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腘动脉陷迫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18-02-01徐晓艳朱继萍董艳芬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患肢肢体血栓

徐晓艳,张 佳,朱继萍,郭 伟,董艳芬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北京 100853)

腘动脉陷迫综合征 (popliteal artery entrapment syndrome,PAES)是因先天性腘窝发育畸形,造成腘动脉在运动时反复受周围起点异常肌肉、肌腱挤压,导致远端肢体缺血的疾病。虽属少见病,但却是引起年轻患者间歇性跛行及严重下肢缺血的常见病因之一[1-2]。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进步以及动脉螺旋CT血管造影(CTA)的普及,诊断率明显提高,手术治疗被认为是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法。我院收治19例腘动脉陷迫综合征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正确积极地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 月至2018年5月我科收治的19例腘动脉陷迫综合征患者,其中男16例,女3例,年龄19~51岁,平均29岁。5例患者为运动员,1例有高血压病史,均为单侧,左侧5例,右侧14例,平均住院日12d,术后随访,病人恢复良好。

1.2 治疗及结果

5例患者行单纯肌纤维松解术,14例患者行肌纤维松解联合自体静脉血管旁路术。手术采取全麻加导尿,两种手术方式后的功能锻炼对于此疾病而言,直接影响术后下肢的功能活动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思想负担重,对疾病认识不足,造成患者情绪低落,悲观恐惧,不良心理状态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对手术治疗前的各种准备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治疗前应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治疗目的、过程、注意事项及意义等,使患者对治疗有所了解,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和顾虑;尽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

2.1.2 一般护理 入院后指导患者进食富含优质蛋白质、丰富维生素、低脂的食物,少吃多餐,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指导患者戒烟,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呼吸道感染。

2.1.3 健康评估 术前对患者进行营养、疼痛、压疮、跌倒/坠床评估,以及是否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评估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以及治疗的期望值,以上各因素可影响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和术后患肢的功能恢复。

2.1.4 专科护理 鼓励患者每日进行肢体抬高运动、足背伸曲运动,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并注意患肢保暖,穿柔软、宽松的裤子、袜子,避免因长期血运不良引起的皮肤完整性受损。若患者行走时,出现缺血、缺氧变化,小腿肌肉痉挛,疼痛剧烈时,应嘱患者休息,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必要时应用止痛药物治疗,用药后注意观察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研究发现,在运动员中PAES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因为肌肉处于高度的运动状态时,容易暴露出本身早已隐匿存在的病变[3]。本组中有6例患者都是在运动中突然出现症状。

2.1.5 术前准备 做好术前宣教,常规配血、备皮,术前12h禁食、禁水。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 本组患者均采取全身麻醉,术后应严密监测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变化。持续心电、血压监测,间断给予低流量吸氧,术后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本组有1例高血压病史患者,术后血压控制良好;严密观察患肢远端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加强足部护理,用温水洗脚,但禁用热水袋热敷,以免加重患肢耗氧及防止烫伤,保持足部干燥、卫生、穿柔软透气的袜子,并注意保暖[4]。

2.2.2 呼吸系统的护理 因全麻术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在拔除气管插管后需连续给予雾化吸入治疗4次/d,术后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本组患者无肺部感染。此外,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需观察有无声音嘶哑,因气管插管有可能损伤声带,导致声带麻痹,本组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的咽痛、声音轻微嘶哑,应用雾化吸入和营养神经药物一周后咽痛好转。

2.2.3 肾功能监测

术中操作可能会引起血栓的脱落,造成肾动脉栓塞,都有可能会加重肾脏的损伤,因此,术后24~48h内密切观察患者尿量、尿色及性质,监测肾功能变化,并观察有无腹痛、腹胀等情况。本组患者术后肾功能正常,给予间断夹闭尿管,训练膀胱功能,于术后第2~3天均顺利拔除尿管后自行解小便。

2.2.4 专科护理

2.2.4.1 切口护理 切口采取患肢腘窝后侧行“S”型切口,并放置引流管,术后应密切观察切口敷料及引流管情况;妥善固定并保持引流管通畅,随时注意观察,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打折、移位和脱出,同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引流量在10ml以下时可以考虑拔管;若切口有渗出或引流管内引流积血量在短时间内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表明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紧急处理,本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活动性出血的发生。

2.2.4.2 肢体功能锻炼 由于切口的特殊性,术后严格限制肢体的活动,同时保持正确的体位,可在腘窝处垫一软枕,禁止过度屈曲、伸直及受压,避免挤压、扭曲血管。术后观察切口周围有无瘀斑或血肿、双下肢末梢血液循环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第2d可指导患者进行轻微肌肉伸缩、足背伸曲运动,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并嘱患者多饮水可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第3d应协助病人床上坐起,1周后协助病人离床活动。本组1例患者手术当日出现轻微足趾麻木,切口处给予重新包扎同时口服营养神经药物,1周后下床活动时未主诉不适。

2.2.4.3 药物护理 为防止继发血栓形成,术后常规给予抗凝、溶栓、袪聚药物治疗。用药期间指导患者用软毛刷刷牙,勿用力抠鼻,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鼻腔、牙龈出血,伤口渗血或出血,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出血等。根据用药时间,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调整药物剂量,以防出血[5]。

2.2.5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①感染 自体血管旁路术后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预防感染尤为重要。护士应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伤口敷料应保持清洁、干燥,更换敷料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发生。术后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术后三天,有外科组织吸收热,体温不超过38摄氏度且白细胞正常时均应采取物理降温治疗,测量体温4~6次/日。②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术后指导病人正确卧位,避免过度屈膝活动,以免吻合口出血。绷带包扎松紧适度,避免影响血运。同时加强患肢的观察,若出现肢体远端皮肤苍白、足背动脉搏动弱、疼痛剧烈时,常提示有栓塞或血栓形成,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本组患者无血栓形成。③肢体再灌注的护理 术后患肢出现肿胀,皮肤张力增高,但皮肤颜色、温度正常,足背动脉搏动均可触及。考虑肢体肿胀是由于术后肢体再灌注、血流再通所致。本组有3例患者术后出现再灌注损伤,适当给予抬高患肢,指导患者行足背伸曲运动,可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及血液循环,达到消肿目的,术后第4天起患肢肿胀明显好转,术后2周肿胀消退。④骨筋膜室综合征 术后若出现小腿前方骤然剧痛、小腿严重肿胀、皮肤呈青紫色、压痛明显,常提示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6]。本组患者肢体无上述症状出现,未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

2.3 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出院后进食低盐、低脂、纤维素丰富的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酒,注意睡眠;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保证用药的剂量和时间,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并注意出血倾向的自我观察;指导患者避免久站久坐,休息时抬高患肢,做足背伸屈运动,自我观察肢体血运情况,如皮温、皮色及如何正确触摸足背动脉搏动,如有异常及时就诊。本组19例患者六个月后随访均未见异常,恢复良好。

3 小 结

腘动脉陷迫综合征在临床上较少见,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诊断率不断提升,经确诊后手术治疗被认为是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法;术前通过正规的饮食指导与病情观察,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术后密切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加强切口、肢体活动、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等,有助于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患肢肢体血栓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肢体语言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肢体写作漫谈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