1天床边坐起及站立:协助患者站立,有不适立即停止,每天上午、中午、下午各3次。③术后第2天床边行走:上午、中午、下午在患者坐起、站立基础上无不适协助患者床边行走3次。④术后第三天走廊走:分别于上午、中午、下午在患者坐起、站立、床边行走无头晕、疲劳不适后协助患者行走到走廊3次。

2 资料收集记录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时间早,并发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比对照组少。

3 讨 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术后康复的核心是促进胃肠的恢复,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主要护理措施是早期活动及早期进食。快速康复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是指术后6内小时床上活动,术后6-24小时后可下床活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促进肛气排气,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快速康复个体量化活动是评估肝癌切除术后患者安全因素而设定活动方案,实施后没有增加患者的并发症如:出血、脱管等,实验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进食时间比对照组提前,实验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对照组少,证明快速康复个体量化早期活动在肝癌切除术后的应用能促进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胃肠功能排气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桑植 卫生院住院费用全报销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排气歧管螺栓紧固力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