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协调和整合

2018-01-31刘琛

商场现代化 2018年1期
关键词:风险识别内部审计风险管理

摘 要:对于现代企业的管理来说,企业的风险防控和经济效益是同等重要的,很多企业将内部审计和企业风险管理进行了整合,从而提高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基于此,本文从内部审计以及企业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入手,提出了整合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有效整合的措施,意在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的融合,减少企业风险出现的概率。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管理;风险识别

企业开展的所有经营活动中,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只有有效控制这些风险,企业才能正常开展经营活动,并取得预期的成效,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加速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而对于目前的企业管理现状而言,内部审计能够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帮助企业有效的规避风险。因此,风险管理需要和内部审计相结合。

一、内部审计和企业风险管理概述

1.内部审计概述

内部审计主要是指企业从事审计的工作人员对企业所有财务信息的完整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展的效率和收益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的状况进行的评估行为。通常来说,内部审计包含以下两个特点:其一,内部审计的重点在于企业的所有支出是否具备效率性和经济性以及企业的资源是否实现最大化利用,内部审计的范围包括企业提供业务或者完成产品的数量以及企业资金管理的合理性;其二,内部审计还会对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和战略目标之间的差距进行分析,并找出战略目标实现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总的来说,内部审计具备的特点以及含义体现了内部审计减少企业风险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

2.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管理主要是企业对其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以及控制的过程。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够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分配,促使企业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企业通过风险管理有效控制企业内部的风险之后,能够降低企业的损失,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3.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结合的意义

在企业管理中,内部审计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在与风险管理结合之后,内部审计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从而提升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风险管理还能够扩大企业内部审计的范围,从而提升企业的总体管理质量。与此同时,内部审计能够完善风险管理的框架,确保企业的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实施。

二、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协调和整合的不足之处

第一,企业对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不够重视,由于我国关于内部审计理论的研究比较晚,导致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够,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都不够重视。即使有些管理者想要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框架以及对内部审计理论的错误认识,使得企业内构建的内部审计制度不够科学,内部审计工作更加繁琐复杂,导致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另外,有些企业对风险管理不够重视,导致企业潜在的多种风险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从而为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

第二,相关制度的不完善,虽然有些企业认识到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制定了相关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却不够完善,使得企业的审计人员和风险管理人员存在分工不明确问题,导致企业的内部审计流于形式。尤其在风险管理制度方面,很多企业都没有制定相关的消防制度、治安制度以及企业风险应急制度,导致企业的风险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从而为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协调和整合措施

1.构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整合的管理制度

首先,明确内部审计的作用,审计主要是用来记录企业的预算执行状况,不仅是对企业过去经营活动的审核,对企业现在经营状况的检测,更是为企业未来经营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因此,内部审计会极大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内部审计工作主要依靠于记账、核算、审查以及分析等多种手段,从而为企业管理者深入了解企业的财政状况和资金用途提供便利。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依靠于企业的审计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约束来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行为,保障企业内部审计的质量。

然后,企业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制度,并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监督。也就是说,企业需要构建内部审计的反馈系统,从而及时发现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从而减少企业出现风险的概率。比如,信托公司在进行应收账款的投资集合资金信托项目工程时,为了避免地方政府和融资企业在应收应付款项等方面弄虚作假,为信托财产造成财产损失风险,就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内部审计管理,尤其要对应收账款中原始数据的真实性以及第三方結构形成的审计报告的合理性进行核查;还要对地方政府的赤字状况以及收支预算平衡进行探究分析,并以此来评估政府具备的偿付能力;通过对融资企业的经营成本、资金流量以及收支状况进行分析,并以此来评估企业是否具备连带偿还能力,确保信托项目在期限内没有风险地完成兑付,从而保障信托公司的经济效益。

2.在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应用风险识别手段

从性质角度而言,内部审计工作就是风险防范工作。因此,企业的审计人员需要明确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在进行内部审计的过程中,能够应用风险是识别手段进行风险的评估,从而深入了解企业的资产状况以及资金运转状况。具体来说,企业需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风险识别手段的应用:第一,企业需要对近几年的财务报表采用趋势法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的分析内容是财务报表中相同指标的变化状况,分析的结果即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变化,能够为企业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第二,将企业财务报表中体现的财产以及货币状况作为基础,进行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和战略目标的对比分析,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并对造成差距的风险点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制定风险控制的措施,使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尽量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3.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内部审计工作和风险管理工作都具备较高的严谨性和复杂性,这种特征使得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具体的工作人员素养提升措施如下:endprint

第一,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明确风险的危害,使其对风险具有较高的警惕性,以此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责任感;第二,企业需要鼓励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相关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财务岗位素养,另外,还要鼓励内部审计人员进行计算机应用、财务软件以及外语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从而培养出综合素养较强的内部审计人员;第三,企业需要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规范,制定标准的内部审计流程,以此来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整体水平;第四,企业还需要注重内部审计人员的道德素养,避免贪污受贿现象的出现,秉持实事求是和廉洁办公的工作准则,坚决打击违法乱纪现象。

另外,企业还要树立企业员工的风险管理理念,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企业需要定期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培训,使内部审计人员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第二,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发展状况,在企业内部设立审计部门,并借鉴气压企业风险管理的经验,制定出带有企业特色的风险管理模式,与此同时,企业的各个部门还要加强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企业的实时发展状况,确保企业潜在的风险能够被及时发现;第三,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标准以及审计人员的工作准则,确保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第四,企业需要构建相应的奖惩机制,对于内部审计工作成果突出的员工,给予相应的物质激励或者精神激励,对于内部审计工作成果较差的员工,给予相应的惩罚,敦促其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提高整个员工队伍的专业素养,提升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在内部审计的过程中,会发现企业经营活动管理过程中的薄弱之处,使企业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分析可得,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企业需要构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整合的管理制度、在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应用风险识别手段,还要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的整合,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人员进行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的结合探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秦旭,贺琼.试论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协调与整合[J].品牌,2015,(12):165+167.

[2]丁俊博,唐鑫,秦艳.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思考--基于COSO-ERM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J].时代金融,2013,(24):92-93.

[3]李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整合研究[D].河北大学,2011.

作者简介:刘琛(1993.08- ),女,籍貫:湖北省荆门,学历:硕士,在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方向:CPA审计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险识别内部审计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H银行企业信贷项目风险评估分析
户外俱乐部活动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