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2018-01-31姚延

商场现代化 2018年1期
关键词:企业绩效

摘 要:近年来,内部审计工作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手段,在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总结了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从加强管理层对内部绩效审计工作的认识、提高审计部门的权利和地位、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等五方面,论述了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提升企业绩效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内部审计质量;企业绩效;指数构成

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内部对比评价机制,内部审计工作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绩效价值,但内部审计质量直接影响审计功能的具体发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企业治理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治理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企业需要将其职能发挥出来,确保企业稳定发展。

一、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

1.独立性的影响

在审计人员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需要保持特有的独立性,公正客观的对各项工作进行处理,在审计部门履行相应职责的同时,也需要在组织中处于独立地位。当审计部门和工作人员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时,才能对内部环境、内部审计报告质量进行控制和改善。另外,受托责任理论在内部审计工作治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委托代理关系建立之后,财产委托人应严格按照要求来完成委托人的意愿或意志。但在委托过程中,委托人与受委托人之间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此时委托人便很难对资产信息进行有效掌握,对企业绩效产生严重影响。

2.价值链的影响

价值链理论可以为企业各部门增加存续价值,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价值链确定上起着重要作用,但必须将增值作用发挥出来,否则价值链将会失去作用效果。内部审计可根据企业开展的一系列咨询活动,将自身功能发挥出来,将价值链中各个环节质量进行优化。该活动即属于价值链的直接活动,也属于价值链的附属活动。在企业绩效管理中,内部审计工作属于一项独立的增值服务,它可以利用自身权威将客观职责履行,在工作中不会受到干扰。这种特点赋予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很强的威慑力,不仅能够督促各个部门工作,还能为企业创造出更多价值,增加企业绩效额度。

3.成本收益影响

以最大成本收益理论为基础,企业在经济学中一直处于理性地位,以利益最大化为首要发展目标,以收益大于成本为企业发展的出发点。在该理论的影响之下,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创造出更多价值,只有在收益大于成本时,内部审计工作的存在才有意義。从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来看,企业需要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投入一定量的成本,这其中包括显性成本,如审计人员工资、工作中所需要支出的材料费用等。另外,审计工作也包含一些隐性成本,如审计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等。从内部审计收益方面来说,它可以提升企业收益财富,避免企业出现重大损失。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内部审计工作可对企业内部运营情况进行合理监督,针对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让资源配置更为合理,实现生产成本的有效降低,对企业绩效进行合理改善。

4.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影响

在整个审计工作流程中,包括计划的制定、证据的获取、意见的形成、结论的得出等环节,这些均离不开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操作。因此,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工作态度等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如今,企业在发展中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内部审计人员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企业为了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质量,往往会建立一支复合型、学习型的内部审计团队,从职业和道德两方面入手,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然而,依然存在一些不合格的工作人员混入到审计工作中,增加了企业绩效的管理隐患。

二、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提升企业绩效的具体路径

1.加强管理层对内部绩效审计工作的认识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目标是帮助企业提升绩效,在不同企业发展中,效果性和效率性也会存在不同。因此,各个企业审计部门应注重与管理层展开良好的沟通交流,让企业管理者意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对企业发展目标进行了解,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为增加企业绩效提供良好基础。例如,在工作中,审计部门可建立信息数据库,并与企业管理人员的网络进行联通,这样,管理者们在检查公司各项工作时,也能注意到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在企业制定下一步发展目标时,审计部门也能在第一时间内进行了解,根据新的发展目标迅速制定出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2.提高审计部门的权利和地位

地位和权利是保障审计部门发挥出作用的前提,根据相关部门颁发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企业在审计机构设计中应满足以下标准:第一,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人员应由企业中一个权利较大的人专门负责;第二,内部审计机构需要与董事会直接进行交流沟通;第三,内部审计机构工作人员的任免,应由董事会领导决定;第四,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计划应在董事会中进行备案;第五,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定期向董事会提交工作报告。除了满足上述相关工作要求之外,各地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对内部审计部门提出一些要求和指导性意见,提升审计部门在企业中的权利和地位。从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内容来看,该机构应由董事长直属分管,并建立起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审计工作模式,确保企业绩效得到更大提升。

3.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专业胜任是每个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和基础,在企业绩效管理中,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是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首先,内部审计部门应对自身人员构成进行高度关注,由于内部审计工作较为特殊,平时接触的工作范围广泛、对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能力要求较高,除了配备高级会计和审计人员之外,还需要一些懂管理、懂风控、懂信息技术等知识的专业人才。例如,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审计工作中,很多企业会聘请社会上知名专家对设计工作人员进行专业讲解和能力强化,在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提升的同时,拓宽企业绩效来源。另外,企业要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终身学习理念的培养,对相关知识和理论进行不断学习,并积极参与到各项资格考试培训中。企业也要注重自身审计部门的培训工作,帮助他们提升专业素质,对不符合标准的工作人员可实施相应的处罚制度。endprint

4.改善内部审计技术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跟上国家的发展步伐,引进国外先进的审计技术,利用新的工作方式提升审计工作效率。一方面,在新技术引进中应以风险为导向,以内部控制测试为基础,才保证不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对风险实施良好控制,保证在企业发展中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最终促使审计理论的形成。另一方面,企业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非现场审计。例如,企业可以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审计网络平台,对企业一些重要项目进行持续跟踪,这其中包括重大投资、重大决策等工作的审计,对企业发展动向进行全面了解,利用现代科技增加企业绩效。

5.审计文化的有效建立

审计文化的形成,可谓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可以赋予内部审计工作更高的质量。为了建立良好的内部审计文化,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第一,管理人员应将内部审计工作纳入到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当中,利用企业战略高度发展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完善,确保内部审计文化与企业组织高效统一。第二,企业管理人员应发挥出带头作用,在企业内部大力宣传审计工作。例如,部分企业在企业内部开展审计知识竞赛环节,以协调、组织、倡导等方式对员工进行活跃,强调内部审计工作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促使各个部门对内部审计工作提高重视。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审计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要求。目前,大多数企业开始关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产生了积极作用。因此,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企业应首先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优化升级,在实现绩效增长的同时,提升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从而进一步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志华,王宁郎.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与效果研究述评[J].财会月刊,2016,(14):80-83.

[2]吳春燕.内部审计水平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深交所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中国市场,2015,(51):65-67.

[3]张立民,温菊英.国有企业政治关联、政府审计质量和企业绩效--基于我国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30(05):3-14.

作者简介:姚延(1991.01- ),男,籍贯:恩施利川,学历:硕士,在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方向:内部审计endprint

猜你喜欢

企业绩效
我国酒类上市公司广告投入、慈善捐赠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文献研究综述
公司治理机制对旅游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高管与职工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高管与职工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所有权结构、薪酬激励与家族企业绩效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绩效
中央房企国家持股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